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輦圖》:被吹捧1300年的“丹青神話”,現在看卻疑點重重

中國有十大傳世名畫,其中唐朝畫家閻立本的《步輦圖》便在其中,該畫主線條柔順,色彩豔麗,人物構圖錯落富有變化,被譽為“丹青神話”,是當代繪畫的代表作,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

我們都知道唐太宗時期,吐藩王松贊干布曾求親與大唐,派使者祿東贊前往長安遒勁,唐太宗將文成公主嫁於吐蕃,兩國交好,文成公主入藏正是漢藏交好的象徵,1300年來都是美談。

《步輦圖》:被吹捧1300年的“丹青神話”,現在看卻疑點重重

《步輦圖》繪畫的內容是祿東贊朝見唐太宗時的場景。但是很多人看過這幅畫之後表示疑惑,這幅畫並不是盛大繁華的場面,沒有凸顯出唐朝的強大,也沒有畫出主人公文成公主,唐朝繪畫作品那麼多,為何這幅畫卻有這麼大的影響力,能夠入圍“中國十大傳世名畫”呢?

帶著這些疑惑,我們一起走進畫中來賞析吧:

《步輦圖》採用的是長卷的形式展現於世人眼前,畫幅橫長,人物眾多,前後數了數共有13人,兩撥人對立著分為左右兩部分,右邊的人物不用多數,坐在步輦上的便是唐太宗,周圍宮女環繞,而左邊站了3個人,穿紅長袍的人一看就是中原裝扮,這邊是贊禮官,是唐朝的禮儀引導人員,而他後面的身材瘦小的人,衣著不同於旁人,一看就是祿東贊,祿東贊後面的人則也是唐朝官員,負責翻譯、記錄事件。

《步輦圖》:被吹捧1300年的“丹青神話”,現在看卻疑點重重

前文提到,畫中的人物構圖錯落富有變化,的確,這幅畫描繪十分有趣。

唐太宗坐在步輦上,周圍宮女環繞,宮女看似多卻是分工明確,唐太宗前後各有一名宮女抬步輦,斜前後方各有一名宮女執長扇,長長的長扇柄形成一個穩定的三角形。唐太宗的位置正好處於這個三角形的中間偏右一點,後方一名宮女持華蓋,三名宮女圍繞左右。

宮女皆是瘦弱矮小,以此來襯托唐太宗的高大偉岸。

《步輦圖》:被吹捧1300年的“丹青神話”,現在看卻疑點重重

接下來便是有意思的一幕,紅袍贊禮官也是高大,畢竟是唐朝官員嘛,多少也要給一些面子,畫的英武一下,但是其後面的祿東贊卻是瘦小纖弱,作者特意給他畫了一個八字眉,以此來凸顯他對於天朝的敬畏和虔誠,但是眼神中卻透漏出睿智、敏捷的神情,看來作者筆下的祿東贊是個機警的人。

《步輦圖》:被吹捧1300年的“丹青神話”,現在看卻疑點重重

祿東贊後面的小文官個頭稍微矮一下,但是卻比祿東贊要強壯。這裡作者也彰顯出一個現象,天朝的人都是強壯高大的身形,以此彰顯我朝的天威。

這可真是一個有意思的對比呀,有趣的地方在還與他們的眉毛,唐太宗的眉毛是向上揚起的,顯出天子的氣度,而贊禮官的眉毛則是平直的,對於唐太宗忠心耿耿,祿東讚的八字眉前文分析過了,小文官的眉毛則是一個月牙眉,顯示出自己的恭順。

《步輦圖》:被吹捧1300年的“丹青神話”,現在看卻疑點重重

簡簡單單的一幅畫,將各自的身份地位和神情姿態展現地淋漓盡致,這便是《步輦圖》的精髓之處。

此圖流傳了1300年,但是現在看來卻是疑點重重,我們再來看一下:

首先是唐太宗的衣著,唐太宗身著便服,盤腿而坐,按理說唐太宗會見使臣,是一個非常正式的場合,應當是身著朝服才是,就連使館都穿著禮服,為何唐太宗如此“隨便”呢?

《步輦圖》:被吹捧1300年的“丹青神話”,現在看卻疑點重重

第二點,則是抬步輦的都是宮女,女性力氣較小,按理說是太監抬步輦才對,為何選用弱小的女子呢?何況唐太宗如此高大的身軀,女子抬步輦,當真是吃力呀。

對於這些疑點,後世的踹揣測是:唐太宗之所以穿的如此隨便,是為了拉近與使臣的距離,顯得隨和、平易近人,不會讓使臣有壓迫感,如此來彰顯我大國的氣度,也是真心實意想與之交好的。

至於為何是宮女抬轎,這裡也是側面顯現出一個事實,唐朝的女子了不得,看似柔弱,實則剛強,外柔內剛,像男人一樣有擔當,宮女尚且如此,文成公主更是了不得。

《步輦圖》:被吹捧1300年的“丹青神話”,現在看卻疑點重重

小小的一幅畫,竟然暗藏這麼多玄機,要勝於那些畫面宏偉、繁華的作品,更勝於直白地寫實。

中國的國畫的精髓,不僅表現在外觀上,更表現在透過外觀內在的東西。

當然,畫中的玄機不止這一兩點,當你靜下心來品摩時,你會發現更多有趣的東西。

今天,我們將原跡採用高清微噴技術,進行1:1高清複製,還原出畫作原本的色彩和風姿,送給各位好友。

《步輦圖》:被吹捧1300年的“丹青神話”,現在看卻疑點重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