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朗道:娜塔莎》:拋開大尺度,這部電影同樣值得聊


《列夫朗道:娜塔莎》:拋開大尺度,這部電影同樣值得聊

1998年由彼得威爾指導金凱瑞主演的喜劇《楚門的世界》上映。


這部電影的內容用三個字就足以概括,那就是"真人秀"!


《列夫朗道:娜塔莎》:拋開大尺度,這部電影同樣值得聊

最終走出了“虛擬世界”迴歸現實的楚門


影片中的楚門從一出生就被安放在一個小島上生活。


他有著穩定的工作,不錯的家庭和美好的愛情,身邊的人都在極力的配合著他的生活軌跡。


他儼然生活在一個烏托邦的國度。


看這部影片的時候我在想,楚門一開始不知道自己生活在一場直播秀下,如果他知道,他的所作所為和結局還會是影片中所表現的這樣嗎?


時隔22年,這個答案終於被找到了。


那就是這部《列夫朗道:娜塔莎》


《列夫朗道:娜塔莎》:拋開大尺度,這部電影同樣值得聊

DAU宇宙序幕之作《列夫朗道:娜塔莎》


列夫朗道項目是以蘇聯著名的物理學家列夫朗道的名字命名的,也被稱為DAU項目。


《列夫朗道:娜塔莎》:拋開大尺度,這部電影同樣值得聊

有最後一個全能的物理學家之稱的列夫朗道


它是由俄羅斯導演、藝術家伊利亞·赫爾扎諾夫斯基發起的。他在烏克蘭東部的哈爾科夫郊區1:1搭建了一座蘇聯城鎮,人為的再現了曾經的蘇聯社會風貌。


那些展現在鏡頭下,生活在這個復原社會中的人也並不是專業的演員,他們都是貨真價實的普通人。


導演一共邀請了400位這樣的路人參與到影片的拍攝中,他們有著不同的職業不同的身份。

即使在沒有拍攝計劃的時候,他們也是按部就班的工作生活,沒有劇本也沒有導演講戲。


一切都是這麼的原生態。


《列夫朗道:娜塔莎》:拋開大尺度,這部電影同樣值得聊

完全1:1復刻當時的社會風貌


DAU計劃從2006年開始,到2011年結束,參與其中的人數高達35萬人。導演一共拍攝了700多個小時的素材,據說共剪輯了14部影片。


這部入圍第70屆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列夫朗道:娜塔莎》正是DAU的序幕之作。


柏林首映之後,讚美與批評接踵而至。


有人說它是顛覆影史的力作,有人說它不過是一場華而不實的大秀。


那麼《列夫朗道:娜塔莎》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整個DAU社會都包裹著深深的時代烙印。


20世界30年代開始,雖然蘇聯把爭取建立集體安全體系,反對法西斯,反對戰爭作為自己的外交政策,但根據戰時的需要,實際上蘇聯採取的是雙軌制外交政策。


即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同時,也積極與法德建立良好的外交關係。


《列夫朗道:娜塔莎》:拋開大尺度,這部電影同樣值得聊

蘇聯科研機構中來自不同國家的研究人員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影片中能看到"盧克"這個法國人可以出現在蘇聯絕密的科研機構當中。


至於影片中出現的堪比製造"美國隊長"的超級英雄計劃與大量培養情報人員的相關劇情,這也與蘇聯50年代大力發展核武器和冷戰這個大背景融合在了一起。


《列夫朗道:娜塔莎》:拋開大尺度,這部電影同樣值得聊

製造超級戰爭機器的科研團隊


復刻一個社會,絕不是單單復刻它的形,而是同時蘊含著它的神,而這些與歷史無縫的契合之處就是DAU項目之所以逼真的魂魄——它裹挾著在很多人記憶中依舊鮮活的時代印記。


它讓人不適的地方恰是它的真實感


很多人看過《列夫朗道:娜塔莎》以後,在心裡由衷的生出一種驚悚感。


從娜塔莎的無理取鬧到她在審訊室的崩潰,再到最後她獨行在夜色中的孤獨身影。


從這個唯愛至上的女性身上,人們看到的是"人性"被殺死的過程。


娜塔莎的形象從影片一開始就已經表現的很突出:這是一個為愛情至上的人。


《列夫朗道:娜塔莎》:拋開大尺度,這部電影同樣值得聊

奧利雅讓娜塔莎教她如何去愛一個人

她和奧利雅的對話中已經充分表露了她對愛情的嚮往與追求。


即使被分手,即使被拋棄,她仍舊選擇去愛,去追尋。


用一句話形容她就是,如果我已無所給予,那麼我便把我僅有的愛給予你。


娜塔莎是一個無論何時都會選擇相信愛情的女人。


所以才在和盧克發生關係以後,滿心覺得是再一次遇到了愛情。


在這裡魚這個意象就有了更深的含義。


《列夫朗道:娜塔莎》:拋開大尺度,這部電影同樣值得聊

幫助奧利雅處理魚的科研人員

在基督教中魚有生殖繁衍之意,自然代表著魚水之歡。而娜塔莎和盧克在一起正是因為"吃魚"。


同時,魚也有感化之意,暗含著對人的拯救,也恰當的表現出了盧克對於娜塔莎就是一種"情感救世主"的身份。


遺憾的是,第二天,盧克說自己不喜歡吃魚,象徵了娜塔莎愛情夢的破滅。


又一次被分手,娜塔莎卻連在同事面前大哭的勇氣也沒有,她只敢一個人的時候放生慟哭,自說自話的安慰自己。


《列夫朗道:娜塔莎》:拋開大尺度,這部電影同樣值得聊

獨自療傷的娜塔莎

這樣的一幕,即使穿越70年的光陰,依然可以讓熒幕前的看客感同身受。


同樣讓人覺得不適的地方,出現在影片後半段,極權者對娜塔莎的審訊場景裡。


《列夫朗道:娜塔莎》:拋開大尺度,這部電影同樣值得聊

表面的溫和之下隱藏的是暴力的手段 摧毀娜塔莎意志的國安局官員


這個極權者就像喬治奧威爾在《1984》裡刻畫的思想警察一樣,他用暴力控制著精神,讓整個社會得以有序進行。


片中他用酒瓶插下體折磨娜塔莎的橋段被很多的觀影者所詬病。


因為這實在是對女性的一種侮辱,更是對人倫道德的一種侮辱。


娜塔莎在鏡頭下所表達的抗拒、恐懼與痛苦是那麼的真實。


真實的讓人身心不適。


這樣的一個鏡頭表達了什麼深刻的含義嗎?


其實我是覺得並沒有。


但是它存在,可能就是生活中無力又無法擺脫的一些事情。


這正是它讓人心生恐懼的地方,也正是它的真實之處。


DAU表現得其實是一種反烏托邦


根據採訪的資料顯示,最初構建DAU電影的時候是有劇本的,可是開拍前一個禮拜,導演卻推翻了採用劇本的計劃,一切按照自由表演來拍攝。


最終我們看見了影片中的自然真實,井然有序的社會。


這種真實有序的社會背後其實隱藏的是一種極權的社會形態。


《列夫朗道:娜塔莎》:拋開大尺度,這部電影同樣值得聊

看似有序實則高度緊張的社會狀態


這些所謂的"演員"其真實身份不過是和你我這些看客一樣的普通人,那些影片所呈現的強暴與性虐待片段會在這些女性的心理層面上留下怎樣的創傷?


導演卻很輕鬆的說出:


她本來也不過是一個妓女!

她們都是自願的這樣的!

這樣的回答讓很多人難以接受,在鏡頭下展現的是一種電影語言,同時更是一種人的生活狀態,是人性詮釋。


可影片中很多暴力和虐待的場面更像是對人性的踐踏。


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裡過著與世隔絕的另一種生活,對自己所生活的這個復刻社會所傳達的一切都毫無懷疑的相信。


在這裡接受恐懼也接受侮辱,甚至也同樣可能接受死亡。


這背後所傳達的是一種被傳染了的意識,是在集體中個性被殺死的體現。


追求自由,追逐愛情的娜塔莎是不容許存在的!


DAU的體驗,與其說是一種創作形式的新體驗,不如說它存在的本質是對權力的研究。


是經歷過曾經那段歲月的人內心的迷戀與決絕的狂歡!


如果說《楚門的世界》是一種持續了30年的烏托邦式的真人秀,那麼《列夫朗道:娜塔莎》就是與它恰恰相反的反烏托邦的最好寫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