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時不候,讀初一的兒子眼睜睜看著虎爸撇下自己絕塵而去

【注】文章由頭條號作者原創,轉載引用請註明出處。

週日與家明在悉尼的廣東餐廳喝粵式早茶,家明說起小時候的一件事讓我捧腹不已,笑過之後卻是印象深刻。

家明是廣東粵地人,和大部分廣東人家庭一樣,週末的上午家族成員會去固定的茶樓喝茶,無特殊原因不允許缺席。

像所有的孩子一樣,不用上學的週末裡,家明總是貪睡的。

家明讀初中一年級的時候,有個週日,賴床賴的不能再賴,急急忙忙地起來洗漱換好衣服跑到樓下停車場後,眼睜睜地目送父親開車離去。

只是差那麼1-2分鐘,父親完全沒有停車等家明追上去的意思,載著母親絕塵而去。

家明無奈只好打了個出租車趕往茶樓。

抵達茶樓,時間剛剛好,與父母同時入座,好像家明就是跟以往的週日一樣,搭乘父親的車一同前往。當然,免不了被父親一頓奚落和取笑。

我聽罷家明十多年前的這個故事也忍不住大笑起來。然後,我又好奇地問家明,為什麼趕出租車追而不是轉身回家?

我想,大部分孩子,比如我自己,看到父親故意撇下自己心裡會十分生氣,腦子裡的念頭就是“既然不等我,我就不去了,回家繼續睡覺”。

家明說,首先是知道自己不對,遲了起床,怪不得父親不等;如果任性不去喝茶,那是錯上加錯,會遭到父親更加嚴厲的懲罰。

經過父親的那次“過時不候”,家明絕對不敢遲過父親說好的出門時間,怎麼也先穿好鞋,坐進父親的車裡才繫鞋帶、穿外套。

過時不候,讀初一的兒子眼睜睜看著虎爸撇下自己絕塵而去

圖片引自網絡 |侵刪

每個熊孩子身後都有個或者數個熊家長

近些年來親子教育一直是個熱門話題,世風一直在"虎媽""貓爸"兩種親子教育方式上來回轉。

獨生子女政策下,中國家庭大都把獨生子女養成了小皇帝和小公主,總覺得有些規矩不必要立得太早,等孩子大了自然就懂事了。

都說,孩子生下來是一張白紙,父母家庭教育以及學校到後來的社會,一筆一筆把白紙般的孩子畫成他將來的性格和屬性。

不要說孩子還小不懂事,好的和壞的習慣都是在不懂事的時候形成。在孩子不懂事的時候,父母長輩沒有告訴不懂事的孩子,什麼是好的並鼓勵孩子保持。在孩子不懂事的時候,父母家長一味寵溺,對於孩子不好的言行視而不見,或者以"孩子小,大了便會懂事"自己騙自己。

老實說,孩子的不明是非完全是大人造成,就像流行語所說"每個熊孩子都有個熊家長"。

過時不候,讀初一的兒子眼睜睜看著虎爸撇下自己絕塵而去

圖片引自網絡 |侵刪

大人們很懂得給孩子立規矩卻和孩子一樣不能守規矩

家明現在26歲,父親大概是老派的奉行棍棒教育的家長,說一不二。

我想知道,同樣的情況下,孩子像家明那樣起床晚了又磨蹭,過了出門時間,有多少家長會像家明的父親那樣就是不等,讓兒子自己掏零用錢截出租車追著趕往茶樓。捫心自問,我大抵是做不到的。我大概會像許多媽媽那樣,挽著孩子的外套拎著孩子的鞋,黑著臉、嘴裡唸叨著催促著孩子快點。而被催促的孩子往往也是黑著臉滿臉的不耐煩……出門時間往往一拖再拖不能準時,孩子與家長皆滿心的不高興。

有多少家長給孩子立下這樣那樣的規矩,比如"只能看1小時電視"、"做完功課後可以玩半小時遊戲"……但是,多少這樣那樣的規矩到底是執行了,還是不了了之?

家明在十多年後的今天說起這件事繪聲繪色,彷彿發生在昨天,相信這件事留給家明的印象非常深刻,對家明的影響也很大。

我問家明,日後對自己的孩子會這樣嗎?家明表示也會像自己的父親那樣做,所謂有規矩才能成方圓,定好的事情必須執行。言出必行,父母的威嚴是這樣建立的!

面對孩子,做父母往往一退再退。孩子好像天生就懂得父母的軟肋,往往可以將父母的底線一推再推。

有不少孩子確實長大後懂事了,學校教育也好、社會教訓也好,甚至是自我領悟,慢慢確實變成一個對家庭和社會責任有擔當有貢獻人。

但是,不可否認,有多少父母,面對自己的長大成人的孩子,有扼腕嘆息,有後悔還有憤恨,每個帶著父母期盼、喜悅的純潔孩子,長大後怎麼就變成這樣了?許多父母不免傷感。

過時不候,讀初一的兒子眼睜睜看著虎爸撇下自己絕塵而去

圖片引自網絡 |侵刪

父母有質量的陪伴監測是重要的

我們的孩子確實是一張白紙來到世上,在孩子什麼都不懂得的時期,也就是初中青春期之前的那段十幾年的時間裡,父母家長親自養育和陪伴很重要。

父母的親自養育和每天相伴,對於孩子每天的變化了如指掌,培養好的習性、灌輸正確的三觀,及時修正任何不良不善的行為思想。

在孩子成長期裡,一切的萌芽都十分重要,任何果實都是由萌芽開始。

我不祈求孩子出人投地、飛黃騰達,但求孩子長成一個人格健全的人。

過時不候,讀初一的兒子眼睜睜看著虎爸撇下自己絕塵而去

全文完

【注】文章由頭條號作者原創,轉載引用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