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道要下雨,就該帶把傘;明知道沒結果,就請別開始

明知道要下雨,就該帶把傘;明知道沒結果,就請別開始

文|怡心雨


養雞在農村是件很平常的事。地寬無需圈養,除了批量性的養殖,一般不需要有人看守,晚上進圈後關好圈門即可。

我卻發現母親除了一日三餐,剩下的時間就是圍著那五隻雞轉。

我很費解,區區五隻雞而已,壓根就不需要看著守著,更何況是養了幾年的。

我也從未看到母親去別人家串門,我以為是母親的腿腳不利索,懶得走,但她偶爾又會去對面的山上找些野貨賣。

雖然心裡有疑問,但我沒有問過任何人。

時間一長,我發現家裡幾兄弟特喜歡兇母親。偶爾又從哥哥嫂嫂那裡聽到抱怨母親的話。

作為剛過門的我,也只能聽著,不便多問。

有時鄰居過來串門,談話間也能聽到些關於母親的為人處事。

眼前這個耄耋之年的老人,真的是他們嘴裡的那種人嗎?

在我看來,除了喜歡嘮叨,並無其他,為什麼在旁人眼裡就成了個十惡不赦的壞人。

年輕時的她到底是怎樣的姿態,以至於自己的孩子也認定母親不是好人。

對於一個剛進門不久的新人都能看出來的事,母親心裡又怎能不知道。

只是好人與壞人之間真的有那麼明顯的界限嗎?大多隻是我們主觀臆斷罷了。

此時,我有點同情起母親來,或許母親當初並不是他們嘴中的樣子,只是說的人多了就成真的了。

到了母親這個年紀,本該隨心而欲的生活,而她戴著“壞人”的帽子,終日圍著那幾只雞度日。

如果可以重新來過,母親還會為了這幾個經常兇她的兒子付出自己的一生嗎?

我不禁感慨,人生啊,有太多的意外和錯過。這些年,母親是怎樣堅持下來的,我打心眼裡佩服她。

哪有人真的喜歡孤獨,不過是不想給自己心裡添堵罷了。

明知道要下雨,就該帶把傘;明知道沒結果,就請別開始

如今母親的心思放在雞上,雞倒是有了口福。母親想著法子給雞做各種口味的食物,但又同情起雞來,整天被人盯著,看管著,完全失去了自由。

它們只能活動在母親認為該在的地方。一旦出了母親限定的範圍,它們定會被母親俘虜回來。

通常情況下,母親吃過晚飯才去關雞。

有一天,母親飯還沒吃完就去關雞,為此還跟二哥吵起來。

我記得,吃晚飯的時候,天還沒黑,雞還在旁邊的田裡覓食,母親坐在院子菜地邊看著。

我走過去,對著母親的耳朵說,媽,吃飯了。

母親緩緩的抬起頭。那刻我看見兩個混濁而灰白的眼球,眼神有點呆滯,望著我說,我這個眼睛啊,視力差了,總是悶悶的痛。

我聽到她答非所問,又補了一句,媽,吃飯了。

她“哦”了一聲。

眼前這位善良而勤勞的老人,她哪裡不好。

母親邊吃邊望著雞圈的方向,雞陸陸續續的進了圈。她顫抖著放下碗筷,步履蹣跚的朝著雞圈走去,接著雞圈那邊傳來一陣兵兵乓乓的聲音。

二哥極速朝那邊走去,只聽到一句“你又在搞什麼?”緊接著就是“嘭”的一聲是什麼東西碰撞的響聲。

那邊發生了什麼,不就是關個雞嗎?我正納悶,只見母親陰沉著臉走過來,嘴裡還嘀咕著什麼。

走到飯桌旁,她彎腰從地上拿起一張小木凳高高的舉過頭頂,我還來不及反應,只聽見“啪”的一聲巨響,凳子被摔到地上。

在場的人都驚呆了,又見二哥衝著母親大聲囔囔起來,噼裡啪啦一口氣說了很多。

我一句也沒聽清楚,好像與耳朵相牴觸,但眼前這兩個人的表情看起來都很生氣。

嫂嫂實在忍不住了,說,這是你媽,能不能少說兩句,老人家也有老人家的苦。

我接過話茬說,哥,別吵了,也別生氣了,這樣對你倆誰都不好,萬一氣出病來怎麼辦?就算你不為自己想,你也該替嫂子想想。

二哥說,不說她,她就要上天了。

我說你也不是第一天說母親了,有用嗎?有些事明知道做了不會有結果,而且還傷了母子感情,那就別去做了,何苦呢。

放過別人就是放過自己。

人之所以痛苦,就是太過在乎別人的看法。生活是自己的,我們該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斷。

換句話說,不管別人怎麼說母親,我們不能否認的是,是這個女人含辛茹苦的把你們幾個拉扯大的,我們得學會感恩,而不是恩將仇報。

不管多大,母親在家就在,母親在人生還有歸處,母親去人生只剩歸途,母親是我們跟死神間的一堵牆。

你還懂得珍惜,也該感恩。

跟很多人比起來,你是幸福的,到了你這個年紀,還有一位無任你怎麼說,怎麼罵,怎麼吵,依舊念著你想著你的母親,這就是幸福。

幸福很簡單,就看你怎麼去領悟,懂得人就幸福,不懂得人就痛苦。

明知道要下雨,就該帶把傘;明知道沒結果,就請別開始

我告訴你,二哥,就在前幾天,母親吃藥的時,她拿了一瓶去痛片問我,這是我的藥嗎?

我看了看藥瓶說,不是,這是去痛片,不能亂吃。

她說,那是你二哥的藥。前幾年你二哥患了腸胃癌,動過手術,他就吃過去痛片。不會是他又發病了吧?

我沉默不語,心裡想,這個就是他們口口聲聲說的壞母親嗎?

她自己已是疾病纏身,但她心裡仍舊掛念著孩子。

我說了這麼多,只是換來片刻的寧靜,二哥又開始了。

我不想再聽下去,我怕自己說出難聽的話來。

一個人用一輩子的時間去計較、去抱怨、去糾結真的值得嗎?

我知道心結易結不易解,但畢竟是一家人。

我情不自禁的嘆了口氣,唉,真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難怪有人說,世上最難打開的門是心門,最難走的路是心路,最難過的橋是心橋。

與其痛苦難受,何不學著放下,試著原諒與寬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