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數據無一樂觀,拉加德:今年歐元區經濟萎縮5%-12%

週四(4月30日)歐洲央行維持三大關鍵利率不變

並宣佈為銀行提供新的大規模再融資業務等舉措。

歐洲央行按兵不動符合市場預期。同時,歐洲央行表示,第三輪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的條件將繼續放鬆,利率將低於存款機制利率50個基點,即-1%;歐洲央行還宣佈為銀行提供新的大規模再融資業務,針對銀行的抗疫再融資操作。同時,歐洲央行強調,如有必要將持續擴大購債規模,今年將額外增加每月200億歐元的資產購買規模。同時確認了7500億歐元的緊急抗疫購債計劃(PEPP),該計劃可能持續至2020年底。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在隨後的新聞發佈會上稱,歐元區面臨著前所未有規模和速度的衰退,經濟活動大面積停止,今年歐元區經濟可能收縮5%-12%。

英國智匯外匯交易公司首席市場分析師阿斯蘭姆(Naeem Aslam)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歐洲央行有很多難題,經濟的深度衰退就是其中之一。“還有最重要的是意大利的主權債務危機是歐洲央行面臨的最大挑戰。”

經濟萎縮程度令人擔憂

除最新公佈的歐洲央行利率決議外,今天公佈的歐元區一季度GDP同比初值為-3.3%,略好於預期-3.4%,前值為1%;歐元區一季度GDP季環比初值則為-3.8%,符合預期,前值為0.1%。

此外,歐元區4月調和CPI環比初值為0.3%,略好於預期的0.1%,前值為0.5%;歐元區4月核心調和CPI同比初值為0.9%,前值為1%。失業率方面,歐元區3月失業率為7.4%,略低於預期,前值為7.3%。

歐元區第一、二大經濟體——德國、法國,今天也公佈了重要數據。其中,德國4月失業人數變動為37.3萬人,預期為7.45萬人,前值僅為0.1萬人;4月份失業率為5.8%,高於預期的5.2%,前值為5%。受疫情影響,德國3月零售銷售環比下滑了5.6%,前值則為增長1.2%;同比下滑了2.8%,前值為6.4%。法國方面,今日公佈的法國一季度GDP季率初值錄得二戰以來最差表現,同比初值為-5.4%,預期為-3.6%,前值 則為0.9%;季環比初值為-5.8%,不及預期的-4%,前值為-0.1%。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法國領取失業金人數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激增,遠超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最差表現。

通脹方面,法國4月CPI同比初值為0.4%,預期為0.2%,前值則為0.7%。

對於並不理想的經濟數據,阿斯蘭姆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市場反應來看,交易員們已經無視法國令人沮喪的GDP數據。週四歐股開盤全線走高,但很快轉為下跌。在歐洲央行議息會議結束後,歐股跌幅進一步擴大,其中歐元區銀行業指數跌幅進一步擴大,超過4%。

作為歐元區的重災區,意大利的數據更令人擔憂。今日公佈的意大利第一季度GDP季率初值萎縮了4.7%,錄得1995年以來最差表現。

評級機構穆迪預計,意大利2020年GDP將萎縮9.3%,2021年增長6.1%。

近日,評級機構惠譽將意大利的信用評級下調一級至BBB,距離垃圾級一步之遙,令市場再次擔憂意大利債務危機的爆發。目前,德國和意大利10年期國債息差不斷擴大。

“意大利非常需要改革,但鑑於歷史,市場很難相信這個國家會出現非常有成效的改革。”阿斯蘭姆說道。二季度經濟繼續萎縮

拉加德認為,疫情的持續時間具有高度不確定性,2020年過後經濟增長有望重返正常化。

“未來數月基礎通脹率將顯著下滑,長期通脹預期受到的影響相對小一些。歐洲央行管委會正在敦促政府採取進一步強勁和及時的財政措施,以支持經濟復甦。”拉加德說道。此外她強調,如有必要,歐洲央行準備好調整所有工具並準備延長緊急抗疫購債計劃。

穆迪:今年20國集團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將整體收縮5.8%

在全球經濟幾近停擺之際,新冠肺炎疫情危機的經濟成本正在快速攀升。穆迪預計,2020年20國集團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將整體收縮5.8%。即使此後經濟逐漸復甦,但多數發達經濟體2021年的實際GDP也可能會低於危機之前的水平。

穆迪副總裁博基爾(Madhavi Bokil)表示:“第二季度經濟活動嚴重收縮,而今年下半年整體經濟復甦步伐則會呈現漸進之勢。不同行業的恢復情況也可能並不均衡,原因是即便在取消對商業活動和交通的限制措施後,公眾對感染的擔憂可能會改變消費者行為。“

博基爾認為,在病毒感染率尚未降至極低水平,或尚無疫苗或有效的治療手段之前,外出就餐、影院觀影、飛行及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等需要大量接觸他人的經濟消費不大可能完全恢復正常。在這樣的環境下,多家企業將會勉力支撐,但無論是否有經濟支持政策,其中部分企業最終也會倒閉。

而一旦經濟長期或反覆停擺,實體經濟就會受到嚴重損害,並可能會引發金融危機。穆迪在報告中提出,在這種情況下,經濟衝擊將迅速升級成為深度金融危機,其規模和範圍將遠超此前的全球金融危機。由於弱勢行業和群體首當其衝受到影響,因此不斷上升的不平等現象可能會引起社會不滿和政治動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