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漢人建立的王朝,為什麼劉邦經常御駕親征,朱元璋卻不用?

手下都有戰將,為何朱元璋可以坐鎮後方指揮,劉邦卻得親自帶兵?

劉邦和朱元璋都是從底層起家,劉邦最早是個泗水小亭長,朱元璋則只是個平民百姓。開創霸業的路上有無數艱難險阻,因為劉邦和朱元璋沒有背景,沒有資源,所有的一切都要親自來做。

在統一的路上,他們必須親自帶兵,或許他們身負主角光環,但他們自身並不清楚。只是劉邦在稱帝后也經常需要御駕親征,而朱元璋在稱帝后,基本都在京城坐鎮,出征則交給了將領,這其中原因是什麼呢?


同樣是漢人建立的王朝,為什麼劉邦經常御駕親征,朱元璋卻不用?

一、劉邦的統一之路借力較多

項羽、劉邦滅秦之後,項羽分封了十八路諸侯王,劉邦是為漢王,英布為九江王、田都為齊王等等。雖說當時項羽實力最強,但如果能聯合眾諸侯王的的力量,劉邦的勝算更大。

公元前205年,劉邦以項羽殺害楚懷王為藉口,號召天下諸侯王征討之。隨即很多諸侯響應了劉邦,準備一同征討項羽,這其中就有韓王信、魏王豹、常山王張耳等諸侯王。這次彭城之戰劉邦輸得很慘,但如果沒有這些諸侯王的配合,劉邦或許會更慘。

公元前203年,劉邦採納陳平、張良的計策,撕毀和項羽的盟約,同韓信、彭越一起合圍項羽,這就是著名的垓下之圍。韓信本就是在劉邦處起家,彭越也是劉邦盟友,而此次韓信和彭越並未按照約定出兵。

同樣是漢人建立的王朝,為什麼劉邦經常御駕親征,朱元璋卻不用?

史料記載:

“漢王欲引而西歸,用留侯、陳平計,乃進兵追項羽,至陽夏南止軍,與齊王信、建成侯彭越期會而擊楚軍。”

韓信的事業主要依靠劉邦的平臺,不過以當時的韓信的實力,完全有可能獨自為戰,而彭越雖說已經投靠了劉邦,但還是有些搖擺不定。於是劉邦只得提前說好戰後分成,換言之,事成之後韓信、彭越都將獲得大量封地,這才打動了韓信和彭越,同劉邦一起出兵。

這也很好理解,畢竟大家出來混也就是圖個富貴,沒有好處誰願意給你冒風險。由於彭越、韓信等諸侯的加入,才把項羽圍死在垓下,以劉邦本部的實力,很難完全覆滅項羽。所以說劉邦和朱元璋還是有所不同的,劉邦經常要藉助盟友的力量,然而朱元璋基本上全是靠他自己。

劉邦終歸還是登上了皇位,但那些異姓諸侯王便成了國家的隱患和威脅,這回幫手成了敵人,那麼劉邦只得御駕親征。


同樣是漢人建立的王朝,為什麼劉邦經常御駕親征,朱元璋卻不用?

二、劉邦忌憚韓信的才能

韓信是劉邦手下頭號戰將,韓信曾經投靠項羽,並沒有得到重用,才投奔了劉邦,在蕭何的幫助下,成為大將軍,開始了波瀾壯闊的一生。正是有韓信的幫助,劉邦才能成就大業,在劉邦統一的道路上,韓信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項羽把劉邦封到了蜀地,對此劉邦頗為不滿,畢竟當時約定的是誰先入咸陽誰稱王。只是項羽並沒有落實,奈何技不如人,劉邦只能忍了。蜀地有天險做屏障,安全係數挺高,但劉邦的志向是征伐天下,就在這個時候上天給劉邦送來了韓信。

史料記載:

“八月,漢王舉兵東出陳倉,定三秦。”

這位史上最強的軍事奇才,不僅成功把漢軍帶了出來,還用計策平定了三秦地區,那就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韓信命樊噲修補入蜀棧道,暗地中令部隊從陳倉道出兵,打了對手一個措手不及,佔據關中大部分地區。

同樣是漢人建立的王朝,為什麼劉邦經常御駕親征,朱元璋卻不用?

從此之後韓信的戰力愈發強悍,平滅魏國、攻取趙國,攻必取戰必克,天下已無人是他韓信的對手。劉邦起初是非常興奮的,韓信這種人才可遇而不求,但隨著韓信戰功的積累,劉邦對其忌憚也越發深刻。

韓信為人野心很大,並且極其擅於帶兵,如果韓信自立為王,他劉邦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劉邦也採取了一些措施。

史料記載:

“六月,漢王出成皋,東渡河,獨與滕公俱,從張耳軍脩武。至,宿傳舍。晨自稱漢使,馳入趙壁。張耳、韓信未起,即其臥內上奪其印符,以麾召諸將,易置之。”

公元前204年,劉邦直接跑到了趙國軍營,自稱漢王使者。當時張耳、韓信還沒有起來,劉邦就直接進去奪走了韓信的兵符,由此可見,劉邦對韓信已經不再信任。如果劉邦對韓信絕對信任,而韓信也能真心實意幫劉邦統帥三軍,那之後的戰事劉邦大可不必親臨戰陣。

事實上,韓信也有不小的野心,而劉邦疑心也很重,命中註定這兩人早晚會分道揚鑣。


同樣是漢人建立的王朝,為什麼劉邦經常御駕親征,朱元璋卻不用?

三、朱元璋有大元帥徐達

劉邦擁有韓信,但劉邦不信任韓信,朱元璋則不同,徐達、常遇春是當時最傑出的軍事將領,而他們都全心全意地幫朱元璋做事。三軍易得,一將難求,尤其是像徐達這種帥才,更是百年難遇,偏偏好運的朱元璋的就碰到了。

韓信投奔劉邦的時候,劉邦已經是漢王了,而徐達投奔朱元璋時,朱元璋還在郭子興軍中牽馬,一切才剛剛起步,從感情層面上,徐達和朱元璋要深得多。徐達剛毅勇武,擅於帶兵,為人寬厚豁達,在軍中威信甚高,朱元璋更是委以重任。

在攻伐陳友諒、張士誠的戰爭中,徐達也立下大功。朱元璋稱帝后,依舊是依仗著徐達,幾乎每次北伐,徐達都是以元帥之任出征。至正二十七年,徐達為徵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僅用一年時間,收復了燕雲十六州,攻克大都,元朝滅亡。

洪武三年,徐達為徵虜大將軍,李文忠為副將軍,出征北元,大敗擴廓帖木兒、太尉蠻子。徐達戎馬一生,為大明帝國立下赫赫戰功,大明第一功臣非徐達莫屬。

同樣是漢人建立的王朝,為什麼劉邦經常御駕親征,朱元璋卻不用?

正是有徐達這種統帥形人才,並且君臣互相信任,朱元璋才敢於坐鎮後方,把軍事大權交出去,如若不然,他也必定會御駕親征。當然,明初的名將也實在太多,馮勝、傅友德、藍玉這種不可多得的人才都在朱元璋左右。

反觀漢初,韓信、英布、彭越,他們能力雖強,但無法和劉邦同心同德,這其中劉邦也要負一定責任。

當然,劉邦最大的特點是能治人,滅秦之戰他就是打醬油的,大仗都是項羽打的。但他能把一些專業人士籠絡到自己身邊,從而幹掉了項羽。因為自己鎮不住下面的大將,所以建立漢朝之後,又挨個殺掉了這些功臣。最後各地方再造反,或者匈奴進犯,他已無大將可用,只得御駕親征。

朱元璋其實一開始也是親自帶兵打仗的,他可是從一個牽馬的一路打到大元帥,在這個過程中,收了一群小弟。因為他鎮得住這些小弟,而且在滅掉陳友諒之前,都是他親自指揮戰鬥。後來的戰鬥,出於其他方面的考慮,朱元璋也就不再出頭了。

兩者也有不同,同樣建立了漢朝和明朝後,劉邦是真的逼下面人造反了,朱元璋是故意說下面人造反了,目的也是為了殺掉這些對自家王朝構成威脅的大將。


同樣是漢人建立的王朝,為什麼劉邦經常御駕親征,朱元璋卻不用?

只是沒想到,真正對自家王朝構成威脅的並不是那些異姓王,而是自家子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