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有這樣一位藝術家,痴迷於探索環境作用人的心理與行為?



藝術家張銀亮在各國遊走時,探討尋常地景中隱藏的社會現象,把有趣的人工景觀解構,重組,表達複雜的心理活動及飽含情緒的情景。


現實中的瞬間匯聚在一起互相碰撞,有時變得更真實,有時卻更虛幻;有可能相互融合,也有可能對峙著。


陌生與熟悉相互交融,矛盾與美感並立,描繪的畫卷渲染出怎樣的情緒?

居然有這樣一位藝術家,痴迷於探索環境作用人的心理與行為?


藝術家張銀亮所創作的繪畫主題大多涉及心理地理學,心理地理學是探討尋常地景中隱藏的社會現象,這種社會現象作用著人的心理與行為,多透過她觀察到的群體或獨立的言行舉止來體現。

居然有這樣一位藝術家,痴迷於探索環境作用人的心理與行為?

分享嘉賓:青年藝術家 張銀亮

在各國各地遊走時,她會把有趣的人工景觀解構,重組,以此表達複雜的心理活動以及感情充沛的場景。她創作的主要媒介是油畫、版畫及部分VR和攝影。


不可複製的版畫


北京版畫工作區與在英國的工作室大小相近,工業氣息濃厚,適合獨自一人靜靜地畫稿、製版。在嘗試了玻璃、亞克力、木板等畫板材料以及水性、油性甚至坦培拉等顏料後,我找到了最順暢也最耐色的搭配:使用版畫顏料在金屬板上作畫。讓我倍感驚喜的是,這種搭配和紙的吻合性同樣最佳。


紙張的乾溼度對最後的呈現至關重要,太乾的話顏料無法附著,太溼的話紙張會脫皮。不同紙張的耐水性不一,有時候甚至需要提前一整天處理。我目前作畫的紙張在裁成合適的大小後,浸泡半小時左右,再瀝乾,就能投入使用。

居然有這樣一位藝術家,痴迷於探索環境作用人的心理與行為?

《摩洛哥花園》 紙上獨幅版畫 19x31cm 2016年

版畫的素材以素描為主,攝影為輔,但在金屬板上下筆前,我會畫很多稿以確保畫面足夠支撐我的想法,其中包括筆觸的大小、前後佈局以及墨色濃淡。由於獨幅版畫需要一次成型,當我想描繪的隱藏線索不太明顯的時候,我需要在畫稿上調整很久,甚至印出無數版本,才確定最終的畫面。


印畫是最精彩的過程,之前做好一切可控的步驟,最後轉印出來的畫面,總會帶給我驚喜。但作品是否完成,需要等壓幹後,觀察畫面的變化。

居然有這樣一位藝術家,痴迷於探索環境作用人的心理與行為?

《樹》 紙上獨幅版畫 20x34.5cm 2018年

獨幅版畫的創作形式介於繪畫與版畫之間,它具有繪畫的直接性和版畫的間接性。獨幅版畫如其名,通常只有一個版,不可複製。創作過程具備一定的儀式感和嚴謹性。


每次製作獨幅版畫,我並不能完全控制畫面的所有元素,最後的成像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在我看來,這很難得,也是必要的,這種通過創作帶來的不確定性能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居然有這樣一位藝術家,痴迷於探索環境作用人的心理與行為?

《跳篝火》 紙上獨幅版畫 22x22.5cm 2018年

我的版畫不限於黑白或彩色,通常表述人跟其周圍環境的微妙情感。這些描繪的場景很世俗、平凡,但容易被大家忽略。

居然有這樣一位藝術家,痴迷於探索環境作用人的心理與行為?

《麥田》 紙上獨幅版畫 22.5x29.5cm 2017年

畫中描繪的麥田是經太行山脈的一處田地,莊稼人砌成的錐體,看似是草堆也是紀念碑。

居然有這樣一位藝術家,痴迷於探索環境作用人的心理與行為?

《母親島》 紙上獨幅版畫 18x18cm 2018年

《母親島》位於意大利湖區,畫中的樹是幾百年前從異國移植來的,曾被雷電劈裂,經過搶救後,現在屹立不倒。


矛盾構建美感


我感興趣於不同文化構成的地景。這跟我一直在不同地區切換生活和工作有很大的關係,我經常需要面對身在異地的錯位感,使得我對社會環境的變化很敏感。我時常思索空氣的溫溼度是因為附近城市建設的操作還是季節性的過渡,這種狀態促使我在外來者和局中人的角色中不停來回轉換。

居然有這樣一位藝術家,痴迷於探索環境作用人的心理與行為?

《屏障》 布面丙烯 40x50cm 2020年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交流,加之周圍無形的氣場,各種聲音、時間、活動產生的互動總讓我產生疑惑。

居然有這樣一位藝術家,痴迷於探索環境作用人的心理與行為?

《門前僧》 布面丙烯 32x32cm 2018年

《門前僧》描述著這樣一種場景:穿著黃袍的僧人在深夜雙手合十,立在雍和宮緊閉的門外。畫面透出的怪異感或者矛盾感,將我想表達的疑問拋給觀看者:為什麼他會在那裡?他之前或將來會發生什麼?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動機?

居然有這樣一位藝術家,痴迷於探索環境作用人的心理與行為?

《霍爾本II》 布面油畫 76x101cm 2013年

《霍爾本II》是我最早關注人文景觀的作品之一,畫中一個小偷剛從雜貨店跑出來,門衛起身追捕他,兩人互相追逐著,旁邊的電話亭原本作為溝通的器材,現在卻毫無作用。路人們都熱衷於自己掌上的手機,對周邊的事物漠不關心,甚至連有小偷的事情都不知道,更不用說其蹤影。


他們手機裡面的信息是在關注自我還是關注他人呢?我想借此傳達一個信息:除了大環境,周遭可見可感受到的轉變更有故事性。

居然有這樣一位藝術家,痴迷於探索環境作用人的心理與行為?

《FJ村》 布面油畫 75x160cm 2017年

我嘗試去捕捉存在,我認為存在是瞬間性的,特別是人文景觀。《FJ村》《北京街道》《彭城街角》系列等作品,都是我記錄的日常生活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有趣場景。現實中的瞬間匯聚在一起,互相碰撞,有時變得更真實,有時卻更虛幻;有可能互相融合,也有可能對峙著。我將這些瞬間直覺性地記錄下來,再通過畫筆創造矛盾的美感。

居然有這樣一位藝術家,痴迷於探索環境作用人的心理與行為?

《北京街道》 布面油畫 100x180cm 2017年

《彭城街角》系列是我從2016年開始創作的,畫面描繪的三岔路口有騎車上下班、跑步運動的人,有疫情期間搭建的臨時觀察點。這些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情景,有重複的,也有更新的。這個系列我還在繼續,直到這條路改建成新路。

居然有這樣一位藝術家,痴迷於探索環境作用人的心理與行為?

《彭城街角 VI》 布面油畫 75x100cm 2016年

2019年,我將《彭城街角》系列與《超級颱風》兩件作品一起展出。《超級颱風》以24小時內發生的個人或群體的舉動為線索,與《彭城街角》系列的碎片化圖像結合成無盡循環的新場域。這個場域聯繫著更深的心理層面,可以是作品中的個體及群體對某事件的焦慮,也可以是某環境的戲劇性發展導致的強烈情緒。


快問快答


Q:張老師您好,很高興您能做客泰藝術。在分享中您說您曾在各國各地遊走過,在旅途中您創作了很多作品,其中您最難忘的作品是什麼?這中間又有什麼故事?


我大多親自去現場取材,因為每件作品的形成過程對我來說都是特別的。跟《彭城街角》一樣,《考特文花園》系列是我在同個場地耗時最久的系列之一。

居然有這樣一位藝術家,痴迷於探索環境作用人的心理與行為?

《考特文花園XXI》 布面油畫 100x180cm 2017-2019年

考特文花園在倫敦市中心,是我讀研究生時,溜達溜達就走到的一個鬧市區。這個地方有趣地結合了公共以及私人空間,就像廣場上表演的小型樂團,能同時讓路人、遊客以及街旁店鋪裡消費的顧客一同觀賞。


我一般在下午4點左右到花園觀察人們的舉動。那時的光線豐富,人群的狀態也較為自然、輕鬆。


Q:“印畫是最精彩的過程,之前做好一切可控的步驟,而最後轉印出來的畫面,總會有驚喜。”老師您可以舉例來分享這份驚喜嗎?


可控的步驟,一般指預先調整版畫機的壓力、打溼紙張從而保持它們特定的溼潤度等這些經驗可控的標準化流程。驚喜更多是指每次創作中的整體體驗,例如在版上畫畫的手感,以及根據金屬版的光線即興變動色彩的調配。

居然有這樣一位藝術家,痴迷於探索環境作用人的心理與行為?

《修葺中的故宮》 紙上獨幅版畫 18x18cm 2018年

揭開紙張看到畫面時的感覺,與打開糖果紙的心情很像,具體的味道得嚐到了才完整。如我所說:獨幅版畫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這種偶然性跟水、紙張、油墨、繪畫概念的關聯性很大,但又不全被其影響,留給了畫面自然生長的開放性空間。


Q:在您的創作中有些不太常見的表現形式,比如說VR和攝影,這些不一樣的藝術表現形式對你來說是一種什麼情結?你是更偏重技法還是技法外的一些東西?


我從大學時就一直在攝影,VR是我對空間繪畫探索的延續,這兩種媒介擴展了我對周圍環境的主題維度:攝影是促進自我以更快速度參與到環境的鑰匙;VR則提供了抽離現實環境與虛擬對話的環境,帶有無限的未知性。


技法對於創作很重要,但我在乎的不是技法。中學有位老師要求我選一張喜歡的畫作臨摹,我雖然臨摹得一模一樣,卻並沒有產生愉悅感或滿足感。此後我對這種教學模式產生了質疑,並不再參與課程。在我看來,概念比一切形式都更值得交流,但我沒有在這方面刻意要求自己,因為我是一個慢熱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