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能擁有五本紙書,你會選擇哪五本?

見我手裡經常拿著電子書,好友對我提了個奇怪的假設,說,如果我只能擁有五本紙質書,會選擇哪五本?


如果只能擁有五本紙書,你會選擇哪五本?


我是一個貪多的書蟲,如果只能擁有五本書,真是痛苦的選擇啊。我便起了耍賴的念頭,說,那先來個“加西亞·馬爾克斯全集”吧。

其實,現在國內並沒有出過這個全集,但今後一定會有的。等出版社拿下他全部的版權,早晚會出這樣的全集。他的每一本書,甚至包括他早年的“報告文學”,都是我的大愛。翻來覆去地讀了好多遍,每次都還像一次新的歷險。相信以後我也會把這些書一讀再讀。書架上怎麼都得擁有一套吧。

第二本書,那當然會是“李太白詩全集”。現在我的電子書裡就存有這個。我手邊的kindle一般是隻存正在讀的新書,讀完就刪掉。只有李白的詩,永遠在我的電子書裡佔一個位置,可以隨時翻讀一首,帶你脫離眼前俗世,進行一番高空遨遊。如果書架上只能有五本紙質書,那這也是重要選擇,紙質書信手翻閱更方便。


如果只能擁有五本紙書,你會選擇哪五本?


我床頭一直放著《海明威短篇小說全集》,這會是我選擇的第三本書。這些小說篇幅短小,但卻意味無窮,正如他的“冰山”理念。最宜清晨醒來,或者夜間失眠一讀。幾千字背後就有一個完整世界。

第四本書我會選擇土耳其作家奧爾罕·帕慕克的《雪》。帕慕克也是我喜歡的作家,而且跟馬爾克斯和海明威那樣的天才不同,你從他的作品能看見他一步步的前進。他是一個越寫越好的作家,有成長性的。我認為《雪》是他作品中最好的,最近正在重讀。

第五本書我會選擇高爾泰的《尋找家園》。這本書是關於中國這幾十年準確的表述,用最優美的漢語寫成,值得反覆閱讀。這是能流傳的文字。

好友又對我提了一個無厘頭的問題,如果要從現在的書架上扔掉五本書,會是哪五本?

她知道,平時對人我挺溫和,對書我卻很挑剔。不喜歡的書,往往會隨時丟棄。每次在購書中心逛的時候,驚訝為什麼這個世界有如此多的爛書。自己買書往往認真挑選,但還是時不時被各種因素誤導。比如曾有一次買了一本阿城的《遍地風流》,拿回家仔細一看,發現是《胡地風流》,作者是“阿成”。被這種山寨行為氣壞了,馬上扔掉。

這種極端例子較少,更多的是聽信媒體或評論,買回來發現買錯的書。


如果只能擁有五本紙書,你會選擇哪五本?


又如有一本叫《大樹》的法國作家的小說,評論說想象力如何了得。但買回來一讀,發現不怎麼樣,估計說好的除了宣傳,就是很年輕的讀者。我是讀星新一長大的,那想象才叫精彩。所以,這書得扔掉了。

這幾天還買了一本《南極》,一位愛爾蘭作家的短篇小說集。看評論很合我心呵,結果一讀,發現完全不是這樣,就是作家班培養出來的。我有強迫症,總想知道下一篇是不是好一些,讀了半本,下決心扔掉,不然就會一邊抱怨一邊讀完了。

還有些不錯的作家,卻出了些很湊數的書,看不下去,也得扔。

比如張愛玲的《同學少年都不賤》,馬格麗特·阿特伍德的《債與償》。前一本是張愛玲去世後出的,那本是個早年的草稿,完全沒寫好,她一定沒打算出版這個。這個該怪她的經紀人。後一本估計是作家把一些零碎文字拼湊而成的。這種行為在成名作家那兒挺常見,太不愛惜羽毛。

我一直認為,閱讀是非常個人化的事情,我之蜜糖,很可能是彼之砒霜。我留的書和我扔掉的書全是我的私人趣味。出版商要做的不是少出一點,而是宣傳和包裝對板一點,把書準確地送到愛家手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