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背鍋俠,能有什麼結果?

人是會被環境塑造出來的;但是人也具有自我塑造能力。

找背鍋俠,能有什麼結果?


1

我的媽媽很愛乾淨,我問她為什麼這麼愛洗衣服打掃衛生,作為北方貧困山區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洗澡洗臉洗腳很頻繁。南方水多氣候潮溼,有這些習慣很容易理解。但是我媽媽是在缺水山區長大的人,竟然有些潔癖,每天洗洗刷刷不停。

我媽媽回答我:從小生活在缺水環境,沒辦法洗。現在有水了,用水方便。就想每天都洗的乾乾淨淨。

我認為有道理,就像從小家裡窮,有錢了以後,就會想把窮時沒買的東西都買下一樣。暴發戶心理,大家都能理解,是生長環境造成的。

2

後來有機會和媽媽,還有媽媽的姐姐(我的姨媽)一起住了一段時間。我發現媽媽的姐姐洗東西很快,會洗不乾淨。

我問姨媽為什麼洗東西這麼快?碗放了洗潔精,要多洗一會兒洗潔精才能洗掉。衣服也是,放過洗衣液,得多洗兩邊。

姨媽說“我們從小山溝裡缺水,現在雖然有了水,也還是覺得水要省著用,自來水龍頭打開水流的不停,我就想快一點洗,別浪費水”

我認為姨媽說的也有道理,就像小時貧窮的人,有錢了以後,總想著以前多窮都過來了,現在就算省著花也已經過的比以前好了。就像很多從貧困年代過來的長輩,生活富裕了,依然保留著艱苦樸素的習慣。

3

從上面例子我們可以看出,環境對人的塑造。

但是我卻有了疑問?我的媽媽和姨媽是同一個家庭出來的。而且共同生活了二十年。為什麼同一個環境卻塑造出了不同的思想和行為?

這種情況在生活裡還很普遍。

以前多子女家庭。同一個家庭出來的孩子,有學習好的,有學習差的。有富貴的,也有貧窮的。

4

英國BBC有一期節目專門錄製了同一個家庭的兄弟倆,一個是富豪,一個極度貧困。富豪哥哥想去幫助貧困弟弟,最終失敗了的紀錄片。

說明同一個環境也會塑造出不同的人。

得出的結論是:人的思想會自我塑造。

5

原生家庭一直是心理學界的主流話題。

比如“父母是孩子的複印機”,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你隨便尋找例子就能推翻這個觀點。多子女家庭,相同的家庭環境兄弟姐妹生活也會大不同。

子女比父母更優秀的,和子女比父母差勁的,都會存在。

你會爭論這裡還有概率統計,大概率是什麼樣的。

其實我想說的本質是“你自己持有哪種觀點?”

你認為:你自己是被幼年環境塑造無法自我成長改變。還是你幼年雖然受環境影響,但是自我成長,自我塑造對你同時也起了影響。

6

你持有的觀點,才是將你引向你的人生的關鍵。

你認定原生家庭,父母要背所有的責任。需要改正父母和過去,你才能變好。哪你註定會被鎖在過去,因為過去是無法更改的。

你認定自己在這一生中能進行自我塑造,自我成長。哪你就掌握了你的當下和未來,甚至過去。你會找出你自己的責任,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

7

疫情爆發以來,武漢被找出來要做病毒的背鍋俠。

病毒是對人體有傷害,需要面對病毒找出解決對策,這是人類醫療技術一直在進步的原因

持有人類自己有能力找出解決辦法的人是醫療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和企業投資者,政府工作者,還有無數在生產一線工作的勞動者。

持有需要替罪羊為病毒負責觀點的人,是排斥甚至明確歧視傷害從某地來的人的人。時間幾乎都用來指責,謾罵,漫天要賠償金,製造分歧打口水賬。

誰對誰錯,善良勤勞人民的眼睛和內心都是雪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