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愛這裡的山

這裡的山


石嘴山地區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最北端,黃河中上游地區,處於東經105 度58分至106度59分,北緯38度21分至39度25分,東西北三面與內蒙古自 治區的鄂爾多斯、阿拉善左旗、烏海市接壤,南與寧夏的賀蘭縣、銀川市、靈武市 相臨。地形由南向北遞降,東西兩邊高而中間低(南高北低、西高東低中間窪),東西寬888公里,南北長1195公里,總面積5310平方公里。海拔最高點在賀蘭山,為34759米;海拔最低點位於惠農區黃河大橋近,為1090米,相差高度為23895米,相對高度2200米。


石嘴山地區最大的山是賀蘭山北段、東段東麗山脈。這是寧夏與內蒙古的界山。整個山體呈東北至西南走

向,南起西伏溝,北至

麻黃溝,大約200公里,面積為1347平方里,占城區總面積的3024%。這裡是礦產的集中分佈區,也是平原地區的天然屏障。

正誼關以南山勢 陡峭,切割強烈,溝壑密佈,呈V字形,屬於深切割地區;正誼關以北,巖性較軟,容易風化,受強烈剝蝕影響,山勢較低,相對高度均在500米以下,屬於淺切割山地。中部是由山洪積平原和沖積平原兩部分組成,地面高度在1090至1275米之 間,呈窄條狀向東傾斜,坡度1至2度,整個地形較為平坦,為城市建設用地和工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沖積平原有黃河水灌溉,土壤肥沃,農業發達,是本地區糧食及副食品生產基地。平原上有天然湖治分佈,溝渠密佈,阡陌縱橫,樹木茂盛,適合人居。

東部是鄂爾多斯臺地,地面高度在1140至1180米之間。地表植被 稀疏、風蝕強烈,遍佈粗沙石礫。臺地前緣,長期受西北風影響,形成大面積流動賀當山內,據有關資料統計,現有野生動物類群雖多,但絕對數量很 沙丘。少於國家保護的一、二類珍貴稀有動物的17種,其中有馬鹿、盤羊、磨、石貂,馬石雞等,數量已經十分有限。在賀蘭山中還有國家重點保護的植物,如沙冬青、野大豆、蒙古扁桃,四合 等。這些植物種類雖然不少,但是絕對數量不多,應在嚴格的保護下開發利用 山

概佳之地,有進一步開發、發展的可能大水溝,位於平羅縣境內,是一條大山溝這 化 賀蘭山大水溝的自然風景區是一個沒有受到現代工農業和其它汙染

賀蘭山,山大溝深溝底比較寬闊。進入大水溝南行,可至櫻桃溝有便道行走,若稍加整,可行車輛行駛。溝兩側,群峰林立,山巒障,懸崖峭壁,峽澗,氣勢磅磷。從山入,隨著海拔的升高看到荒漠草原、灌叢草場、閣葉林、針葉林,直到高山草伺等自然景觀。可謂別 成景,各見所異。尤其是大、小松山地段,鬱鬱蔥蔥,林海一片,踏步幽林小臣 使遊人沉醉於詩情畫意之中,享受到賀蘭山獨特的自然韻味。這裡是開發旅遊 的極佳場所。

賀蘭山東坡山武當山支脈,有“山林古剎、西夏蘭”壽佛寺一座。又叫武當廟,位於大武口西北5公里處,始建於清朝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 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壽佛寺佔地1200平方米,建築面積4300平方米,是一 構精緻、莊重肅穆的寺廟。每逢廟會,遊客摩肩接踵而至,十分熱鬧。該寺越的埠,在寺前極目遠跳大武口市區盡收眼底,是一處很好的名勝區。

賀蘭山其餘山溝也各有特色:地處寧夏、內蒙古交界的麻黃溝盛產近聞名。這裡的麻黃質量優良,是製藥的好材料,受到有關單位和個人的療養旅遊的好去處。

這條溝盛產石灰石,名噪一時,為石嘴山的建設立下汗馬功勞;正誼關溝旁邊的山頭上,矗立一座石頭砌成的烽火臺,老百姓說是岳飛的點將臺,成為一個緬懷古人的重 要景點。人們登臺臨風,吟唱岳飛的《滿江紅》“踏破賀蘭山闕”的詩句大 長豪情鬥志;大武口溝舊有三關和石城子,是兵家必爭之地,有另說的必要;龜頭 溝韭菜溝、王泉溝、紅果子溝、葡萄泉子溝、汝箕溝都有可獨立成篇之處,有另外介紹的可能。

石炭井礦區、汝箕溝礦區現代煤礦工業的發展,再加上無限制的放牧和人 為的破壞,賀蘭山生態環境受到十分嚴重的損害。1992年石嘴山市成立了國土開發整治委員會編制出(國士開發整治總體規劃》提出建設“賀蘭山自然保護 區”的設想。當時,這個保護區,是全國54個自然保護區之一。位於石嘴山市西北化 部北到麻黃溝,南到插旗溝,包括石炭井區、汝箕溝、大峰溝等地,總面積1347k 平方公里,佔石嘴山市總面積的30.2%。農田極少,但有圈250餘處,石嘴山地區的賀蘭山,山勢陡峭,巍峨雄偉,海拔高度在1275至34759米 ,最高達到了3475.9米,比賀蘭山主峰僅僅低了589米。土壤多為石質士, 土層薄。土壤類型屬山地灰褐土和山地粗骨士。植被以山榆、紅松為主,有藥用植物100多種。野生珍貴動物有鹿、獐、馬蘭雞等。季節性泉眼很多,共有土井150 餘眼,小型蓄水池30多處,大小山洪溝道40條,其中大水溝等15條溝內都有 般常年不斷的山泉水,水質良好,適宜灌溉和人畜飲用。已建成的柳條溝、小水溝、鄭家溝韭菜溝、龜頭溝截潛流工程,效果極佳。這裡的氣候、植被垂直分佈特 徵明顯。在1500米以下,為荒漠草原地帶;1500米以上地區,有耐旱灌叢林和天 然次生林分佈;3000米以上為高山草甸植被。賀蘭山以其高大的身軀和特有的 植被條件,構成石嘴山區域生態系統重要組成部分,對賀蘭山進行嚴格自然保護、就可以改善市域國土的生態質量。規劃的主要保護措施是:1500米以上地 區,進行封山育林;嚴防對森林的盜伐和森林火災的發生;嚴格禁止放牧和狩猜;還要積極做好天然林的撫育和更新工作,擴大森林面積;加強其涵養水源、改善氣候條件的功能 1500米以下地區則實行限制放牧的措施,要將在這裡放牧的 羊只數量嚴格限制在草原載畜量之內,嚴禁過量放牧;對水士流失比較嚴重的北 部地區,還要輔以工程措施,防止水土進一步流失,防止山體石化;採礦區附近,除必要的建築用地外,對因採礦破壞的土地,要進行復星措施,植樹種草,防止自然生態環境的惡化。

“賀蘭山自然保護區”的規劃,還沒有出臺就受到有關人士的質疑,他們說 別的問題不說,只說石嘴山地區的十幾萬只羊怎麼辦?封山育林了,羊只不能上山吃草,難道啃人的大腿不成?石嘴山的奮牧業經濟就不要發展了!但是,市委、市政府堅決支持“賀蘭山自然保護區”的規劃,誰要不認真執行,誰就換一換位置,另謀職業。由於領導的行動支持,從1993年,開始實行“賀蘭山自然保護區” 的規劃,賀蘭山的生態自然環境,逐步好轉。賀蘭山不僅是石嘴山的天然屏障,而石且山林草坡對保持水土涵養水源、改變小氣候,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僅涵養嘴水量一項,就提高地下水位一米多,公元前21世紀之前,石嘴山地區氣候溫和、溼潤,林木蔥鬱,水草豐美,湖水清盈。犀牛、羚羊、野驢在這裡生息繁衍。新石器後期(大約4000多年前),就有 人類在這裡居住生活(在西長城二號烽火臺處,有新石器出土)。 在石嘴山地區,發現了一些遠古的遺存,就是最好的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