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 中國生物製藥(HK.01177)交流紀要

時間:2018年9月13日 星期四

2018年9月 中國生物製藥(HK.01177)交流紀要

謝總髮言:

1)公司從2005年開始加大研發投入,逐漸增加創新藥的比例,佈局長遠。

2)江蘇正大天晴在南京江寧建設新廠,新廠規模很大,設備綜合水平比較高,對硬件的投資比高。

3)光是正大天晴今年就招了2000個本科、碩士、博士,陸續引進專業人才、知識結構高的人才。

4)銷售網絡今年12000人,隨著安羅替尼的上量,腫瘤藥物人員1000人

5)特殊技術的引進,有PD-1、CAR-T等,研發佈局比較長遠。

近期的政策

不能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企業會淘汰;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企業中,一些有供應力、療效好的企業集中度會上升。比如幾年前的福建藥品招標,價格降得非常低,但是好企業隨著新品種的上市,增長沒有受影響。

新品種的推出

今年的安羅替尼,艾速平,是首仿藥,銷售網絡非常強。

前兩年比較艱難的原因

首先,從2015年以來,仿製藥和新藥上市速度慢了。其次,沒辦法報銷。一部分是進了醫保,地方醫保也調整了,另一部分是進了醫保,地方醫保還沒及時調整。但隨著時間推展,會有正常的增長。

未來藥品市場

公司有4-5個品種通過了一致性評價,其中潤眾(恩替卡韋)實際上只有兩家企業通過,11個省份佔12%的銷售量,按去年總量30億來算大概4億。如果是年底執行(集採招標),影響不大。從政府招標的角度,不會明確定一個價格。從質量上看,公司一定是仿製藥裡面做的最好的。其次,從醫保結構性矛盾來說,不是要把質量好的仿製藥不停降價,而是要將療效不確切的產品調出醫保。療效確切,質量好,性價比高,尊重醫生和患者用藥習慣的藥品符合現在的原則。解決質量和供應的問題,預計會從市場幾家大廠裡挑質量好的。政府招標沒有明確說同一個品種規格只招一家。還有另外30%還是按照原來的模式。依倫平,託妥在這11個省佔全國的份額才20%。潤眾大概40%左右,依倫平20%+的份額。各個新廠的產能都足夠。潤眾、依倫平、託妥都是慢性藥,一旦價格下降,會增加很多新的患者使用。新的招標採購並不一定對當期的業績有太大影響。明年如果銷售量能起來,並沒有這麼負面的影響。

醫生的團隊和銷售行為未來會有什麼變化?

從短時間來看,還是要尊重醫生的醫生用藥習慣,銷售人員方面,知識結構要提高,提升學術推廣能力。長遠來看,隨著企業的創新藥推出更多,以後的業務員更多的精力是創新藥、生物仿製藥。進入帶量採購的品種花的精力不用那麼大。有可能帶量採購的省份,用藥量會起來。

這次醫保局是否能保證帶量採購的進展?

這次醫保局應該是比較堅決。各個省可能還是會有時間按實際情況執行,不過總體看,能執行下去。

2018年9月 中國生物製藥(HK.01177)交流紀要

潤眾、依倫平、託妥競標都是2-3家,對於價格有什麼判斷?是否一開始就採取激進的價格搶佔市場?對原研藥的態度?

潤眾2家,替諾福韋3家,依倫平2家,託妥3家。從質量、銷售網絡、業務員的專業程度來看,處理得好的話我們公司的機會還是不錯的。原研藥的想法不清楚,有些原研比國內廠家的價格高很多,經過政策的執行,原研藥的份額預計會有下降。

其他藥品的一致性評價,是否會加快?

以上市公司為口徑,報一致性評價最多的,會保持重視。

當前公司銷售團隊有12000人左右,對銷售隊伍的影響?龐大的銷售人員以後如何去消化?

假設今年做200億,我們的人均產出都是比較高的。雖然我們用的設備成本比較高,但平均下來每單位的成本不一定比同行高。

12000人是公司競爭力的體現。他們的精力更多的是放在新上市的藥物。短期沒有看到一旦帶量採購就不需要業務員的趨勢。公司還是維持足夠多的業務員,提升他們的專業和知識結構。

即便量化的去算4個品種,潤眾11個省只佔12%,全國兩家;替諾福韋全國三甲,目前銷量幾千萬,影響不大;託妥有三家,11各省佔20%;依倫平有兩家,佔20%。份額的話,潤眾40%,依倫平20%-30%,託妥12%-13%,離70%還是有距離的。帶量採購中標的廠家會有量的提升,價格低會促進銷售量,銷售費用會有降價,產能提高產生規模效應,這樣算下來並不一定有影響。

2018年9月 中國生物製藥(HK.01177)交流紀要

4+7城市藥品集中採購的降價幅度大概是多少?

很難判斷具體的降價幅度。1)療效確切,2)性價比:產能高,份額大,3)尊重醫生的習慣。這三點來看,我們的藥品還是符合的,是有優勢的。

如果帶量採購,利潤的節省是給醫院還是?是否影響醫院的執行力度?

具體的不太好判斷,從我們自己來看,節省的話會兼顧各方的利益,醫保局還有醫院。一個政策的成功執行應該會考慮相關參與者的利益。

集中採購是明年的,再過一年的話集採政策會延續嗎?那麼價格會進一步下降嗎?

有可能今年底或者明年初執行。11個省份是試點。試點完總結後可能繼續推進。

2018年9月 中國生物製藥(HK.01177)交流紀要

全國價格聯動的問題?如果價格聯動是否量也會聯動?

聯動存在可能性。目前處於過度恐慌階段。省份試點後是需要回顧的。全國聯動是個大概率事件。

銷售費用率的問題。我們的銷售費用率是否能夠壓縮來對沖價格下降的影響?

會有部分銷售費用的節儉,但是相關帶量採購也需要由業務員推廣。

這次應對青峰的恩替卡韋的準備?

根據醫保招標三大原則,療效質量、性價比,醫生的用藥習慣,公司的產品相較於其他廠家都有優勢。

保證不了量的話,政府方面還是比較嚴格的。從生產來考慮來看,大小藥企的區別?

政府會考慮供應的問題。以前出現惡意低價中標的,但是供應不上,最後受罰。

市場上過了BE(生物等效性試驗)的廠家不是很多,最後是取一家還是取兩家的問題?

從招標的文件來看,沒有說要一家還是兩家,只是提到價低者得。

廣東招標時成都倍特的替諾福韋從13塊錢降到6塊錢一片?為什麼急於降價?

這個事件不好回應。可能從長遠來說,同一仿製藥的,應該是保證幾家規模大的,質量好的。因為規模大,單位成本低。

宏觀的角度,如何去看5年後10年後的醫藥市場?

從中國的情況來看,通過一致性評價做篩選。從藥企角度,要做質量,做的比較大才能生存下來。今年中國的研發投入是非常大的,可以看出企業的長期競爭力。GDP的提高,人均收入的提高,中國醫藥市場會提升,但是增速有可能趨緩。從醫保的結構來看,不合理的應該是療效不好的藥物還佔位置。即便是創新藥,未來還需要考慮病人的承受能力、醫保的承受能力。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既不代表推薦意見,也不構成所涉及的個別股票的買賣或交易要約。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根據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相關的風險因素,並於需要時諮詢專業投資顧問意見。內容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