碰瓷支付寶!自導自演支付寶賬戶“盜刷”案,被告賠償支付寶1元

如果支付寶裡的錢被盜刷,只要你買了賬戶安全險,就可以要求全額賠償。這本是一項保護用戶支付安全的措施,萬萬沒想到,有人居然打起了它的主意。

日前,杭州互聯網法院審理了一起由支付寶提起的民事訴訟,杭州一名19歲的大學生李某謊稱自己手機丟失,支付寶賬戶被盜刷,騙取了支付寶的3050元賠付。

這是杭州互聯網法院首例虛構支付寶賬戶“盜刷”案,該院判決被告李某賠償支付寶1元損失,及因維權支出的律師代理費10000元。

碰瓷支付寶!自導自演支付寶賬戶“盜刷”案,被告賠償支付寶1元

杭州互聯網法院公眾號

誠信,是人生必修課。為了騙取3050元而賠了10001元,這恐怕就是李某給自己的人生交的一筆學費吧。

手機丟了還刷臉登錄?

“演技”太差被識破

怎麼就想到“碰瓷”支付寶的呢?

據瞭解,今年5月16日,李某向支付寶反映,稱其手機在登山遊玩時丟失,導致支付寶賬戶內3050元資金被盜刷,要求支付寶進行賠償。

因李某是賬戶安全險的被保險人,在其提交相應理賠材料之後,某財產保險公司於今年5月30日向李某進行全額賠付3050元。

碰瓷支付寶!自導自演支付寶賬戶“盜刷”案,被告賠償支付寶1元

支付寶賬戶安全險頁面

然而,機關算盡太聰明,在李某聲稱手機丟失近一個月後,他竟通過刷臉驗證方式在相同IMEI碼手機上登錄了案涉支付寶賬戶。(IMEI是手機出廠時生產商所設置的獨一無二的編碼,相當於手機的“身份證號碼”)。這一操作行為表明,李某在其“已丟失”的手機上重新登錄了支付寶賬戶。

原來,手機丟失被盜刷這件事從頭到尾都是李某的“自導自演”。

這種數據異常觸發了支付寶智能安防系統警報,提示李某存在虛假申報賠償的情況,支付寶在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後,認為情況屬實,於是提起訴訟。

為了掩蓋一個謊言要用一百個謊話來自圓其說。

“我的手機並沒丟,而是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同學拿走了,他用我的手機、賬戶、密碼代我交納就業安置費,我事先完全不知情。” 李某當庭狡辯說。

然而,這一解釋漏洞百出。支付寶交易數據顯示,所謂“盜刷”的3筆交易的收款人均為個人,也明顯不符合學校交費的交易模式。

李某“賊喊捉賊”的套路終被識破。支付寶認為,上述情況足以認定李某所述手機丟失及賬戶資金被盜一事未真實發生。

法院審理後認為,被告使用虛假、欺詐手段向支付寶申報不真實的非授權支付損失賠償,構成違約,依法判決被告李某賠償支付寶1元損失賠償,及因維權支出的律師代理費1萬元,共計10001元。

司法為支付領域技術創新賦能

這一案件的出現,正是基於電子支付主流化的背景。

與傳統的刷卡、網銀支付相比,在線支付無須通過網銀頁面跳轉、POS機上刷卡輸密碼等繁瑣程序,用戶只需輸入對方支付賬號,甚至直接刷臉支付即可向對方進行轉賬付款,給用戶帶來支付便利、效率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風險隱患。

為此,支付寶表示,從較早前提出“你敢付,我敢賠”,到現在承諾“疑案先賠”,就是希望通過技術創新,建立一種新型的信任機制,強化對用戶權利的保障,在促成交易的同時解決網絡上陌生人之間的信任問題,普惠社會。

“李某的行為無疑對支付寶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其行為不但會損害支付寶的經濟利益,甚至會導致互聯網世界的信任成本提高,最終受損的是誠實的用戶和誠信的企業。”該案法官認為。

杭州互聯網法院表示,該案的意義還在於通過司法為信息技術創新賦能。

互聯網公司開發智能風控系統,可以在海量數據中識別、判斷騙賠行為,通過讓“數據”說話的方式讓“大海撈針”成為可能,令撒謊者無法抵賴,即便騙賠者百般狡辯,也可以憑藉創新技術手段的自動預警、數據推理發現欺詐行為。

支付寶盜刷幾率千萬分之一

那究竟支付寶賬戶被盜刷的可能性是否存在?如果真的被盜刷,用戶該如何解決?

從2005年起,支付寶便推出“你敢付,我敢賠”的用戶保障體系,承諾如果賬號被盜,會全額賠償。

這一承諾的“靠山”是支付寶不斷優化風控技術,確保賬戶安全,將盜刷概率降到最低。支付寶目前使用的智能實時風控系統Alpha Risk已升級為第五代,並引入AI、生物識別等技術,使支付寶的交易資損率低至千萬分之一。

只要幾率存在,還是有盜刷的可能性,一旦被盜了真能賠?

為解決這一疑慮,支付寶又推出了賬戶安全險,前述李某也正是嘗試著鑽安全險的空子。從今年8月起,支付寶賬戶安全險全面免費,最高保500萬元。用戶如遭遇手機丟失、密碼洩露導致的被盜,在線報案並通過審核後,均可無限次全額賠付。

碰瓷支付寶!自導自演支付寶賬戶“盜刷”案,被告賠償支付寶1元

支付寶相關人員告訴記者,前述民事訴訟僅要求賠償損失1元,更多的是想起到一個警示作用,提醒投機者不要利用賬戶安全險“騙賠”,目前支付寶的風控技術已經較為完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