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7件小事可讓孩子越來越喜歡你

做到7件小事可讓孩子越來越喜歡你

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是需要長期的影響與培養的。“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雖是老生常談,卻很少有父母注意到家庭教育中一些細小的部分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那麼,究竟怎麼做能讓您成為以為孩子喜歡的好家長呢?

做到7件小事可讓孩子越來越喜歡你

1、尊重孩子,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

許多父母認為孩子還小,思想不成熟,無法像成年人一樣與其討論問題。在孩子表達自己對一些問題的看法時,家長不置可否,常常回應一句“嗯”“啊”便敷衍了事。這樣的做法既沒有尊重孩子的獨立思考,又扼殺了他們的表達能力,對孩子的思維邏輯培養與人際交往能力都造成了不好的影響。甚至有的家長,總把大人的看法強加在孩子身上。久而久之,不僅會加深父母與孩子間的矛盾,更會讓孩子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尊重孩子,傾聽孩子的想法,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與他人是平等的;與孩子耐心的溝通,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還可以及時糾正孩子理解上的錯誤,一舉多得。

2、相信孩子,不要質疑孩子的能力

小華是一名中學生,在語文考試中寫的作文被當作範文在全班同學面前朗讀。回到家,他興高采烈地拿給媽媽看,卻得到一句隨意的回應:“是你寫的嗎?不會是抄別人的吧。”媽媽的話猶如一盆冷水澆在小華頭上,讓他感覺既憤怒又失望。原本具有某方面興趣和能力的孩子,可能只因父母一句無心之語而失去自信。心中埋下自卑的種子,生根、發芽。作為告別孩提時代許久的成年人,家長們很容易低估孩子的能力,隨意否定他們的努力成果。而作為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家長的信任與肯定。一個讚賞的微笑、抑或一句簡單的誇獎,足以改變孩子的人生軌跡。

3、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影響孩子

每當家長向孩子提出種種要求前,要先看看自己做沒做到,再去要求孩子。孩子都是敏感而叛逆的,當你提出要在十點前睡覺的要求時,他會產生“父母都熬夜到凌晨,憑什麼我就要早睡覺”的想法,從而拒絕你的要求。發生這種情況時,強迫孩子服從命令是不可取的。糾正自己的生活習慣,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才能真正成為讓孩子信服而敬佩的好家長。

4、言而有信,答應孩子的事一定做到

家長常常會忘記對孩子許下的承諾,認為對待小孩子不必那麼認真,孩子也不會在意。然而現實並不是這樣。每個孩子都對父母有著或多或少的依賴感,他們十分重視父母所說的話。如果家長言而無信,孩子就會產生不信任感。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便會不再相信家長的話,不願意與家長交流,後果可想而知。再者,家長的所作所為很容易影響孩子。如果家長言而有信,也有益於培養孩子誠實、善良的好品德。

5、關愛孩子,多抽些時間陪陪孩子

作為社會的中堅力量,家長往往無法把所有時間都貢獻給孩子,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些家長為了使家庭有更好的物質生活,犧牲陪伴孩子的時間,就是本末倒置了。孩子是單純的,他們需要的往往不是更好的物質資源,而是精神上的慰藉。試想一下,一個缺少愛的孩子,他的心靈是貧瘠的,外面的世界怎樣鳥語花香又與他有什麼關係呢?合上電腦,關上手機,帶著孩子出去玩玩吧。哪怕外面的世界霧霾籠罩,孩子的心中也永遠豔陽高照。

6、鼓勵孩子,讓孩子成為自信的人

鼓勵的話語,永遠比批評與責罵有效。我有一個發小,小時候性格害羞懦弱,說話聲音堪比蚊子叫,什麼事都不敢主動做。她的父母並沒有因此責怪她,而是鼓勵她嘗試任何新事物。現在的她,是校電視臺的主持人,整個人散發著自信的光芒,與以前截然不同。她說,她最該感謝的就是她的父母,他們鼓勵的話語給了她嘗試任何事的力量,使她脫胎換骨。美國某著名教育家曾經說過一句話:“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除了鼓勵我不知道還有什麼方法。”鼓勵孩子,能讓孩子變得自信,使他們走出迷茫,展翅翱翔。

7、理解孩子,給孩子留有隱私空間

隨著孩子的逐漸成長,他們會自然而然地產生獨立的想法,渴望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而許多父母卻認為,孩子就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沒什麼隱私可言。據調查,超過40%的中國父母翻看過孩子的日記和手機。這樣的行為對孩子的心靈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導致他們不願與父母交流。而家長覺得,處在成長階段的孩子各方面都不成熟,很容易誤入歧途,所謂“偷看隱私”的行為也只是行使監護權而已。這種角度不同而產生的矛盾雖然難以化解,但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也只能收斂一下自己的好奇心了。

做到7件小事可讓孩子越來越喜歡你

總之,孩子是第一次做孩子,父母也是第一次做家長。雖然孩子和父母之間會有矛盾,但是什麼是包容、理解和真心的愛而解決不了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