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手攝課堂

接上期: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一)


許多攝影愛好者並不知道,人們喜聞樂見ins博主和票圈達人們的照片並不是街頭攝影的全貌。他們大多還停留在沙龍攝影的範疇。

走出沙龍,靠近藝術,其實能發現街頭攝影的取材、形式語言、畫面的結構等“尺度感”之大,是超越大多數人想象的。

為了讓大家能有更廣闊的視野,今天我將和大家聊聊沙龍之外的街頭攝影,看看攝影師們是如何在街頭搞藝術的。以下的攝影師大致“由淺及深”,看看你能get到第幾層。

就請大家系好安全帶。

03.

沙龍之外,攝影師在拍什麼?


還是先從大家熟悉和喜愛的幾位說起。

「突破初級外沿」

何藩

“爐火純青的點線面和光影”

近年來香港攝影師/導演何藩的作品在圈內很受熱捧,有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因循著“城市構成”——“高光時刻”——“劇情演繹”的路線。而愛好者和ins上的攝影達人,大多也是以這一套價值體系為內核,所以很容易被“讀懂”。

和普通的街頭攝影愛好者相比,何藩將這些東西演繹得更加極致和濃厚,對點、線、面、光線、影子的運用也爐火純青,在形式上還是值得我們品鑑的。且,他許多作品誕生在上世紀40-60年代,在沒有數碼技術的當時,能將圖像的形式突破到這種程度,已經很了不起了。

其實,今天的ins街頭攝影達人與之相比,並沒有質的飛越。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何藩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何藩

用光線和霧氣烹製的濃烈情緒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何藩

在何藩的作品中,我們常能清晰看到構成的母題是什麼。例如這張照片中重複的人影。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何藩

點、線、面的構成組合在何藩的照片中演繹得很淋漓盡致

何藩的街頭攝影終究是傳統的,原因在於,他照片所得到的畫面是傾向於做“減法”的,也希望照片中有較為明確的主體,有著清晰易懂的元素。

Alex Webb

“更為開放的構圖”

有的攝影師會遠離較為傳統的構圖,例如Alex Webb會拋棄一味做減法,把開放式構圖玩兒得很溜。他的作品構圖複雜,更不存在“要強調一個主體”的意味。

對於中毒較深的街頭攝影愛好者來說,他的作品並不陌生。也有越來越多的攝影愛好者能接受並喜歡這種複雜的構圖方式。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Alex Webb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Alex Webb

他的照片在視覺上找不到一個特別明確的主體,經常遠中近景並置在一起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Alex Webb

他的照片中找不到一個特別明確的主體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Alex Webb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Alex Webb

這是他一張為人熟知的照片,採用了開放式構圖。畫面中的元素經常被照片的邊緣切割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Alex Webb


劉濤

“摒棄唯美桎梏,熬製街頭情節”

抄表工攝影師劉濤,他用野生味十足的觀感演繹街頭巷尾的詼諧趣聞。他的作品拋棄了“照片要唯美”的桎梏。

要知道,“照片首先要美”,成了多少攝影愛好者無法甩開的沉重包袱!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劉濤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劉濤


貓和老鼠。劉濤的照片在形式上不那麼講究,畫面模糊、構圖隨性,集中講好一個接頭的小故事。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劉濤


巧合。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劉濤


巧合。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劉濤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劉濤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劉濤


平卡索夫

“在兩種體系下拍照”

攝影師們也還是要玩形式內容的,馬格南攝影師平卡索夫(pinkhassov)就是一個切換自如的人——他能在簡單和複雜之間切換。

平卡索夫在一次採訪中表示,如果他做報道攝影,會盡可能簡單地拍攝,讓人看到事件最清楚、明白的一面,因為事件是真實的;假如這個地方沒有事件發生,他就會換個視角,去發現別人看不到的,一些獨特的東西。這時拍的照片一定要有創新性,要用足夠複雜的構圖形式。

下面這張照片是平卡索夫很著名的一張作品,也是一張“用力”的照片。為什麼這樣說呢?人的剪影元素重複,前面的公雞突出,線面關係也很清晰,怎麼看怎麼像上次說的構成式的照片,和“沙龍攝影”比沒有本質上的不同,只是把形式運用得更純熟。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pinkhassov

1992年,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市場

而他在自己ins賬號上發佈的手機攝影作品,就是另外一幅景象了: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pinkhassov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pinkhassov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pinkhassov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pinkhassov

平卡索夫攝影作品有兩種走向。

前者偏新聞紀實類,更接近大眾對街頭攝影的認識——突出點兒什麼東西,表達點兒什麼態度,敘述點兒什麼情景,得到一張照片;而後者,他在ins上的作品,更具有“藝術攝影”的特徵,有更多的東西要表現。這些東西是什麼呢?我們接著看。

「會有更多細節」

Michael Wolf

“每一張照片都會有細節,都有一個點”

前幾日剛去世的攝影師Michael Wolf 有一組很有名的街頭攝影作品《東京compression》。很顯然,這組的作品是在表達一個群體的人的某種狀態,只是,和大多數沙龍式街頭攝影比,其中的細節更多,要表達的層次也更豐富。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這組照片首先就加了一層 “介質”——充滿霧氣和雨滴屏蔽門,這更加加劇了窒息感;其次,其中人物的表情和動作也有許多細節,即使視角相似,每一張所表現的人的狀態都不一樣,這是很多業餘攝影師難以做到的。

幾乎每一張照片,都有一個耐人尋味的“點”,讓人一張張觀看也不會覺得疲倦。我們看其中幾張: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Michael Wolf

這一張的point在於緊閉的眉頭和雙眼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Michael Wolf

這一張的point在於粗糙的臉貼在玻璃上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Michael Wolf

這張的point在於整體模糊的面龐,傳達了詭異的氣氛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Michael Wolf

這一張的point在於凌亂的頭髮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Michael Wolf

這一張的point在於一開一閉的雙眼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Michael Wolf

這一張的point在於憤怒遮住鏡頭的手

作為商業攝影師的Michael Wolf,在視覺上還是容易被大眾接受的——畢竟這些照片還是“好看”的。

鄭知淵

“‘好看’之外,結構和對位之美”


中國知名攝影師鄭知淵鏡頭下的上海,就不“好看”。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鄭知淵

看他的作品,先別忙著噴“這什麼玩意兒?”或者說他在“故弄玄虛”。他的作品受史蒂芬·肖爾影響很深,結構感很強,甚至讓我想起了巴赫音樂中的“對位法”,城市的符號在其中交錯、並置、粘連、僵持……

我們來看這樣一張照片: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鄭知淵

對這張照片,我找到了這樣一段描述:

照片裡,遠處是建好的和正在建設中的密密麻麻的高樓;近處木質垃圾桶顯出金屬色光澤,旁邊是藍色路牌,掛在橫貫照片的扶手上;中景是一艘把所有的醜陋都裸露在外的船,上面的管道被塗成紅白相間的顏色,極為顯眼。

傳統風景中唯恐避之不及的“干擾物”——垃圾桶、招牌、管道和扶手等,在他的照片裡以色塊和線條有機結合在一起,毫無重點,卻指引著你從一個色塊跳到另一個色塊,建構成一個個“魔方”。

這不就是上海麼?魔都,讓觀者眼花繚亂,意識被爆炸的信息充滿,直至疲倦。

——引用自“穀雨計劃”,文/甘瑩瑩


相比大眾和ins達人們,“鄭知淵們”的街頭攝影具有更多的細節。

沒有細節的照片就像是《故事會》中的微小說,有精心構思的情節,但體驗終究是短暫的片段;充滿細節的照片如同《紅樓夢》,有情節、有場所、有人物,它們壓縮在一起即是一幅全景。

又或者我們姑且先說形式吧,這組照片將城市中相干不相干的元素在平面中集合,營造了另外一個世界,而不是以大眾認為的“好看”為拍照目的了。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鄭知淵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鄭知淵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鄭知淵

說回街頭攝影,其實攝影有時不需要主體,不需要高大上,不需要平衡,需要的是讓照片蘊含無盡的細節。攝影師們帶著更多的“任務”拍照,而不是為了唯美的形式拍照,甚至在很多時候,“唯美”反而是一些任務的絆腳石。

-

「更具有概括性」


更加高階的街頭攝影,和大眾攝影比起來會更具有“概括性”,又或者它們能表達一種“普遍意義”。

馬丁·帕爾

“一幅文化圖景”


我想以攝影師馬丁·帕爾為例,他作品中的常見主題是“旅遊”“消費”“休閒”,大家可以先猜想一下他會怎麼拍?

是這樣?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是這樣?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他會這樣拍: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Martin Parr

我們會看到一系列不強求“好看”的照片(其實從來也沒誰說照片一定要好看)。

準確地說,正是,馬丁·帕爾照片中的醜陋、粗鄙、魯莽、豔俗,以及遊人們自己都意識不到的魔幻行為,反映了大眾文化和旅行文化的全景。這映射出觀眾心中的“全景”,並向你拋出疑問:元芳,你怎麼看?——每個人的答案也會不同:厭惡、鄙夷、冷漠……又或者是其中一份子,樂在其中……

這便是照片的“概括性”,它最終勾勒出了一幅文化圖景。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Martin Parr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Martin Parr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Martin Parr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Martin Parr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Martin Parr

馬丁·帕爾是馬格南圖片社前主席,大多數人自不必像他一樣用攝影表達文化圖景和社會現象,但試想,如果是我們在海灘、景點拍照,是否過多停留在“唯美”的框架中難以自拔了呢?

“概括性”告訴我們,街頭攝影完全可以跳脫出來,走向更廣闊的題材和語境中。


-

「超越拍照本身」


馬丁·帕爾

“一幅文化圖景”


甚至,街頭攝影可以不在街頭完成。攝影師Jacqui Kenny在家用Google街景進行“拍攝”,截圖取代按快門這一操作。在他的作品中,我們能看到陽光、色彩、植物等可人的元素,讀到新地形攝影的影子。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Jacqui Kenny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Jacqui Kenny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Jacqui Kenny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Jacqui Kenny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Jacqui Kenny

然而,許多朋友並不能接受“不用相機也叫攝影”,之前在原畫冊的交流群,就有一位朋友因此憤而退群。覺得這簡直就是在侮辱大眾智商——我們明明在談攝影,你竟然連相機都不用?!

其實只要你知道馬塞爾·杜尚,知道現成品藝術,就能很容易理解這種特殊形式的“街頭攝影”。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Marcel Duchamp

現成品藝術是指一件通常是批量生產的人造物品,在生產時並未有任何的藝術考慮,但卻作為一件有審美意義的物件組裝或展覽出來;亦是現成物(FOUND OBJECT)的一種形式。——拉爾夫·邁耶(Ralph Mayer) .最新英漢美術名詞與技法辭典: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

其實,如果讓街頭攝影超越拍攝形式限制,會有更廣的天地。

-

「不再講故事」

用照片講故事,從來都是被大眾攝影的奉為圭臬的法則。許多人認為,跳脫出了形式,開始讓照片“講故事”“有溫度”,便得到了昇華。

其實許多攝影家認為,“講故事”從來沒有讓攝影更加高級,反而是讓攝影過於跪舔語言和文學,成為附屬。

照片不講故事,我們姑且先理解為“非敘事性”。MoMA攝影部主任約翰·薩考斯基說攝影不擅長敘事,只是散亂而有啟發性的線索。

攝影就是攝影。

史蒂芬·肖爾

“淡化立場,還原圖像本身”

史蒂芬·肖爾,美國當代攝影史上最重要的攝影師之一,他在ins上發佈的手機攝影照片就是很明顯的非敘事性攝影,不明白在“說”什麼,不明白拍攝動機是什麼——如果能輕易說出來了,那敘事的成分便高起來了。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Stephen Shore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Stephen Shore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Stephen Shore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Stephen Shore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Stephen Shore

不理解“非敘事性”?很正常。我們可以這樣看:請看下面幾張史蒂芬·肖爾的攝影集《美國表面》《不同尋常之地》,請慢慢體會:它們沒有特別鮮明的“立場”,它們只是圖像本身。

我認為這個很像音樂中的非標題音樂,其最大的意義在於音樂材料本身,而不是這段音樂敘述了一個什麼故事。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Stephen Shore

《不同尋常之地》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Stephen Shore

《不同尋常之地》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Stephen Shore

《不同尋常之地》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Stephen Shore

《不同尋常之地》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Stephen Shore

《不同尋常之地》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Stephen Shore

《不同尋常之地》

Paul Graham

“不講故事,只講觀看”


英國街頭攝影師Paul Graham的照片也是如此。我們先來看下面幾張照片,可以告訴大家這組照片選自《The Present》,原版畫冊裡每兩張編排在一起: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Paul Graham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Paul Graham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Paul Graham

單看這幾張照片會不會覺得很“路人”?甚至有點……醜?

覺得醜的原因在於,這張照片既沒有“城市構成”那樣刻意的形式美,也沒有很抓人眼球的“故事”,更沒有像傳統照片那樣來強調這個中心。關於這幾張照片我可以提示幾點:

首先組照名稱“The Present”,這個詞可以有多個意思,比如“出現”“在場”“現在”等等,本身就有雙關的意思。這是其一。

其二,Paul Graham自己說這組照片是“filmic haikus”——電影俳句。我們知道,俳句是是日本的一種古典短詩,由“五-七-五”,共十七字音組成。最有名的俳句應該是松尾芭蕉的

古池や

蛙飛び込む

水の音


中文翻譯過來大概是:古池塘,青蛙跳入水中央,一聲響。

我想,在東方文化薰陶下的人,看到這些詩句,就能很快有些聯想。不需要濃墨重彩的描述,也不需要述說什麼觀點,在我們腦海裡就會有一些體驗。

那麼,攝影“filmic haikus”——電影俳句也是一樣。Paul Grahm的照片記錄下同一個場景的兩到三個瞬間,這些場景之間會有某些變化。這些變化和人眼的觀看體驗很相似——看到的城市是雜亂的,且人眼在一個瞬間只能聚焦在一個東西身上。照片提供的正是這樣一種還原人眼的觀看體驗,而非”攝影師式“的觀看方式。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Paul Graham

聚焦在紅衣黑人女。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Paul Graham

聚焦在黑衣白人男。

關於攝影師式的觀看方式,蘇珊·桑塔格在《論攝影》中已經說過了,即是“用照片給大家看到攝影師想讓大家看到的東西”,其中的技巧就是我們最開始說的,元素、構圖、情節、突出、比例……

看到這裡,你會知道,街頭攝影除了形式和說教,還有觀看本身。而觀看本身,是需要脫離“講一個故事”的枷鎖的。

-

這似乎太深奧了,與我何干?


許多街頭攝影愛好者總是曲解“決定瞬間”,並且強求讓一個瞬間來講一個故事情節,最終成為許多朋友街頭攝影的枷鎖。街頭攝影脫離了“段意,中心思想,主要內容”的陳詞濫調,脫離了說教,才能迎來更廣的天地,才能更好激發眼睛的潛能。

鄭知淵也說:“這些(自己的)照片既不算唯美,也沒有特定的現實意義,不關心具體事物,對於現實不證明、不揭露也不進行判斷。”


從沙龍到藝術 | 街頭攝影,不止決定性瞬間(二)

©鄭知淵



-

原畫冊想說的是:作為一個攝影者,我們還是建議大家一起會閱讀、能閱讀一些更加“深奧”“藝術”的作品。

我們可以暫時不理解當代攝影,但是可以用開放的心態去看看真正的攝影是什麼樣子,真正的藝術是什麼樣子。如果以封閉的眼光來評判自己“看不懂”的東西,你也許將失去一座寶藏。

順著本文所述,下半部分將回到拍攝者自己身上,來看看我們拍不好街頭攝影的本質原因,以及給大家一些手機街頭攝影的錦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