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句話看《菜根譚》中的處世智慧

1.處治世宜方,處亂世當圓,處叔季之世當方圓並用;待善人宜寬,待惡人當嚴,待庸眾之人宜寬嚴互存。

2.藏巧於拙,用晦而明,寓清於濁,以屈為伸,真涉世之一壺,藏身之三窟也。

3.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此戒疏於慮也。寧受人之欺,勿逆人之詐,此警惕於察也。二語並存,精明而渾厚矣。

4.炎涼之態,富貴更甚於貧賤;妒忌之心,骨肉尤狠於外人。此處若不當以冷腸,御以平氣,鮮不日坐煩惱障中矣。

5.功過不容少混,混則人懷惰隳之心;恩仇不可太明,明則人起攜貳之志。

6.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則危;能事不宜盡畢,盡畢則衰;行誼不宜過高,過高則謗興而毀來。

7.遇故舊之交,意氣要愈新;處隱微之事,心跡宜愈顯;待衰朽之人,恩禮當愈隆。

8.恩宜自淡而濃,先濃後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嚴而寬,先寬後嚴者,人怨其酷。

9.不昧己心,不盡人情,不竭物力;三者可以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子孫造福。

10.持身不可太皎潔,一切汙辱垢穢,要茹納得;與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惡賢愚,要包容得。

11.休與小人仇讎,小人自有對頭;休向君子諂媚,君子原無私惠。

12.處世不宜與俗同,亦不宜與俗異;作事不宜令人厭,亦不宜令人喜。

13.儉,美德也,過則為慳吝,為鄙嗇,反傷雅道;讓,懿行也,過則為足恭,為曲謹,多出機心。

14.冷眼觀人,冷耳聽語,冷情當感,冷心思理。

15.聞惡不可就惡,恐為讒夫洩怒;聞善不可急親,恐引奸人進身。

16.風斜雨急處,要立得腳定;花濃柳豔處,要著得眼高;路危徑險處,要回得頭早。

17.至人何思何慮,愚人不識不知,可與論學,亦可與建功。唯中才的人,多一番思慮知識,便多一番臆度猜疑,事事難與下手。

18.居卑而後知登高之為危;處晦而後知嚮明之太露;守靜而後知好動之過勞;養默而後知多言之為躁。

19.公平正論,不可犯手,一犯則貽羞萬世;權門私竇不可著腳,一著則玷汙終身。

20.進步處便思退步,庶免觸藩之禍;著手時先圖放手,才脫騎虎之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