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制,小罐茶,大師到底有多辛苦,還好信陽沒有大師參與其中

小罐茶最近炒的沸沸揚揚,大師製茶受到了不少質疑,網絡上說這八位大師手工製作,平均下來一個大師一年要炒2.5億元的茶,並調侃大師會不會累壞嘍。小罐茶在官方微博上聲明“大師做,指的是代表大師的技藝的作品,並非大師手工去炒茶”大師不是炒茶的手累,是解釋的心累。

大師制,小罐茶,大師到底有多辛苦,還好信陽沒有大師參與其中

然而自從小罐茶橫空出世之後,一直宣傳的都是大師做茶,消費者也都認同小罐子裡面裝的確確實實也是大師自己做的茶才會去買,並且都是花高價錢買的,現在又解釋說不是大師親自制作,只能代表大師的技藝作品,不知道這樣是否涉欺騙消費者。

我對大師做不大師做還是茶農做的茶保持平等的對待及看法,中國不缺大師,但是缺少匠人的精神,踏踏實實做產品的人,大街上隨便拉一個人就是老闆,認識的不認識的都是老總,上過講臺的都會被稱呼專家,這樣稱謂確實能討得對方的開心與心裡滿足,但是實際上自己有沒有兩把刷子,有多大的能力只有自己明白。

大師制,小罐茶,大師到底有多辛苦,還好信陽沒有大師參與其中

至於是不是大師,是不是專家,是不是老闆,是不是董事長,只有在別人打心底的認可你,才是真正意義對得起這個稱謂,要不聽著不知道心虛不。

就拿我們信陽毛尖來說,有很多炒茶師傅在深山老林裡面炒了一輩子的茶,有的甚至從來沒有走出過大山,也不懂得包裝自己,宣傳自己,美化自己,只能老老實實踏踏實實做一件事,一做就是一輩子,懂得茶葉茶園的生長環境,管理方式,季節變化的影響以及茶葉炒制的技術,並且為人謙虛。把一生所鑽研技藝無私的傳授給鄉鄰鄉親,免費帶領徒弟學茶製茶,並且把茶園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對自己的名節很是看重。這樣的師傅在當地的老百姓眼中才是真正的大師。

大師制,小罐茶,大師到底有多辛苦,還好信陽沒有大師參與其中

小罐茶裡面還提到過八位大師堅持傳統工藝,以信陽毛尖的傳統工藝來說,人工殺青,人工揉捻,人工理條,炭火烘焙,這四大工序操作下來,技藝嫻熟的炒茶老手,平均一天累死累活也就炒10斤幹茶不到。並且適合炒茶的季節最多20天的時間,可以換算一下。這樣的茶夠誰賣?

大師制,小罐茶,大師到底有多辛苦,還好信陽沒有大師參與其中

還好這一次我們信陽毛尖的製茶大師沒有捲入這一場資本運作的商業化中來。我們真正的大師就應該注重名節,崇尚骨氣。信陽毛尖能拍中國十大名茶之列,不是靠吹噓,不是靠炒作,而是靠真真實實的品質利於不敗之地,也是靠千千萬萬的信陽茶人努力鑽研,踏實做事,怎麼樣才能把茶葉炒的更好喝來贏得全中國茶客的喜愛。

大師制,小罐茶,大師到底有多辛苦,還好信陽沒有大師參與其中

中國從來不缺大師,王大師,李大師,張大師,層出不窮!一般的大師在娛樂圈,富人圈都會左右逢源。

我們缺少的是匠人精神,匠人曾經是古老中國技藝發展的支撐。

魯迅先生說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傳承匠人精神固然要借鑑他人的經驗,但既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盲目崇拜,我們應該從中華民族的文化中尋找根和魂,堅守民族情懷,傳承中華匠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