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雪濤完整版《聾啞時代》推出 替沉默的人說出故事

半島記者 黃靖斐

雙雪濤完整版《聾啞時代》推出 替沉默的人說出故事

最近幾年,青年作家雙雪濤憑藉《平原的摩西》《飛行家》《獵人》作品迅速引起文壇的關注,尤其是《刺殺小說家》《平原上的摩西》相繼被改編成電影,也讓影視圈和廣大讀者把目光聚焦到這個充滿了懸疑色彩的東北作家身上。近日,雙雪濤的新版《聾啞時代》一推出就引發熱議。這部作品被稱為“雙雪濤的自愈之作”,以七個凌厲的少年故事,講述成長路上的疼痛與代價。

“小學畢業的時候,是1997年的夏天,和之後每一次畢業一樣,炎熱而乾燥。從那個時候開始,關於一切痛苦和歡愉,我都準備好了。”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一個東北小城,暗色調的108中校園,任何一個夏天都無法與那個夏天相比,少年們沉默不語,少年們兇猛熾烈,他們的臉上有著和我們當初一樣的表情。不同於我們熟悉的80後青春敘事,雙雪濤的小說《聾啞時代》以鋒芒之筆,剔開青春溫暖背後世界的殘酷,和一段溫柔陡峭的青春回憶。不同於《平原上的摩西》的鋒利冷硬,小說家用溫柔的筆調、元氣飽滿真摯的語言、愛與溫存的目光,打量少年時代的夢和傷痕,為同代人的青春留下存證,替沉默的人說出自己的故事。

作家張悅然評價《聾啞時代》,“把我們帶回到初中時代,可能是帶回了人生的第一個路口。這裡面有很多有血有肉的人物,會讓我想到初中時代對應的一個個那樣的人"。《聾啞時代》也是雙雪濤的自愈之作,他為和自己一樣活過的人們做傳,把聾啞時代失聲者的故事講出來。

雙雪濤這部長篇小說寫於28歲,那時他過著白天在銀行上班,晚上回家寫作的雙面人生,他以少年之眼勘察人性明暗,書寫個體與世界衝撞之間對自由和自我的恆久探尋;以一部鮮活的東北少年人物誌,交織出時代暗影之下一代人的青春與命運,形成自己獨特的美學風格和歷史深度。“寫完那天,已經是夏天了。我知道自己再也寫不了這樣的東西,可能我成了另一個人吧,從那時開始,我就要作為另一個人活著。”

《聾啞時代》第一版的出版時間是2016年8月,時隔已有四年,出版時做了大量的刪節和改動,而新版則恢復1000多字段篇幅,這一版嚴格意義上也是恢復到小說的“最初完整版”,可以說是保留了小說原初的面貌。

作家簡介:雙雪濤,出生於八〇年代,瀋陽人,小說家。曾獲首屆華文世界電影小說獎首獎,《南方人物週刊》年度青年力量獎,第三屆單向街書店文學獎“年度青年作家”,智族GQ年度人物。已出版作品包括《天吾手記》《聾啞時代》《翅鬼》和短篇小說集《平原上的摩西》《飛行家》《獵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