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三次移民潮背後需要思考的事情

其實,在中國近代的時候,就已經發生三次移民的浪潮“走西口”、“闖關東”以及“下南洋”。這三次大的移民潮中,“走西口”持續的時間最長、生存環境最艱辛,“闖關東”的史實最壯烈,而“下南洋”分佈的點面最為廣泛,不僅有傳統概念中的東南亞,還包括大洋洲、美洲和歐洲。近代史上福建、廣東沿海居民“下南洋”的傳統是開墾印尼、馬來西亞等,而浙江沿海居民“下南洋”習慣上是走向歐洲。

而從“下南洋”開始,中國開始有了移民海外的浪潮,所以,今天為大家盤點一下中國移民“海外”的三次浪潮。

第一次海外移民浪潮,就是我們俗稱的“下南洋”,時間上來看是從鴉片戰爭到第二次世界戰前夕的一百年間,遷出人數多達1000萬左右。遷出地如上所述,主要是廣東、福建,而遷入地除東南亞之外還包括大洋洲、美洲和歐洲。

中國第三次移民潮背後需要思考的事情

這批移民主要以勞工輸出為主,因此對於中國而言,既有利於減少人口過剩,也有利於增加僑民匯款,以及若干年後的吸引外資,事實上既推動了東南亞經濟的發展,也有利於中國廣東、福建等地的財富增加。

第二次海外移民浪潮在改革開放後,中國輸出的移民人數大約在400萬左右,主要移民形式是家庭團聚、留學、投資移民與技術移民。

雖然上述移民中有相當比例的知識分子和技術人員,也有的攜帶了國內資本移居海外,但是總體上可以看作改革開放以後的學習成本,在階段性損失少量人才、資本及相關財富的同時,總體上促進了中國同海外的經貿交流,為中國的經濟開放,觀念的開放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中國第三次移民潮背後需要思考的事情

最近幾年,中國海外移民的第三次浪潮正在迅速膨脹。與第一次的勞工移民潮和第二次的技術移民浪潮截然不同,當前的第三次移民浪潮以投資移民和教育移民為主。

大批高淨值人群或是其子女通過海外投資、海外購房、海外生育、海外就讀(中學、大學)等方式持續攜帶資本流出國境,其中也包含大量攜帶財產的腐敗官員和國企領導的家屬。

中國遷往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的高淨值人群移民也增長迅速。

在看到中國移民對當地的提高投資、人才引進和技術促進、提升消費和就業等積極影響之後,連原本申請移民難度較高的歐洲,也出現了對中國移民政策鬆動的跡象。

而與前兩次相比中國第三次移民浪潮的情況則完全不同:真正過剩的勞動人口由於受到發達國家移民法的限制事實上無法輸出,相反嚴重稀缺的高科技人才、攜帶財富的富有階層卻是向上述向發達國家移民的主體。

事實上,即使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的“人口資源陷阱”階段,中國都錯過了通過移民和勞工輸出化解國內矛盾的最佳時機。

如今中國已經不存在財富增長意義上的總體人口過剩,尤其是東部地區民工荒、全國工資加快上漲的階段,我們的高端人才、富裕家庭以及腐敗官員家屬不斷攜帶資本外流。

據統計,中國赴美的科學和工程博士畢業生滯留率遠遠高於其他國家;中國移民的資本攜帶率及海外購買豪宅、豪車的比率也遠遠高於其他國家移民。

雖然中國人口巨大,相對於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而言,幾千萬移民的比例並不算高,但這絕不是一個小數目,對中國的財富削弱效應不可低估。

如果不從源頭解決問題,長此以往,移民浪潮猶如一個財富黑洞,對中國財富增長將產生明顯的負面影響。


中國第三次移民潮背後需要思考的事情

留住財富精英中國必須做什麼?

在經濟學中,人被假定為理性經濟人。但人其實是一種複雜的社會動物,出生、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往往在語言、飲食、文化、信仰、思維方式等方面表現出某種共同特徵,即使在一個國家,不同省份之間人和人的差異都比較大,更不用說不同國家之間人和人之間的差異。

因此,在同樣的創業、就業和生活環境下,任何人都不願意背井離鄉,移居國外,這不僅因為人的天然惰性,根本原因就在於本土的群體和文化認同感要顯著高於國外任何地區。

全球化時代,精英們攜帶巨大財富以移民方式“用腳投票”,除了家庭團聚等因素之外,根本原因在於移民流出國與流入國在制度、環境等軟環境方面的巨大差距。

那些人口流出地區往往是自身制度抑制了經濟創造活動,法治化程度比較低,腐敗盛行,生活成本較高,環境汙染嚴重的國家。

而流入國則恰恰相反,是一些政治色彩淡薄,法治化程度高,政府對經濟管制較少,人文環境簡單,自然環境優美的國家。


中國第三次移民潮背後需要思考的事情

中國近些年移民潮的主體,主要有四部分。

一是留學結束後先在國外就業,隨後移民的。這一群體的移民雖然不會導致大量的財富外流,但由於都是知識精英,因此損失的是看不見的智力軟財富,從長遠看,這是最大的損失。

二是企業家及大中型企業裡邊的高級管理者和技術精英。這一群體的顯著特點是以投資移民和技術移民為主,而且大部分人在移民之後,仍會在中國繼續發展,之所以現在移民主要考慮孩子的教育,未來自身的養老,當然還有對未來中國的憂慮。

三是演藝界明星,這一群體人數雖少,但擁有的財富卻是巨大的,他們最顯著的特點是移民後,絕大多數人的事業還在中國,移民的原因和企業家群體差不多;

四是腐敗官員及其家屬,無論從財富角度,還是從其他方面評價,這一群體移民造成的負面影響都是非常大的。不同群體移民的原因雖然有差別,但對中國形勢的不安全感則是共同的。

為減少移民對中國經濟長期競爭力的削弱,我國應該加快改善國內創業環境、就業環境、生活環境,包括:加快民主與法治建設進程、改善政府服務能力,創造公平的創業環境和就業環境;改善城市居住環境、提高教育醫療等服務水平等等,只有這樣才能留住高素質、高資本、追求高生活質量的人才,甚至未來吸引越來越多的外國資本和技術攜帶者移民中國。

以上變革涉及經濟、社會、政治等領域,有些是技術層面問題,有些在短期看來可能是認知層面問題或者利益問題,但從中長期來看,這些變革其實都可以看成技術問題,或者說通過技術層面的戰略調整得以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