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天衝刺挽回疫情損失 湖北佈局投資重振經濟

200天衝刺挽回疫情損失 湖北佈局投資重振經濟

湖北正在從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中逐漸恢復,由於消費、出口短期難振,投資就成了一劑強心針。

為了充分發揮有效投資在穩增長中的關鍵作用,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湖北近日公佈了《關於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著力擴大有效投資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搶抓專項債、特別國債及“十四五”規劃等政策機遇,謀劃上馬一批新基建、新經濟、高科技、醫療健康、傳統基礎設施等重大項目,推動項目提速提效,力爭前100天補缺口、後100天衝刺趕上去年進度。

與此同時,湖北各地都在緊抓億元以上項目復工復產,截至4月13日,湖北全省億元以上續建項目人員復崗率86.3%。春節以來,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896個。

武漢大學經濟系主任羅知教授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湖北通過加快有效投資把一部分疫情期間的固定資產投資損失彌補回來,估算能彌補1800億~3200多億元的損失。除此之外,湖北也應加大力度儘可能保證更多的中小微企業存活下來。

借力中央資金謀劃項目

湖北近些年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地區生產總值(GDP)從十年前的全國第11位上升至2019年的第7位,突破4.5萬億元。但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原本正常的經濟社會秩序。

為防疫情擴散,1月23日,武漢封城,湖北其他地方也相繼採取相同措施,全省經濟一度停滯,隨著3月下旬疫情得以穩住,湖北其他地方開始解封,武漢也在4月8日正式解封。

受疫情影響,湖北經濟一度停滯兩個月左右。羅知團隊利用 GDP 支出核算法結合乘數效應估算,湖北停工兩個月造成的全年經濟損失在0.7萬億至1.05萬億元之間。

在疫情防控不放鬆的前提下,湖北加快企業復工復產,加快經濟社會秩序恢復走上正軌,盡最大力度減小疫情帶來的損失。

湖北省發改委數據顯示,截至4月13日,全省已復工“四上”企業44018家,復工率98%;已到崗人員618萬人,復崗率87.2%。

但疫情潛在影響下,消費短期難以恢復,國外疫情暴發,也讓出口難以拉動。加快有效投資成了湖北在內的所有地方拉動經濟的共同選擇。湖北公佈《意見》,要求搶抓政策機遇謀劃重大項目。

今年2月湖北財政收入僅3億多元,3月份財政收入也較少,地方財力空前緊張當下謀劃重大項目必須借勢。

3月27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加強對湖北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持,制定專項支持政策,幫助湖北解決財政、融資、供應鏈等實際困難,支持湖北做好援企、穩崗、促就業、保民生等工作。

在這一大背景下,《意見》要求,湖北謀劃重大項目首先要圍繞中央投資方向謀項目。

即要圍繞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的8個領域66個專項,中央特別國債支持的4個領域32個專項,特別是應急醫療救治能力、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縣級醫療診治能力、以縣城為主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基礎設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醫廢危廢和汙水垃圾處理設施、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建設等短板弱項,按可准入、可落地、可申報、可持續的“四可”要求編制三年滾動投資計劃,及時推送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告訴第一財經,疫情對湖北造成重大損失,中央重大項目方面肯定會對湖北適當傾斜,財政轉移支付也會加大支持力度,專項債額度也會有所傾斜,以幫助湖北早日步入經濟發展正軌。為應對疫情積極財政政策需要發力,預計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規模可能逼近1萬億元,特別國債規模將達到上萬億元。

另外,根據《意見》,湖北要圍繞“十四五”規劃謀項目。

比如緊盯“科技創新2030”重大工程,建設國家實驗室、國家科學中心等重大創新平臺,爭取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進入國家規劃;謀劃一批5G移動寬帶、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基建項目;圍繞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推進關鍵元器件、重大技術裝備和重點材料自主化,謀劃一批“芯屏端網”項目。

此外,湖北還將聚焦新冠肺炎疫情催生的“宅經濟”、在線教育、無人零售、智能配送、智慧醫療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謀劃一批新經濟項目。

“今年湖北謀劃重大項目與以往來看,除了都有傳統基礎設施外,更加註重創新,比如力推新基建、新經濟項目,而且注重補疫情期間的醫療衛生短板,比如多申報應急醫療救治能力、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應急物資儲備體系等相關項目。”羅知說。

在意識到項目申報的前期工作存在短板,《意見》用較長篇幅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做實前期工作,包括主動完成前期工作要件,加強前期工作精細管理和前期工作經費投入。

狠抓落實

為了讓這一謀劃儘快落地,湖北定了責任班子、時間表和路線圖。

湖北省成立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做好穩投資工作領導小組,由湖北省省長王曉東任組長,湖北省常務副省長黃楚平任副組長,主要部門一把手為成員。各市(州)要建立相應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全省投資和重大項目專項評價後3名的市(州)將被約談,而前三名在前期經費、用地指標等方面有獎勵傾斜。

“這在其他地方並不多見,可見抓投資工作力度大。”一位湖北官員評價道。

湖北對政府投資項目開展“百日攻堅”專項行動,並對省級重點項目開展提速提效專項行動,開展新開工項目“比曬亮”專項行動,並對2020年全省億元以上重大項目進行督促專項行動。

《意見》要求,125個2019年以來中央預算內投資未開工項目,2020年6月底前必須全部開工;2020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和中央特別國債、政府專項債券項目,2020年8月15日前必須全部開工,儘快形成實物工作量,發揮政府投資效益。目前湖北已經成功發行了491.88億元的政府債券,其中專項債券237.44億元。這些資金都投向重大項目建設。

比如,22.72億元投向武漢至陽新高速公路武漢段,20億元專項債資金投向武漢市四環線武湖至吳家山段項目,15.95億元和10億元分別投向武漢市軌道交通16號線和11號線。最近湖北發行14至19期專項債籌資的總共52個項目中,有11個項目涉及醫院。比如投資1億元的咸寧市第二人民醫院新建項目。

另外,湖北對各市(州)省級重點項目個數佔比、投資總量佔比、每月投資量環比等情況進行排名,推動項目提速提效,力爭前100天補缺口、後100天衝刺趕上去年進度。

為了讓重大項目儘快開工,湖北也進行制度創新。比如鼓勵推行“標準地”出讓方式,各地要研究提出主導產業、項目方向、投資強度等相關指標,一次性公示出讓條件,推動項目“拿地即開工”。

《意見》要求,2020年底前,國家級開發區新增工業用地按照“標準地”出讓的比例,武漢市不低於20%,襄陽市、宜昌市不低於10%,其他市(州)不低於5%。2021年則在更大範圍全面推廣。

湖北省發改委主任程用文近日召開專題座談會,對搶抓機遇加快推進湖北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研究具體對策舉措。

不少企業也加快了在鄂的投資速度。比如,湖北移動已在全省建成5G基站2000個,預計今年在湖北境內將新增開通約1萬個5G基站。湖北此前提出力爭3年5G核心產業產值突破2000億元。此外,騰訊、京東和阿里巴巴等集團近期紛紛宣佈,加大對湖北的數字產業、智慧城市、新基建領域等方面的投資建設。

湖北“芯屏端網”產業規模已達3000億元,根據今年湖北政府工作報告,將加快國家存儲器基地二期、天馬G6二期等重大項目建設。依託3個國家級創新中心,重點突破中高端芯片等關鍵核心技術。

在傳統基礎設施方面,湖北已經明確了今年要開工建設十堰至西安高鐵、沿江高鐵武漢至宜昌段、呼南高鐵襄陽至荊門段、荊門至荊州城際鐵路4條鐵路,加快爭取武漢樞紐直通線、沿江高鐵武漢至合肥段2個項目。加快建設鄂北水資源配置二期、引江補漢、“一江三河”、引隆補水等重點項目。加速推進金沙江水電和陝北火電送湖北特高壓輸電工程建設。

“如果湖北省能夠把疫情停工期的政府投資這塊搶回來,那麼GDP的損失可以挽回1812億元到3234億元。後期如果中央政府能給一些好的政策,或許還能追回一些損失。”羅知說。

她認為,當下中小民營企業生存艱難,湖北也要儘可能保障湖北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生存下來。民營企業穩則湖北就業穩、民生穩,民營經濟穩則湖北經濟穩。

目前,湖北已出臺了不少舉措,從降低稅費負擔、金融支持、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予以支持。

陳益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