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化:宣德朝史料中的張三丰·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沈一民


道教文化:宣德朝史料中的張三丰·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沈一民

摘要:有關張三丰的最早文字記載始於宣德朝。大邑縣的兩塊石刻,以及《敕建大嶽太和山志》《禪玄顯教編》等傳世文獻都是最早著錄張三丰行止的第一手文獻。從中大致可知,張三丰以“張剌闥”之名活躍於元末。至正六年(1346),張三丰獲贈冷謙所繪《仙弈圖》。文獻中的至元六年(1269)說則是誤記。洪武年間,張三丰長期活動於寶雞金臺觀,武當山周邊地區。洪武二十五年(1392),張三丰曾前往成都、大邑鶴鳴山等地。從洪武二十四年(1391)開始,朱元璋開始尋訪張三丰。待至永樂元年(1403),朱棣開始專門針對張三丰進行尋訪。

關鍵詞:張三丰 敕建大嶽太和山志 仙奕圖

儘管張三丰是中國家喻戶曉的道教人物之一,但是張三丰的“隱仙”特質導致他的行蹤莫測,生平難尋。另一方面,通過明代皇室的推崇,張三丰被形塑成“在世真仙”的形象。這促發了各地紛紛尋找,甚至附會張三丰在本地方的活動,從而導致材料的紛雜。歷經明清文獻的不斷創造、加工,張三丰成為一位足跡遍及全國、融傳說與神話於一身的“箭垛式”人物。

由於材料的相互齟齬,張三丰的相關問題皆處於聚訟紛紜的狀態,很難得出公認的結論。為了還原張三丰的歷史真實面貌,必須從甄別歷史文獻入手,在摒棄晚出史料的基礎上,依憑著明前期的文獻呈現出近於歷史真實的張三丰。根據現存文獻的問世時間,有關張三丰的記載最早只能追溯至宣德年間。因此本文主要追索宣德年間的文獻,在論證文獻的真實性的基礎上,嘗試著勾勒更為貼近歷史真實的張三丰。

道教文化:宣德朝史料中的張三丰·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沈一民

一、大邑縣文獻中的張三丰

在現存文獻中,紀年時間最早的是大邑縣的兩塊石碑,即蔣夔所撰《張神仙祠堂記》和蔡長通所撰《迎仙閣記》,皆為宣德二年(1427)所立刻石。

《張神仙祠堂記》刻石,落款為“宣德二年吉郡蔣夔撰,臨卭儒士杜□書” [1]。但原石已經不存,加之四川省大邑縣最早的現存縣誌——乾隆《大邑縣誌》並未收錄此文,其真實性尚有商榷之餘地。

作者蔣夔,道光《德陽縣誌》:“太和監生。洪武中為德陽縣訓導,克端模範,終日寒氈,清苦自守。與諸生講究不倦。後擢蜀府伴讀。見《舊志》。”[2]雍正《四川通志》:“泰和人,德陽教諭,克端模範,清苦自甘。後升蜀府伴讀。” [3]兩種方誌所記相差不多。蔣夔為江西泰和人,洪武時期,出任四川德陽訓導。後升任蜀王伴讀。第一任蜀王朱椿,朱元璋第十一子,洪武十一年(1378)封蜀王,洪武二十三年(1390)正月,“蜀王椿之國成都府”。[4]蔣夔轉任蜀王伴讀必於1390年以後。朱元璋極為重視皇室教育。洪武元年(1368)十一月,當明朝草創之時,“上建大本堂,取古今圖書充其中。延四方名儒,教太子、諸王,分番夜直。選才俊之士充伴讀。” [5]洪武九年(1376)二月,朱元璋完善王府官制時,“增設伴讀四人,選老成、明經、慎行之士任之。侍讀四人,收掌文籍。少則缺之”。[6]蔣夔能從訓導一躍而成為蜀王伴讀,說明他具有極高的儒學素養和文學修養。

蔣夔任職四川期間,才名盛於巴蜀,各地紛紛請其撰寫碑記,因此留下許多蔣夔所作長文。如銅梁縣觀音寺落成後,“工既就,來求篆書寺額,並記其歲月於下方,鐫諸貞石。”[7]蔣夔於洪熙元年(1425)寫就《龍歸山觀音寺石刻記》一文。漢源縣《永興寺記》和豐都縣《景德觀記》亦出於蔣夔之手。永興寺重修後,“書來請記。”[8]何悟淵重修景德觀三清殿之後,“間以其始末,徵餘記之。”[9]《張神仙祠堂記》一文亦是如此,吳伯理建成迎仙閣後,請蔣夔撰文。“宣德紀元之初,歲在丙午冬,復於閣後創祠堂三間。落成,書其顛末,來錦城請記餘。” [10]這四篇文章皆為佛教和道教文獻,很可能與朱椿崇奉佛教和道教有關。明人稱:“仙宮佛院,成都頗盛,半創自獻王之國時。” [11]藉助朱椿的關係,吳伯理才會請託蔣夔撰寫碑文。據此,蔣夔撰寫《張神仙祠堂記》,有理有據,絕非偽作。而寫作時間則是宣德元年(1426),刻石於宣德二年。

《張神仙祠堂記》一文大致可分為四部分內容,第一部分寫吳伯理用了近十年的時間,建造迎仙閣的過程。第二部分為蔣夔撰寫碑記的緣由。第三部分為張三丰的傳記。第四部分為吳伯理的小傳。其中最為重要的是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張神仙祠堂記》開篇即寫吳伯理來到大邑縣的原因。“大明永樂十五年丁酉春正月,上清道士臣吳伯理,欽奉太宗文皇帝玉音,齎香暨御書入蜀之鶴鳴山天谷洞,結壇誦經,祈告山靈,迎請真仙張三丰先生。” [12]因鶴鳴山為張道陵創教之地,且張三丰曾停留於此,永樂十五年(1417),朱棣特命吳伯理前往尋訪張三丰。這段內容,大邑縣其他文字可為佐證。嘉靖三十四年(1555),縣庠生左翹所書《鶴鳴觀記》:“我朝永樂十一年,遣吳伯理請三豐先生。有書。”[13]《修鶴鳴觀醮臺公署記》,“在鶴鳴山。嘉靖壬戌應天巡撫眉山張景賢撰書。” 嘉靖壬戌,即嘉靖四十一年(1562)。其中寫道:“(永樂)十三年,成廟遣龍虎山道人吳伯理持書詣蜀延訪。” [14]時間雖有差繆,卻也說明吳伯理在鶴鳴山的活動被當地人廣泛記憶和傳頌。隨著張三丰與鶴鳴山的關係廣為人知,這段記憶被廣為流傳。如正德年間成書的《皇明書畫史》:“永樂中,來郡訪張三丰,後居嘉定之鶴鳴山。”[15]王圻(1530-1615):“我文皇帝聞三豐名,遣道士吳伯理馳書即鶴鳴山招之,遂赴後山巖下隱焉。” [16]

第三部分則是最早見諸文字的張三丰傳記。“世傳張神仙名通,字三豐,號玄玄,乃漢祖天師之苗裔,三十代天師虛靖之元孫,今嗣教天師西壁真人之曾叔祖考行。及宋時,厥考遊宦京都。宋亡,被金人虜至胡地,遂為沙陀人。仙自少膂力過人,善騎射。兄弟三人,中更喪亂,流寓多方,參師學道。初,洪武壬申,獻王召至,與語不契,遂辭入山。陟鶴鳴峰頂,凡三往還。後竟不返,失其所在。”[17]除了寫明張三丰的字號外,還交代了張三丰的出身——源於張天師家族。第三十代天師張繼先(1092—1127)並無子嗣,“虛靖不娶無子,弟淵宗為道士,擬令嗣教。” [18]而傳記卻明言為“三十代天師虛靖之元孫”,這是因為張繼先長於道教教義,其著述由第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編為《三十代天師虛靖真君語錄》七卷。張繼先更深受宋元歷代皇帝敬崇,宋徽宗賜號“虛靖先生”,元武宗敕封“虛靖玄通弘悟真君”。由於張繼先的高名,蔣夔才將之寫為張繼先的第四代孫。“西壁真人”為第四十四代天師張宇清,“字彥璣,別號西壁” [19]。通過張繼先和張宇清,吳伯理給張三丰找到了張天師譜系中的位置。“及宋時,厥考遊宦京都。宋亡,被金人虜至胡地,遂為沙陀人。”張繼先死於1127年,張三丰既然為張繼先的第四代孫,此處之“厥考”絕非指張三丰父親而言,而應是指張三丰的先祖。張三丰一脈在靖康之難時被難,北遷東北,所以才會以“沙陀人”相稱。由於張三丰長期居留東北,耳濡目染之下得以嫻於騎射。“中更喪亂”,應指的是元明之際,由此確知張三丰生於元代。文章明確提及了張三丰在明初的活動,“洪武壬申”即洪武二十五年(1392),這一年張三丰前往成都,與朱椿會面。朱椿所寫《贈張三丰》一詩即於此時而作。《贈張三丰》一詩最早收錄於萬曆年間編纂的《補續全蜀藝文志》,署名為蜀獻園。“憶昔蓬來閬苑春,歡聲未盡海揚塵。恢宏事業無多子,零落親朋有幾人。失馬塞翁知是福,牧羊仙子暮全真。吾師深得留顏術,善養丹砂保穀神。”[20]天啟《新修成都府志》:“憶昔蓬萊閬苑春,歡聲未盡海揚塵。恢宏事業無多子,零落親朋有幾人。失馬塞翁知是福,牧羊仙子慕全真。吾師深得留顏術,善養丹砂保穀神。”[21]除“來”、“暮”二字外,其餘完全一致。

這段文字並非蔣夔獨自撰寫,而是來源於吳伯理的書寫。“伯理書其大概若此,餘節略而為之記,系其歲月於左方。” [22]蔣夔據吳伯理所寫內容刪減而成。吳伯理為天一道弟子,活躍於明初。[23]蔣夔稱:“伯理,號巢雲子,受業龍虎山上清宮之混成院。善詩文,隸古圖畫,得方壺老仙之傳。” [24]《皇明書畫史》、乾隆《重修龍虎山志》所記相差不多。“道士吳伯理,號巢雲子,居廣信龍虎山。……博通經史,工詩書,精篆隸。” [25]“吳伯理,號巢雲子。龍虎山道士。永樂中任上清宮提點,隨四十三代真人訪張三丰,遂入蜀,居鶴鳴山。博通經史,工詩文,精篆隸,亦能作枯木竹石。”[26]作為當時高道,吳伯理所記必然有所本。因此,《張神仙祠堂記》中的張三丰材料具有極高的可信性。

《迎仙閣記》,“在雞鳴山。宣德二年,蜀府伴讀蔡長通撰文。”同樣收錄於同治《大邑縣誌》,未見於乾隆《大邑縣誌》。作者蔡長通,生平無考。根據立石時間和蔡長通的官職推斷,此文也應為吳伯理請託撰寫之文,材料來源亦是採擇於吳伯通的書寫。其中寫道:“洪武間,相傳有真仙張三丰,號元元子,嘗遊於是,抱道衝素,逍遙內外,人鹹稱有神異之術焉。蓋慕其祖道陵得道之所,居數月而去,莫知其所之。我太宗文皇帝以聖誓之資,尚清靜之化。永樂建元之初,即遣近臣齎香幣,遍歷名山求訪真仙。至十一年,又命龍虎山道士吳伯理齎捧御書,徑詣茲山,築館以居。凝神注意,絕外物於視聽,惟神化之。是想庶幾真仙之有遇乎?歲久志益堅,且以仙人好樓居,乃于山之延祥觀後四十餘步,因其地位清高,草木清華之處,建傑閣,而榜以‘迎仙’。” [27]“號元元子”,與蔣夔所書不同,乃是後世謄錄過程中避康熙帝名諱所致的改動。“慕其祖道陵得道之所”,不僅指出張三丰為張天師家族的身份,而且點出張三丰前往鶴鳴山的原因。“居數月而去”,明確了張三丰停留鶴鳴山的時間,此為蔣夔所未言之事。“永樂建元之初,即遣近臣齎香幣,遍歷名山求訪真仙。”說明朱棣尋訪張三丰的時間始於永樂元年(1403),再次彌補了蔣夔之文所遺之缺憾。

《迎仙閣記》與《張神仙祠堂記》都有明確的立石時間——宣德二年,是所有有關張三丰文獻中時間最早的文獻。資料來源都是源於龍虎山高道吳伯理的說辭,具有較強的可靠性。因此,這兩篇碑文無疑是記述張三丰生平的最重要的文本。就內容而言,兩篇文章互為補充,大致可以還原張三丰的歷史。張三丰祖上在靖康之難中隨金軍北上,家於東北。張三丰生於元代,為張天師家族的遠枝後裔。洪武時期,張三丰曾前往成都、鶴鳴山等地。

道教文化:宣德朝史料中的張三丰·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沈一民


二、《敕建大嶽太和山志》中的張三丰

任自垣(1350?—1431)纂輯的《敕建大嶽太和山志》為最早纂修的武當山志。“自宣德三年(1428)十月至宣德六年(1431)三月,是《大嶽太和山志》的編纂時間。”[28]該山志中有大量與張三丰有關的材料。

卷二收錄了朱棣的多份詔誥。題名為《御製書》的詔書專為張三丰而作。“皇帝敬奉書,真仙張三丰先生足下:朕久仰真仙,渴思親承儀範,嘗遣使致香奉書,遍詣名山虔請。真仙道德崇高,超乎萬有,體合自然,神妙莫測。朕才質疏庸,德行菲薄,而至誠願見之心,夙夜不忘。敬再遣使,謹致香奉書虔請。拱俟雲車夙駕惠然降臨,以副朕拳拳仰慕之懷。敬奉書。永樂十年二月初十日。” [29]這份刊佈於永樂十年(1412)的詔書,表達了朱棣對張三丰的敬仰之情與會面的殷切期望,無形中抬高了張三丰的地位。因此各地宣揚張三丰在本地有所活動時,大多收錄《御製書》以作張本。這使得《御製書》傳播甚廣,根據《武當拳之研究》的統計,“關於《御製書》,初步統計,地方誌乘記載,有六處刻石。” [30]“嘗遣使致香奉書”,表明在永樂十年之前,朱棣就曾下詔尋訪過張三丰,恰與《迎仙閣記》所記相合。

《敕右正一虛玄子孫碧雲》:“朕敬慕真仙張三丰老師,道德崇高,靈化玄妙,超越萬有,冠絕古今,願見之心,愈久愈切。遣使祇奉香書,求之四方,積有年歲,迨今未至。朕聞武當遇真,實真仙老師。然於真仙老師鶴馭所遊之處,不可以不加敬。今欲創建道場,以伸景仰欽慕之誠。爾往審度其地,相其廣狹,定其規制,悉以來聞,朕將卜日營建。爾宜深體朕懷,致宜盡力,以成協相之功。欽哉!故敕。永樂十年三月初六日。” [31]這份敕書與《御製書》同時,主旨是朱棣命孫碧雲(1345—1417)營造武當山宮觀以待張三丰。文中不僅再次重申朱棣尋訪張三丰遠在永樂十年之前,更指出武當山也是張三丰主要的活動地點之一。“朕聞武當遇真,實真仙老師”,明白無誤地表明瞭這一點。《詩賜虛玄子孫碧雲》是朱棣專為孫碧雲所作詩歌,與《敕右正一虛玄子孫碧雲》的時間相同,其中“若遇真仙張有道,為言佇俟長相思” [32]二句,與《敕右正一虛玄子孫碧雲》的內容互為表裡。

與朱棣這三份文字相應和的是,卷十五所收永樂十一年(1413)張宇清所上《奏疏式》。其中寫道:“臣再伏謂:三豐張真仙道德既崇,聖凡有間,雖富貴不拘於形跡,奈朝廷切慕其容儀,訪尋歷十載之餘,晨夕重九重之念。” [33] “訪尋歷十載之餘”,據此上推時間,再次證明朱棣尋訪張三丰始於永樂元年。文中還提及:“願降敕旨,委差仙官神吏,遍歷名山大川、巖穴洞府,搜訪三豐神仙。不以天下真仙朝會為期,先祈召赴,面奉旨諭,早賜光臨,大揚仙道。” [34]當朱棣尋訪張三丰無果之時,張宇清上疏,請求擴大尋訪人員的隊伍,讓道士也參與到尋訪之中。這一上疏得到了朱棣的肯定,所以才有吳伯理常駐鶴鳴山的舉措。

卷二還收錄有署名為湘王的《贊張真仙詩》:“張玄玄,愛神仙,朝飲九渡之清流,暮宿南巖之紫煙。好山劫來知幾載,不與景物同推遷。我向空山半不見。徒悽然,孤廬空寂大松裡,獨有老獼松下眠。張玄玄,愛神仙,匪抑乘飆遊極表,茅龍想馭遊青天。” [35]此處的“湘王”,即朱元璋第十二子朱柏(?—1399)。洪武十一年,朱柏被封為湘王,洪武十八年(1385)十月,“湘王柏之國荊州府”。[36]建文初,因被控謀反,朱柏闔家自焚。《贊張真仙詩》應作於1385—1399年之間。這首詩再次表明張三丰於洪武年間曾活躍於武當山。

此外,《敕建大嶽太和山志》還保存有張三丰的一則傳記。“張全一,字玄玄,號三豐,相傳留侯之裔。不知何許人。”這段介紹與《張神仙祠堂記》所記截然不同。其後介紹張三丰的相貌和平日的言談舉止,勾畫出“鹹以為神仙中人也”的神異之士的形象。其後則是對張三丰在武當山的活動進行描述。“洪武初來入武當,拜玄帝於天柱峰。遍歷諸山,搜奇攬勝。……洪武二十三年,拂袖長往,不知所止。”這裡明確了張三丰活動於武當山的時間,從洪武初年直至洪武二十三年(1390)。最後是明朝皇帝尋訪張三丰的過程。不僅朱棣曾經尋訪過張三丰,朱元璋亦曾訪求過張三丰。“二十四年,太祖皇帝,遣三山高道,使於四方,清理道教,有張玄玄可請來。” [37]早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即留意張三丰,派人尋訪張三丰。

武當山因張三丰的行蹤而大興土木,然而全書中有關張三丰的史料卻並不豐富。這是由《敕建大嶽太和山志》的最初閱覽對象而決定的。任自垣《進大嶽太和山志表》:“遵依前代《總真集》,續入聖朝恩賜,總成志書。庶幾萬世之下以永其傳矣。謹隨表奉上,伏乞聖暇一覽,用展芻蕘之見,少伸葵藿之誠。” [38]《敕建大嶽太和山志》修成之日,即由任自垣獻於朱棣。由於最初纂修的目的即設定為進獻皇帝,因此全書採取了謹慎的態度,關涉張三丰的部分都採用來源較為準確的材料。所以在張三丰傳記中,任自垣對張三丰的出身以“相傳留侯之裔。不知何許人”的平實語句加以表述。正是因為《敕建大嶽太和山志》的謹慎態度,全書能夠提供有關張三丰的線索極為少見。只知張三丰曾於洪武初年至洪武二十三年駐留在武當山。明朝皇帝對張三丰的尋訪則從洪武二十四年開始,至永樂元年,朱棣才專門針對張三丰進行不間斷的尋訪。待至永樂十一年,經張宇清的上奏,尋訪的隊伍進一步擴大,道士亦參與其中。

三、《禪玄顯教編》中的張三丰

楊溥(1372—1446)所著《禪玄顯教編》,專寫道教與佛教中人。儘管楊溥在明初政壇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其文字卻多有不傳。此書因收入《稗乘》四十二種[39]而得以流傳。《禪玄顯教編》首尾並無序跋,很難確定其年代。因為所收人物皆為元末明初之人,最晚記事截止於永樂朝,所以定其年代為永樂年間至宣德年間。

在述及冷謙之時,楊溥提及:“(冷)謙嘗於至正六年五月五日作《仙奕圖》以遺三豐遁老。三豐遁老者,即所謂張剌闥也。迨永樂二年,三豐題此圖以歸於太師淇國丘公。其圖作奇巒異沼,林木室宇,種種軒特,屋內為仙奕。沼中荷花正豔發,群仙妹採其傍。張題及謙終事。但云:天朝維新,君有畫鶴之誣,隱壁仙逝,予將訪君於十洲三島,恐後人不識,奇仙異筆,混之凡流,故識此。蓋張且諱之也。”[40]依其所述,至正六年(1346),冷謙將自己所繪的《仙奕圖》送給張剌闥(三豐遁老)。永樂二年(1404),張剌闥(三豐遁老)將此畫轉增於淇國公丘福,並附上自己的題跋。

《仙奕圖》,又名《蓬萊仙奕圖》,在有關張三丰的文獻中流傳甚廣,學者多以之推斷張三丰的生年。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明人在轉引文字時,不知出於無意還是有意,多將“至正六年”寫為“至元六年(1269)”。除郎瑛(1487-1566?)《七修類稿》[41]外,其餘皆作“至元六年”。這一謬誤最早出現在祝允明(1460—1526)所著《野記》之中。祝允明全文轉載了楊溥“冷謙”條的內容。其中寫道:“(冷)謙嘗於至元六年五月五日作《仙奕圖》,以遺三豐遁老。” [42]李默(?—1556)《孤樹裒談》轉載了《野記》這則記載,亦作“至元六年”。[43]王鏊(1450—1524)《震澤長語》專闢“《蓬萊仙奕圖》”條目記其事。不過《震澤長語》卻非抄錄自《野記》,而是王鏊親眼目睹了《蓬萊仙奕圖》這幅畫,“今見其《仙弈圖》,三豐題識”。 [44]其後王鏊全文謄抄了張三丰的題跋。其中有云:“此卷乃至元六年五月五日為餘作也,吾珍藏之。予將訪冷君於十洲三島,恐後人不知冷君胸中丘壑三昧之妙,不識其奇仙異筆,混之凡流,故識此。特奉遺元老太師、淇國丘公,覽此卷則神清氣爽,飄然意在蓬瀛之中。幸珍襲之,且以為後會雲。時永樂壬辰孟春三日,三豐遁老書。” [45]除沿用了“至元六年”這一時間外,《震澤長語》還多出了張三丰的題跋時間——“永樂壬辰孟春三日”。楊儀(1488—1562)《高坡異纂》照錄其文。[46]《蓬萊仙奕圖》這幅畫一直在明朝士紳間流傳,為時人所寶重。王世貞(1526—1590)言及:“其所圖仙奕,張三丰道人已詳記之。今年春,有攜售者,以直太昂,不能應。聊為摹其大都。” [47]王鏊、王世貞所見這幅畫是偽作,王世貞早已力辯其偽。一個最主要證據就是題跋時間。“而末雲永樂壬辰三豐遁老書,尤可笑。考壬辰為永樂十年,而前是五年丁亥,上遣胡忠安訪三豐於武當,則先期已隱化矣。七年己丑,丘淇公敗沒於迤北,全家謫海南矣。豈有至壬辰而三豐復岀,淇公更生者耶?” [48]《吳興藝文補》全文收錄。[49]

以上梳理了明人有關《蓬萊仙奕圖》的論著。除《禪玄顯教編》《七修類稿》記為“至正六年”外,其餘各書皆為“至元六年”。雖然一字之差,但是至正六年為元順帝的年號,至元六年為元世祖的年號,時間卻已相隔百年。參考張三丰的生活時間,顯系《禪玄顯教編》的“至正六年”為正解。但《禪玄顯教編》在明代流傳不廣,《野記》《孤樹裒談》《震澤長語》《高坡異纂》等書卻在社會上廣泛流傳,加之偽畫的推波助瀾,使得“至元六年”的誤說成為主流,“至正六年”的正解,雖有《七修類稿》的捍護,卻被人所忽略。

《禪玄顯教編》還專為張三丰立傳。“三豐居寶雞縣東三里金臺觀,嘗於人家門戶,雖鐍鎖封固,以針刺之即開,故人又號張剌闥雲。本朝洪武二十六年九月二十日,自言辭世,留頌而逝。民人楊軌山等置棺殮訖,臨葬,發視之,三豐復生。後入蜀見蜀王。王一日宴僚佐,豐出碧根連蔕棗獻之。又取席上金盞,實土其中,搖落一齒埋於內。少頃,生一蓮,大如盤盂,一葉千色千點,一花幾千餘葉。光射梁楹,氣極青香。宴畢,花滅,復取齒還入於口。後入武當山,或遊襄鄧間。永樂中,命胡忠安濙馳傳遍索於天下,不限時月,數年竟無所見。乃為憶仙宮以待之。” [50]撇除其中所記靈異之事,這則傳記提供了諸多重要的信息。第一,從元末到洪武時期,張三丰常年居留於寶雞金臺觀。第二,明確將張三丰與張剌闥劃上等號,並解釋了張剌闥名稱的來由。由於張剌闥得名並不光彩,後世文獻在傳說過程中,皆摒棄了這段文字。第三,張三丰離開寶雞後,前往四川,會見朱椿。第四,張三丰晚年的活動地點主要是武當山及其周邊地區。第五,永樂年間尋訪張三丰的過程中,胡濙肩負了尋訪職責。相較於其他傳記,楊溥基本上還原了張三丰的整個人生軌跡。

楊溥在兩處文字處都提及張剌闥之名,表明當時張剌闥的名聲遠勝於張三丰之名。這點在明初雜劇中亦可得到佐證。朱權(1378—1448),朱元璋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被封為寧王,洪武二十六年(1393)正月,“詔肅王楧、遼王植、慶王㮵、寧王權之國” [51],朱權就藩大寧。永樂元年,徙封南昌。此後朱權寄情於戲劇,創作了包括《衝漠子獨步大羅天》在內的12部雜劇。在《衝漠子獨步大羅天》中,朱權在枚舉“蓬萊三島神仙”時,即有“剌闒張”。並寫道:“這一個雖剌闒,非常的善走。他則是假軀勞幻世愚眸,被褐懷珠,含素藏修”。[52]

楊溥為明初重臣,熟悉朝廷掌故,兼之與胡濙相友善,《禪玄顯教編》的記載具有高度的可信性。綜合兩段記載可知,張三丰早在元末即活躍於道教圈之中,洪武年間寄居於寶雞金臺觀。離開寶雞後,張三丰先後在成都、武當山等地停留。永樂年間,儘管朱棣專命胡濙等人尋訪,張三丰卻避而不見。不過這一時期的張三丰並未遁世隱居,仍與丘福等顯貴相往還。

道教文化:宣德朝史料中的張三丰·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沈一民

四、屏山縣文獻中的張三丰

除了以上文獻外,繫於宣德年間的材料尚有位於四川省屏山縣金沙江邊的“太平石”。

現存文獻中,最早將“太平石”與張三丰聯繫在一起的是萬曆年間編纂的《補續全蜀藝文志》。“馬湖太平石,在萬壽宮前江岸。張三丰浴於上,鐫有‘太平石’三字。被沙掩覆,不常見。見則主其歲豐稔。”[53]延至康熙年間,相關記載進一步豐富。康熙朝漱雪軒刻本的《蜀都碎事》:“馬湖府城東有三豐石。在江中,水涸見。張三丰書‘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字於石,無鐫痕,墨跡如新。”[54]《古今圖書集成》:“三豐石,在府(馬湖)城東江中。水涸見。有張三丰書‘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字於石,無鐫痕,墨跡如故。” [55]“三豐石,在府(馬湖)城東江中。水涸始見。有張三丰書‘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字於石上,無鐫痕,墨跡如故。”[56]萬曆時期,石上只有“太平石”三字,與張三丰的聯繫完全依憑著民間傳說,“張三丰浴於上”。到了康熙年間,文獻中又多出採擇於蘇軾《後赤壁賦》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字,並直陳“張三丰書”。

“太平石”與宣德朝發生聯繫則遲至乾隆年間。乾隆《屏山縣誌》所收《張三丰傳》:“宣德間,寓屏邑之萬壽觀。於萬渦石上題‘太平石’三大字,中書‘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字。今淤沙中,見則邑中大慶。” [57]《古蹟》:“太平石:在城東江中。水涸時見。石額橫書‘太平石’三字。中兩行直書‘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字。前書宣德乙未雲水張三丰記。” [58]兩處記載都明言張三丰於宣德年間題寫了“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八字,尤其是《古蹟》中的描述極為細緻。 “太平石”常年淹沒水中,能夠記載這麼詳明,必然源於親眼所見。“乾隆四十二年八月初,太平石見。” [59]1777年,金沙江處於枯水期,太平石得以重見天日。這也給予邑人細緻觀察的機會。“太平石”留存至今,“除原書‘太平石’及‘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雲水張三丰’等字外,尚留有題記數個,惟被江水浸蝕模糊不清,唯明嘉靖間知府岐南子趙時吉及明天啟七年等字清晰可見。”[60]這證明了乾隆《屏山縣誌》所記無誤。

雖然“宣德乙未雲水張三丰記”可將“太平石”的題記歸於宣德朝史料,但宣德朝並無乙未年。《武當拳之研究》給出瞭解釋。“《太平石》作‘宣德乙未’,實際宣德無乙未歲,宣德二年為丁未(1427),宣德十年為乙卯歲(1435),題刻之中必有一字之差錯。” [61]這一推測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更有可能的是後人附會時的誤書。畢竟從萬曆年間至康熙年間,都沒有相關文獻可資作證。因此,這處石刻無疑是偽史料。


五、尾論

有關張三丰的記載浩如煙海,從文獻記載至民間傳說,各式各樣的記載不一而足。而學術界卻至今對張三丰的研究缺乏必要的共識,其原因主要是鑑別史料。朱越利先生指出:“對張三丰進行學術研究,與這些題目不同不是沒有資料,不是資料太少,而是資料數量龐大,但鑑別很難,從中確定既真實又能說明問題並且獲得多數人認可的資料很難。”[62]因此,解決張三丰的相關問題,必須先從解析史料著手,即分析文獻的問世時間和可靠性,按照史料出現的時間進行排比,從而確定材料的傳承過程。

以此為原則,有關張三丰的史料,最早見諸文字的時間只能追溯到宣德年間。刨除後世偽造的史料,能夠確定為宣德年間的史料只有大邑縣的兩塊石刻,以及《敕建大嶽太和山志》、《禪玄顯教編》等傳世文獻。大邑縣兩塊石刻的史源為吳伯理、《敕建大嶽太和山志》的編纂者任自垣,都是元末明初的高道,其說自有所本。《禪玄顯教編》的作者楊溥,為明初重臣,嫻於朝廷掌故,其論述更毋庸置疑。因此這些文獻無疑是最早一批的有關張三丰事蹟的可靠記錄。

根據這些文獻,我們大致可以還原貼近於歷史真實的張三丰。張三丰的出身,在當時即無定論。《敕建大嶽太和山志》採取了謹慎的態度,以“不知何許人”為結論,《禪玄顯教編》則予以迴避。而大邑縣兩塊石刻認為張三丰是張天師後裔的說法,實際上是天一道自相標榜的產物。張三丰的籍貫,只有《張神仙祠堂記》言及,其祖上在靖康之難中隨金兵北上東北,遂以之為籍貫。

張三丰的生活年代為元末明初。有關張三丰在元代活動,只有《禪玄顯教編》有所記載。大致可知,這時張三丰主要以“張剌闥”的名號活動於寶雞金臺觀。至正六年(1346),冷謙將自己所繪的《仙奕圖》送給張剌闥。洪武年間張三丰的活動軌跡尚且清楚。《敕建大嶽太和山志》認為張三丰曾於洪武初年至洪武二十三年長期駐留在武當山。《禪玄顯教編》則認為張三丰在洪武二十六年之前停留於寶雞金臺觀。而將張三丰前往成都會晤朱椿置於其後。依據《張神仙祠堂記》的內容,楊溥的記載明顯有誤。具體的時間鏈應是:洪武初年,張三丰長期往返於寶雞金臺觀,武當山及其周邊地區。洪武二十三年,張三丰徹底離開武當山,洪武二十五年前往成都。離開成都後,在鶴鳴山盤桓數月,洪武二十六年九月,張三丰再次於寶雞金臺觀出現。永樂二年,張三丰將《仙奕圖》轉贈於丘福。之後的張三丰行蹤則無從得知。

張三丰在明朝皇室中影響極大。除了朱元璋、朱棣外,蜀王朱椿、湘王朱柏都與張三丰有過往還,寧王朱權也熟知張三丰。由於張三丰在明朝皇室的高知名度,明朝皇帝從洪武年間開始尋訪張三丰。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命人留意張三丰。至永樂元年,朱棣專門命人對張三丰進行尋訪。由於常年無從獲悉張三丰的消息,永樂十一年以後,道士也參與到尋訪的隊伍之中。

[1] 《張神仙祠堂記》,同治《大邑縣誌》卷十二,《歷代石刻史料彙編》,第14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年,第1頁。

[2] 道光《德陽縣新志》卷九《職官志》,道光十七年(1837)刻本,國家圖書館藏。

[3] 雍正《四川通志》卷七上《仙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59冊,第322頁。

[4] 《明太祖實錄》卷一九九,洪武二十三年正月丙寅,臺北,中研院史語所1962年校勘影印本,第2981頁。

[5] 《明太祖實錄》卷三六上,洪武元年十一月辛丑,臺北,中研院史語所1962年校勘影印本,第665頁。

[6] 《明太祖實錄》卷一百四,洪武九年二月乙酉,臺北,中研院史語所1962年校勘影印本,第1741頁。

[7] 光緒《銅梁縣志》卷十三《藝文志三》,《中國地方誌集成·四川府縣誌輯》,第42冊,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第886頁。

[8] 民國《漢源縣誌·寺廟志》,《中國地方誌集成·四川府縣誌輯》,第65冊,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第370頁。

[9] 嘉慶《四川通志》卷四三《輿地志·寺觀六》,《西南稀見方誌文獻》,第3卷,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269頁。

[10] 《張神仙祠堂記》,同治《大邑縣誌》卷十二,《歷代石刻史料彙編》,第14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年,第1頁。

[11] 《補續全蜀藝文志》卷四六《志餘》,《續修四庫全書》,第1677冊,第546頁。

[12] 《張神仙祠堂記》,同治《大邑縣誌》卷十二,《歷代石刻史料彙編》,第14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年,第1頁。

[13] 乾隆《大邑縣誌》卷四《藝文志》,《故宮珍本叢刊》,第205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第362頁。

[14] 《修鶴鳴觀醮臺公署記》,同治《大邑縣誌》卷十二,《歷代石刻史料彙編》,第14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年,第5頁。

[15] (明)劉璋撰,張裔輯校:《皇明書畫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184頁。

[16] (明)王圻:《王侍御類稿》卷八,《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40冊,第281頁。

[17] 《張神仙祠堂記》,同治《大邑縣誌》卷十二,《歷代石刻史料彙編》,第14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年,第1頁。

[18] 《漢天師世家》卷三,《道藏》,第34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828頁。

[19] 《漢天師世家》卷三,《道藏》,第34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836頁。

[20] 《補續全蜀藝文志》卷十七《道釋》,《續修四庫全書》,第1677冊,第113頁。

[21] 《天啟新修成都府志》卷四九《藝文志》,《中國地方誌集成·四川府縣誌輯》,第1冊,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第720頁。

[22] 《張神仙祠堂記》,同治《大邑縣誌》卷十二,《歷代石刻史料彙編》,第14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年,第1頁。

[23] 有關吳伯理生平,可參見姜一涵:《明初羽士畫家吳伯理及其》,《故宮季刊》1974年春季卷,第51-62頁。

[24] 《張神仙祠堂記》,同治《大邑縣誌》卷十二,《歷代石刻史料彙編》,第14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年,第1頁。

[25] (明)劉璋撰,張裔輯校:《皇明書畫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184頁。

[26] 乾隆《重修龍虎山志》卷七《人物》,《藏外道書》,第19冊,成都,巴蜀書社,1994年,第488頁。

[27] 《迎仙閣記》,同治《大邑縣誌》卷十二,《歷代石刻史料彙編》,第14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年,第2頁。

[28] 張全曉:《明代武當山志著錄疏誤補正》,《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第2期,第67頁。

[29]《敕建大嶽太和山志》卷二《大明詔誥》,《武當山歷代志書集註(一)》,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年,第96頁。

[30] 江百龍等編著:《武當拳之研究》,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1992年,第4頁。

[31] 《敕建大嶽太和山志》卷二《大明詔誥》,《武當山歷代志書集註(一)》,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年,第97頁。

[32] 《敕建大嶽太和山志》卷二《大明詔誥》,《武當山歷代志書集註(一)》,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年,第99頁。

[33] 《敕建大嶽太和山志》卷十五《雜著》,《武當山歷代志書集註(一)》,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年,第404頁。

[34] 《敕建大嶽太和山志》卷十五《雜著》,《武當山歷代志書集註(一)》,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年,第404-405頁。

[35] 《敕建大嶽太和山志》卷二《大明詔誥》,《武當山歷代志書集註(一)》,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年,第130頁。

[36] 《明太祖實錄》卷一七六,洪武十八年十月乙巳,臺北,中研院史語所1962年校勘影印本,第2668頁。

[37] 《敕建大嶽太和山志》卷六《張三丰傳》,《武當山歷代志書集註(一)》,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年,第257頁。

[38] (明)任自垣:《進大嶽太和山志表》《敕建大嶽太和山志》卷六《張三丰傳》,《武當山歷代志書集註(一)》,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年,第74頁。

[39] 有關《稗乘》的具體情況,請參閱張玄《晚明筆記體小說研究》,華東師範大學2017年博士論文,第526-528頁。

[40] (明)楊溥:《禪玄顯教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14-15頁。

[41] (明)郎瑛:《七修類稿·續稿》卷四,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801頁。

[42] (明)祝允明著,薛維源點校:《野記》卷四,《祝允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第888頁。

[43] (明)李默:《孤樹裒談》卷三《太宗》,《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240冊,第240頁。

[44] (明)王鏊著,吳建華點校:《震澤長語》卷下《仙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594頁。

[45] (明)王鏊著,吳建華點校:《震澤長語》卷下《仙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595頁。

[46] (明)楊儀:《高坡異纂》捲上,《叢書集成三編》,第7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年,第5頁。

[47] (明)王世貞:《弇州續稿》卷一七一,《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8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第471頁。

[48] (明)王世貞:《弇州續稿》卷一七一,《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8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第471頁。

[49] 《吳興藝文補》卷三六,《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377冊,第144頁。

[50] (明)楊溥:《禪玄顯教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15-16頁。

[51] 《明太祖實錄》卷二二四,洪武二十六年正月癸亥,臺北,中研院史語所1962年校勘影印本,第3276頁。

[52] 《衝漠子獨步大羅天》,《孤本元明雜劇》,第10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41年。P95

[53] 《補續全蜀藝文志》卷五五《巖字石刻譜》,《續修四庫全書》,第1677冊,第643頁。

[54] (清)陳祥裔:《蜀都碎事》卷三,《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250冊,第93頁。

[55] 《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坤輿典》卷十四《石部》,北京,中華書局,成都,巴蜀書社,1985年,第6375頁。

[56] 《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卷六一九《馬湖府部》,北京,中華書局,成都,巴蜀書社,1985年,第13314頁。

[57] 乾隆《屏山縣誌》卷五《人物誌·仙釋》,《中國地方誌集成·四川府縣誌輯》,第42冊,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第827頁。

[58] 乾隆《屏山縣誌》卷六《雜誌·古蹟》,《中國地方誌集成·四川府縣誌輯》,第42冊,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第855頁。

[59] 乾隆《屏山縣誌》卷六《雜誌·輯軼》,《中國地方誌集成·四川府縣誌輯》,第42冊,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第858頁。

[60] 屏山縣誌編纂委員會:《屏山縣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35頁。

[61] 江百龍等編著:《武當拳之研究》,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1992年,第36頁。

[62] 朱越利:《張三丰學術研究的難點》,《沈萬三張三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2017年,第200頁。

(本文作者:沈一民,系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遊學院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