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個部門對農村產業項目支持力度答覆

最新!四個部門對農村產業項目支持力度答覆

觀點一:農業現代化核心戰略:從“資源農業”向“資本農業”跨越
  中國工業現代化的核心戰略,是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型。今天,中國農業也迫切需要進行戰略制高點的清晰認知和統籌謀劃,以此凝聚全社會共識。從資源農業向資本農業跨越,應當成為中國農業現代化的核心戰略,這首先需要理論界廣泛討論。
  中國,巨量農產品生產與消費的獨特國情,全世界都沒有的資本農業的巨量可挖掘空間最大的糧食生產大國和糧食消費大國,自然稟賦資源與社會需求資源的完整統一,全球最大的、沒有天花板的、可持續發展的中國主糧產業,產業鏈最基礎的種植環節和土地資源的價值遠沒有被開發。
  從資源農業向資本農業跨越——“新企農人”發展模式的價值高地。一大批擁有千萬畝耕地和眾多美麗鄉鎮的農業上市公司,將成為未來十年中國資本市場的強勢支撐力量。只有通過這個途徑,才能實現中央提出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使農民真正分享到加工和流通環節利益。


  觀點二:“唯農民論”誤國誤農
  “唯農民論”的主要觀點是:“農業的活農民幹”、“農村的事農民管”、“農民自己的地還得農民自己種”。“唯農民論”不願承認糧農群體弱勢、弱能;不願承認種糧農村不僅經濟落後、社會和文化生態也嚴重荒蕪;不願承認長期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糧農群體價值觀扭曲。“唯農民論”理論長期僵化、教條理解“以農民為主體”、”尊重農民意願”的中央宏觀戰略思想,缺乏“看清事物本質、洞悉發展趨勢”的辨證哲學發展理念。農業政策研究主管部門——長期抱定“唯農民論”理論,思想僵化,長期排斥“工商資本”進入糧食種植領域。
  缺乏-直面“三農”核心痛點、進行理論突破的勇氣。
  缺乏-透徹研究國情民情、進行辨證哲學思考的理念。
  缺乏-清晰洞察國內、國際主糧產業發展大勢的視野。
  “唯農民論”誤導國家農業產業發展政策,造成“三農”深層次矛盾蔓延。
  “唯農民論”導致政策研究指導理論與中央戰略方向和理念不貫穿多個執行性文件都體現出戰術與戰略脫節。
  農業政策研究主管部門長期用僵化、教條理論講空話、講套話。結果就表現為隔空喊、推著幹、沒抓手。

最新!四個部門對農村產業項目支持力度答覆


  觀點三:新型城鎮化必須吸引城裡人下鄉置業
  以人為本的城鎮化,更要成為城市中產階層釋懷鄉愁、親近自然的文化動因。只有這樣全新理念的新型城鎮化建設理念和建設方略,才能體現出大意境的美和大情懷的魂,才能有大片的紫羅蘭和白樺林,才能有雙語幼兒園和爺孫共樂的清晨和傍晚……
  “三農”協調發展,必須配套建設全新理念的大美鄉村小鎮,改變主糧種植農村的社會、人文和自然生態,才能更好實現農業現代化。藍天綠水和人氣興旺的自然與人文高度和諧氛圍,才能推動賢達階層、文化階層、精英階層及養老人群進入中國農村,進行新農業創新創造和置業消費。只有美麗鄉鎮升值,就業、置業的人們安居了、才能樂業。
  觀點四:中國農業現代化的主戰場和主攻方向到底在哪?
  中國農業現代化的主戰場和主攻方向不是有機農業、設施農業;不是農業產業園區和一村一品的特色農業。而是十五億畝主糧種植的十幾個產糧大省的最底層廣大農村,實現“三農”協調發展主戰場的三個主攻方向。


  中國農業現代化必須實現主戰場三個主攻方向的徹底性和全局性勝利。
  一、農業:必須實現15億畝主糧“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生態化”種植。
  二、農民:必須實現近2億戶擁有國家基本農田的糧農體制性持續富裕。
  三、農村:必須實現糧食種植農村的政治生態、社會生態、文化生態、經濟生態和自然生態協同繁榮。
  在中國社會最底層的主糧種植產業實現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

最新!四個部門對農村產業項目支持力度答覆


  觀點五:適度規模,恰恰可能犯顛覆性錯誤
  政策鼓勵100-150畝左右的“適度規模經營”,若以“從人民利益出發謀劃思路、制定舉措、推進落實。要建立科學評價機制,對改革效果進行全面評估。”的角度進行科學評估,相信答案是否定的。
  “適度規模經營” 背後是不可控……富不了農民、救不了生態、強不了國家!還會演變成難以控制的重大社會問題!
  目前我國農民的戶均耕地約為10.3畝,若以政府鼓勵的“適度規模經營”,90%的農民耕地向10%的農戶集中,90%的農民離開土地種植只收取少量租金然後去自尋其它生活出路。一方面:土地變革、土地價值創新的紅利以及國家政策紅利這些農民都將失去了;另一方面:這部份土地也不會有多少真正流轉到了“種田能手“的手中,而是將會進入農村中的少數土豪和勢力圈中。
  “適度規模經營”持續下去的可能,是土地並沒有集中到種田能手,而是又集中到了1%左右的極少數人手中。形成大部分可能是土豪和鄉村勢力圈組成的新地主階層。“適度規模經營”極有可能在鄉村製造新一輪的兩極分化,很可能徹底葬送中國的農業、農村和農民。這絕非危言聳聽。


  農田耕地的集約化發展模式是“三農”變革和協調發展的重要步驟和關鍵節點,能不能犯顛覆性錯誤?既考驗著黨和政府的政治智慧,也是對中國是否能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嚴峻挑戰。

最新!四個部門對農村產業項目支持力度答覆


  觀點六:農民合作社,就是絆腳石!
  回望農民合作社,站在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的角度上進行再思考:


  沒有一體化經營的組織機制;
  沒有土地與其它重要生產力要素的利益聯結機制;
  沒有高素質農業戰略經營和可靠執行力的農業經理人團隊;
  沒有“從產品經營向資本經營跨越”的經營理念和創造能力;
  沒有參與國際糧食市場競爭話語權的跨國經營實力;
  沒有農牧城建一體化經營的綜合配套發展模式……
  沒有這些就不可能成就高水平、可持續的生態農業和現代農業。
  農民合作社的法規設計和九年運營實踐表明,農民合作社已成為深度制約主糧產業國內發展及國際競爭的絆腳石。農民合作社的立法宗旨是將鬆散的農民組織起來,進行各農戶間的聯合,在購買農資、銷售農產品、統一種植、統一使用機械、曬場等方面進行合作,在管理機制設計上也高度強調保護每個農戶的表決權和話語權,強調一戶一票表決方式。農民合作社主要是農戶間的相互合作,不鼓勵其它資源體進入、更不能發揮主導作用。
  以農民合作社為核心的農業產業組織體系,是難以通過創新與優化承擔中國農業歷史性進步的。九年過去,中國的國情、世界糧食競爭格局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國內主糧產業成為最薄弱經濟環節,拖了整個國民經濟後腿,成為國民經濟最大的困局和短板;國際上自2012年開始,國內國際糧價出現逆轉,國際糧價在持續走低,國內糧價在持續走高。
  農民合作社體制,已成為主糧產業發展現代大農業的絆腳石,十二五期間主糧產業發展進步緩慢,也證明這個體制的嚴重缺陷。

最新!四個部門對農村產業項目支持力度答覆


  觀點七:中國主糧種植經營體制,學不了歐美日韓


  國情、民情、基礎和時代環境都不一樣,模式不可複製。發達國家的農業現代化起步於後工業化時代。我國剛剛起步,就面臨互聯網、大數據、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社會關係、產業環境、科技競爭以及時代背景都不允許中國像歐美日韓那樣,再用四、五十年時間實現農業現代化。
  觀點八:農業現代化是農民自己的現代化嗎?
  “三農”協調發展緩慢的核心痛點:農民唱主角——勉為其難擔當農業現代化“責任主體、執行主體”。
  農民——群體性弱能、弱勢、農村裡的能人差不多都走了……
  農村——資源短缺、人文生態漸趨凋敝,環境漸趨惡化……
  農業——以加劇農田面源汙染為代價的低水平種植……
  中央很多好的農業發展戰略,在農村落不了地的根本原因是農村缺資源,農民缺能力,卻被政策推著唱主角,作為農業現代化主力軍。
  觀點九:如何尊重農民意願?尊重什麼樣的農民意願?
  我們再不能用農民不能勝任的光環套在農民群體身上,農業現代化的頂層設計,必須通過體制機制的創新,讓農民階層體制性富裕,但並不意味著農民一定是“實施主體和創造主體”。

  農民群體,需要被帶領!需要被保護!需要被幫扶!
  在推進農業現代化和主糧產業“三農”協調發展進程中,政府、社會各階層、農民自己,都應當形成這樣的共識:過去,我們是將農民當做主力軍,推著農民走,但是農民卻步履蹣跚;今後,政府和社會,需要造一部車,讓農民坐上車,拉著農民跑!
  真正尊重農民意願,就不一定要放任農民對土地的掠奪式種植。
  真正尊重農民意願,就要幫助農民挖掘他們心底的更深層次的、對未來更加美好生活的期許和渴盼!
  真正尊重農民意願,更要讓農民理解 只有更多的人才、組織、文化、技術、資本、等要素資源向農村匯聚並與土地體制融合,農村才能真正興旺繁榮!
  農民的未來,不僅是小康,更應當是富裕、幸福和歡樂!這才是最需要我們幫助挖掘的農民最心底對未來更加美好生活的意願。未來,新農業的股份資本收益、新城鎮的房產增值收益、新生活的商業經營等多重收益,農民財富指數會遠超過現在農產品種植單項收益和簡單副業收益。幸福指數更會遠遠超越目前的小康目標而直奔富裕中產。還有,城裡的孩子們放假了會飛一般的來到美麗鄉鎮的爺爺、奶奶家,以至開學了都流連忘返,甚至就在鎮裡的高級學堂唸書,親情指數也超級爆表……

最新!四個部門對農村產業項目支持力度答覆


  觀點十:人才和組織,就是“牛鼻子”
  中國農業現代化,只有找到牛鼻子,才能找到突破點。我國面臨嚴峻的國內、國際發展環境和競爭格局等多重壓力。同時“面源汙染”己成為國內最大汙染源的農田生態挑戰。現有農民群體,難以承擔“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使命。
  中國農業現代化必將是中國千百年來最為波瀾壯闊的偉大創造。發展模式、發展路徑的頂層設計,必須實現高素質人才+企業化組織的浩瀚匯聚。抓住了這個“牛鼻子”就找到了農業現代化“突破點”。


  觀點十一:國情需要更高層次的”返鄉創業”和“下鄉務農”
  人才如血液。前幾十年,“三農”向城市化和工業化輸血,現在,城市化和工業化需要向“三農”輸血!培養新型農民+農民工返鄉創業+大學生下鄉務農因組織、保障、社會和人文環境不配套難以在農村建立起農業現代化所需的人才軍團和強大的組織化體系。
  中國國情,不能再讓農民“獨自跳舞”。需要政策、體制、輿論等多方面營造出強大的驅動力和吸引力,創造出非凡的組織力和凝聚力,吸引多層級高素質人才和強大組織資源匯聚,打造可以推動中國農業歷史性進步的“新農業主體力量”,凝聚農業現代化創新、創造力量。
  觀點十二:十年,中國必須走完發達國家農業四十年的路
  互聯網、大數據、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世界,留給中國農業現代化的時間,只有十年。中國夢,留給農業現代化的時間,也只有十年。
  十年,不是一個精確界量,而是一個基於頂層設計確定的清晰發展時間表,一個匯聚資源加快創新發展的時間進程邏輯。
  中國農業現代化必須用十年左右時間,聚力超越。如果我們不能在十年左右的時間,在全球糧食市場佔據話語權;如果我們不能用十年左右的時間,有效控制農田面源汙染;如果我們不能在十年左右的時間,實現農民階層的體制性富裕;如果我們不能在十年左右的時間,建設城鄉交融的大美鄉鎮;那麼新型城鎮化、信息化、工業化也都難以實現中國夢也難以實現,十年後經濟將可能倒退。

  十年,唯有凝眾志、聚眾力!十年,唯有超常規、突破性創新!十年,中國農業、農民、農村必須發生歷史性巨大變革!中國有能力創造這樣的巨大變革,關鍵是發展模式的頂層設計要突破。
  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標題《加大創新改革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這已深刻表明:中央已將農業現代化的緊迫性上升為國家戰略高度,而且特別突出強調必須加強改革和創新,因而,突破就變得倍加期待。


最新!四個部門對農村產業項目支持力度答覆


  觀點十三:中國農業現代化,需要造就一大批農工商跨界企業家工商
  工商資本的背後是人才、文化、組織、模式、以及推動生產力發展的體制理念、價值觀等多重能動要素。更珍貴、更重要的是企業家精神、企業家資源和企業家組織。創造強大的政策支持,造就一大批農工商跨界企業家隊伍,是實現中國農業現代化的必然選擇。“農工商跨界企業家”頂層設計與現行政策限制的工商資本租賃農民土地的簡單逐利行為有根本區別。
  “新企農人”理論體系的農工商跨界企業家頂層設計所依託是企業家精神、企業家文化、企業家情懷的發揮!是企業家社會責任的擔當!是創建和打造中國農業巨輪的宏大歷史使命!是帶領農民階層實現體制性富裕的創新與創造!

版權聲明:圖文來源於農業大實話、網絡,僅用於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權,請聯繫小編,將及時更正刪除。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道文旅很榮幸和您分享這篇文章!不落地,不創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歡迎下方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