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普通人都明白的道理,為啥《清平樂》中的王凱搞不明白?

近段時間,正午陽光可謂風頭正盛。網劇《我是餘歡水》收穫不錯,長劇《清平樂》帝后CP也讓人津津樂道。

電視劇《清平樂》開頭,就是宋仁宗知道了太后並非自己生母,找奶孃對質。得到證實後,飛奔出宮去見生母,想要把她接入宮中,昭告天下,嫡母與生母並立,讓其頤養千年。

他的師傅晏殊得到消息後,快馬加鞭趕了過來,阻止他去見生母。最終,宋仁宗在晏殊的勸說下,放棄了見生母,但是卻表現得異常沮喪。

我們普通人都明白的道理,為啥《清平樂》中的王凱搞不明白?


看到這裡,便讓人有一絲疑惑。雖說,李氏是宋仁宗生母,但宋仁宗從生下來就被過繼給了皇后,隨後被封為太子,李氏充其量只能算是生命的人,並無太多實際感情付出。

老百姓都知養恩大於生恩,那麼身為皇帝,通曉古今的宋仁宗為什麼不懂呢,他執意要想把生母接進宮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

我們普通人都明白的道理,為啥《清平樂》中的王凱搞不明白?


1

政治利益的需要

宋仁宗雖為人子,但他更是一個皇帝。他的一切所作所為,很多時候都是在為自己的政治利益服務。


年少時,或許只是遺憾未能親口叫一聲母親。可在後來很多的事情上,完全可以看出他是以自己的王權利益為重。

我們普通人都明白的道理,為啥《清平樂》中的王凱搞不明白?


李氏病危的消息傳到宮中時,趙禎正要準備元旦大朝會。他雖有動容,但卻還是沒有去,堅持參加完大典。

後來,太后劉氏病重,想穿天子禮服祭祀。這在言官眼中簡直是狼子野心,大逆不道。可是偏偏皇帝趙禎應允了。不光如此,為了給太后祈福,還大赦天下,豁免了曾經與劉氏相抗爭權的官員。

這一切,在百姓眼中沒有任何的不合禮制,反而認為趙禎如此做是孝順的體現,是個仁愛的好皇帝,而大臣眼中他這是君威寓於仁孝之中,實屬高明之舉。

而病榻上的劉氏稱,趙禎在李氏病危後,對她的態度大為轉變。人前對她唯唯諾諾,人後從不理睬。更是直言,趙禎從未將母子私情置於國君責任之上。

我們普通人都明白的道理,為啥《清平樂》中的王凱搞不明白?


所以趙禎做的一切,最大的目的還是政治服務,讓世人覺得他既孝順養母,又不虧待生母,樹立自己仁君的形象。從目的和結果上來說,他成功了。

2

仁由心生,出於本心

宋仁宗是以仁愛出名的好皇帝。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大大小小几百個皇帝之中,以“仁宗”為廟號的屈指可數,而宋仁宗趙禎可謂是當之無愧於這個稱呼。

雖為皇帝,他卻是出了名的好脾氣,溫柔敦厚,平易近人。電視劇中對他的仁愛也有所表現。

一次,趙禎在朝堂上聽群臣議事,聽得都打起了瞌睡。本來想喝口茶清醒一下,便向旁邊的侍從使眼色,可那名侍從也在打瞌睡,竟然沒有察覺。趙禎怕他受責罰就一直忍著,下了朝趕緊去苗娘子討水喝。

在一般人的觀念中,皇帝掌管著天下所有人的生死大權,怎會為了怕一個小小的侍從受責罰而自己忍飢挨餓。

可趙禎就是這樣做的了,他的仁愛之心,贏得了一眾好評,也為自己贏得了仁君的稱呼。

趙禎不光對身邊人寬厚仁慈,對陌生人亦是如此。

科舉殿試時,趙禎在與韓琦在大殿探討問題時。得知當年因為自己一時喜好,引起京城富人爭相製作蜜餞,致使醃製蜜餞的藥材價格貴如天價,間接導致以製作蜜餞為生的梁家,家破人亡。在得知自己好心辦了壞事後,趙禎把自己關了起來,自省自責。

我們普通人都明白的道理,為啥《清平樂》中的王凱搞不明白?


因為自己的無心之過,傷害了梁家。知道原因後,便懲罰自己,這不正是宋仁宗仁愛的體現嗎?

這樣一個心地善良,宅心仁厚的聖君,在得知自己的生母后,想要竭盡全力地盡孝,這樣的做法也就可以讓人理解了。

我們普通人都明白的道理,為啥《清平樂》中的王凱搞不明白?


3

與太后關係緊張,渴望得到母愛

少年時的趙禎不知道生母另有其人,只知皇后對自己嚴苛。他那時的理解會是自己是將來的儲君,應該被嚴格管教,自然不似尋常人家的母子親暱。

可是哪有孩子不渴望得到母愛,但生在皇家,很多事情不一定如自己願,他便隱忍著。

後來,先皇駕崩,趙禎被推上皇位。奈何年齡尚小,不能親政,被劉太后把持朝政許多年,心中鬱悶不言而喻,母子關係自然也好不到哪裡。

另外,在為趙禎選皇后時,母子關係變得更加緊張。趙禎起初看上了王氏,可太后覺得王氏長得太好看,會迷惑皇帝,再加上出身不好,就拒絕了趙禎的要求。轉而把王氏許配給了哥哥劉美的兒子。

而後,給兒子選了出身名門,但專橫跋扈的郭氏。眼看著自己心愛的姑娘嫁給他人,自己卻被硬塞了個魯莽,霸道的莽婦,趙禎的怨恨自然越積越多。

因此,在得知生母妃劉氏而是李氏時,趙禎便把之前對母愛的惦念,和劉氏的不滿一併宣洩出來。

趙禎知道身世後,故意讓郭皇后學做生母李氏所做的蜜餞果子,試探劉太后。結果太后旁邊任守忠的反常舉動,使他更加篤定事實真相。

同時,怨恨劉太后逼自己娶郭氏這樣的莽婦,是因為非她親生。堅信如若生母,定不會坑害自己的兒子,因而也更加想念自己的生母。

有些道理其實很簡單,只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何況人在決定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都應該帶有一定的目的性。作為當局者的仁宗也並非真的不知道這些道理,只是因為自己的目的和感情不願承認罷了。

但有些選擇總歸是自己做的,忠於內心,開心就好!


我們普通人都明白的道理,為啥《清平樂》中的王凱搞不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