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遺憾,北京首例新冠肺炎患者離世,人生無常,唯有珍惜眼前!

非常遺憾,北京首例新冠肺炎患者離世,人生無常,唯有珍惜眼前!

01

看到一條令人痛心的新聞:

北京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因病情惡化呼吸功能衰竭,於1月27日搶救無效死亡。

讓人唏噓的同時,他生前最後的人生軌跡也被曝光。

他叫楊軍,是一位能源老兵,勤奮的職業經理人,供職於上海電氣集團。

在1月22日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之前,他一個星期內輾四地出差:

1月8日至12日赴武漢出差;13日上午在上海電氣電站集團參加會議;13日下午前往鄭州出差;15日由鄭州前往北京出差……

最後在北京被新型冠狀病毒攔住了奔波的腳步。

1月20日,他還參加了人大附中高三女兒的家長會。幸好人大附中通報,目前為止並未發現其他家長與學生感染的現象。

楊軍確診後,有位朋友和他聯絡。他還安慰朋友說,相信自己會慢慢好起來。但沒想到,確診五天後就病逝。

得知噩耗後,身邊的朋友幾乎都不敢相信。

在他們眼中,今年50歲的楊軍,根本就不屬於易感染人群。他生活積極健康,工作上進、為人仗義。

這些從他的朋友圈裡就能看出端倪:

2019年12月31日晚,楊軍在朋友圈裡發了張在北京南站乘火車的照片,並配文稱“總在不斷進取的路上”;他還作了首三言詩《致謝2019》為過去告別。詩云:“聽蟬叫,落日笑。塵寂寥,尚古道。西風搖,寒未了。曲愁擾,鴻圖耀。”2020新年的第一天,他在北京某運動場發文稱:“操場跑道。動起來,不負韶華。”而他生前發的最後一條朋友圈,是1月6日,北京的第一場初雪。他賦七絕一首,名為《桃花雪》:“平凡如初夜飄雪,酒色財氣道守安。桃花念欲墜青雲,終將又愛濟千帆。”


非常遺憾,北京首例新冠肺炎患者離世,人生無常,唯有珍惜眼前!

楊軍的微信簽名上寫著這樣一句話:“法於陰陽,和於術數”。

該語句源自《黃帝內經》,意思就是人要順從自然規律生活。

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在病魔面前一樣渺小如斯。

就在楊軍病逝的當天中午,上海電氣集團的相關人員還和他取得聯繫,他說自己已在康復中。誰知,晚間就接到了他病逝的消息。

電影《塵土》中有這樣一句話:

日復一日,我的故事似乎永遠在醞釀中,生活如此,只一如這個城市的蒼白。我相信,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有他精彩的故事,可怕的是,死的時候要將它連同行將腐爛的軀殼一同埋入塵土。

在病毒面前,我們又再一次讀懂了那句話:人生起落是無常。

生活在和平年代,我們衣食無憂,覺得歲月漫長可以為所欲為。

開始對自然少了敬畏,對生靈少了尊重,感覺無所不能無所不為,卻忘了天災和人禍就像身邊的定時炸彈,一不小心就會引火燒身。

人生最沒有意義的命題,是失去後才追悔莫及;人生最大的騙局,是亡羊補牢猶未遲也。

02

無常,才是人生的常態。

2020的開篇,我們經歷了太多太多的心酸:

澳大利亞森林大火、中國的新型冠狀病毒、美國乙型流感、東非蝗災、 土耳其地震、科比去世、阿富汗墜機……

感覺2020年的所有重大新聞,僅用一個月就播完了,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21歲的武漢大學生小金,是上海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患者。

1月22日,她被收治在定點醫院裡,目前情況穩定。

小金15日從武漢返回上海,17日早上有點發熱,看了新聞後,心想自己總不會這麼倒黴,在吃了點感冒藥後,熱度消退了。

可熱度下降後,頭疼的症狀並沒有緩解。

家人不放心,21日晚上就把她送到附近的醫院就診,結果一進去就被隔離了。第二天凌晨,疾控中心就確診她患上了新型肺炎。

小金說,當時她非常害怕,對未知的恐懼讓她不禁哭了出來。“我怎麼都沒想到會輪到自己。”

現在回想起來,小金說,可能是在武漢做兼職時被感染的:

我的學校離武漢市中心很遠,在洪山區,我也沒去過華南海鮮市場,之前周圍的同學也沒有類似症狀。現在回想起來, 我一直在學校附近的快餐店兼職打工,考完試後並沒有馬上回上海,可能是兼職的那段時間被感染上的。

小金被確診後,第一時間告知了學校的班主任,同學們現在都知道她被隔離了。但慶幸的是,周圍同學還沒有被感染的病例。

還有前不久官方通報的新型肺炎第二例死亡患者熊某,是華南海鮮市場海鮮店的老闆。

他的店鋪在東區六街六號,主營基圍蝦,街坊都叫他“六六”。

雖然熊某的生意在東區,但他住在西區。而華南市場西區是這次肺炎疫情的重災區。

旁邊的住戶聽到他病逝的消息,都感到惋惜。

在他們眼裡,今年69歲的熊某,個子不高,看起來很精幹,說話聲音洪亮,每天的生活軌跡也非常固定:

凌晨三四點在海鮮市場配貨,忙到八九點就閒下來,穿過海鮮市場東區北側的出口,來到一家食雜店門口下象棋。

據官方通報,1月15日00:45,熊某因搶救無效死亡。

《大般涅盤經》中說:“世間空苦,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意思就是,人的一生正如一年四季更迭、季季不同,一生悲歡離合、樣樣嚐盡。

世上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人生路上更多的是無力和無解,時光匆匆,世事無常。

科比生前曾說:“我接受死亡,如果與之對抗,內心會一直掙扎,我接受生命的有限。”

雖然科比走了,但他在有限的生命裡活出了無限的精彩,用41年的時間活出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你我皆凡人,命運不可測。

珍惜眼前人眼前事,在這長短不一的人生中,把每一分每一秒活得無比豐盛才是人生的最優解。

最溫暖的是時光,最短暫的是時光,最無情最殘酷的也是時光。

就像劉瑜在《送你一顆子彈》裡寫的那樣:

每個人的心裡,有多麼長的一個清單,這些清單裡寫著多少美好的事,可是,它們總是被推遲,被擱置,在時間的閣樓上腐爛。

願你我都能在這個無常的世界裡,安穩的活著。做你想去做的事,愛你想去愛的人。

03

人生無常,每一次告別我們都要用盡全力。

當著名主持人李詠病逝的消息從地球另一邊傳來時,國人一片譁然。

而在所有人的哀悼與懷念中,李詠妻子哈文的一件小事讓我動容:

李詠在國外接受治療期間,哈文幾乎每天都會發一條動態,內容只有兩個字:早安!

直到李詠去世,哈文才用“永失我愛”看似簡單的四個字,為這段時光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事後,有媒體統計,在李詠抗癌的17個月裡,哈文共發了551個“早安”。

這551個“早安”的背後,是每天醒來看到愛人還在身邊的感謝與滿足;

這551個“早安”的背後,是提醒自己人有生老病死的警醒與自勉;

這551個“早安”的背後,是每天向你問一句好,也每天向你道一次別。

哈文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個會先來,她只是想用這樣的方式,和自己的愛人好好道別。

當他閉上眼睛的那一天,她希望是沒有遺憾的。

詩人北島說:人生就是個接送。接的時候,歡歡喜喜,送的時候,悲悲慼慼。

在悲歡離合的路上,告別,是我們最不願面對、最束手無策的一件事。

美國小說家雷蒙德·錢德勒,是個大器晚成的作家。

50多歲時才寫出了第一部長篇小說,65歲時終於有了自己的代表作。

而在他的代表作《漫長的告別》中,故事一開頭就是從告別開始的:

私家偵探馬洛,是個喜歡我行我素的俠義人士。有天,他在一家酒吧裡與一位有殺人嫌疑的頹廢男子相遇。兩人情投意合相聊甚歡,產生了誠摯而略顯憂傷的友情。因為馬洛幫助了自己,作為感謝,同時也作為告別,男子給馬洛寄來了一封告別信和一張大面額鈔票。之後,馬洛卻收到了男子“自殺”的消息。馬洛不相信曾任棒球明星的朋友涉嫌殺妻,因而私下展開調查。為了幫男子找出真兇查出真相,他毅然放棄了成名牟利的機會,單槍匹馬的投入到調查中……

錢德勒在寫這部小說時,比他大18歲的妻子正躺在床上。

他一邊照顧妻子,一邊寫小說。小說裡在告別,他與妻子也在告別。

他也許想用這樣的方式,把與妻子的告別融進小說裡。

他在書裡寫過這樣一句話:說一聲再見,就是死去一點點。

曾在網上也有人寫過這樣一句話:每一次離別,都是一場小型死亡。

納博科夫曾說:“人生有三樣東西是無法挽留的,時間、生命和愛。”

人生就是不斷的告別,然後又重新開始。

《百年孤獨》裡有這樣一句話:

生命中曾經有過的所有燦爛,終究都需要用寂寞去償還。人生終將是一場單人的旅行行,孤獨前是迷茫,孤獨後是成長。

《大魚海棠》裡說:

這短短的一生,我們最終都會失去。 你不妨大膽一些, 愛一個人,攀一座山,追一個夢。

沒有誰的生活一成不變,沒有誰的人生年年如一。

命運如風般不可捉摸,人生起落是無常,我們都皆在其中。

唯一能做的,是在有限的生命裡,心中有愛,眼底有光。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你的點贊、留言與轉發,才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