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讀書還是事上磨鍊,你覺得朱熹和王陽明誰說的對

朱熹、王陽明都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大儒,水平是我們無法望其項背的,我們不具備評判兩者對錯的能力。但是在當下,我覺得,我們更應該提倡王陽明事上磨鍊的修行方式。原因很簡單,朱熹“半日靜坐,半日讀書”的修行方式,在現代社會是無法推廣普及的。

靜坐讀書還是事上磨鍊,你覺得朱熹和王陽明誰說的對

朱熹那個年代,甚至王陽明那個年代,都可以提倡從讀“四書五經”入手,作為修行的下手處。那個年代的讀書人,誰沒讀過“四書五經”啊?你別問讀沒讀過,你得問誰背不下來。所以說,朱熹提倡的修行方式,面對非常熟悉“四書五經”的受眾,提倡從讀書明理開始修身,是沒問題的,當時的人能夠做到。但我們今天行嗎?其一,當下有多少人讀過“四書五經”?其二,在當下這個快節奏的社會,大家能抽出多少時間來讀書?特別是從讀“四書五經”開始?一言以蔽之,社會環境變了,朱熹提倡的修身方式無法適應當代社會。

靜坐讀書還是事上磨鍊,你覺得朱熹和王陽明誰說的對

而王陽明提倡的事上磨鍊修行方式呢?恰恰符合當下人們的需要,因為他不強調讀書,而是強調做事,在事上磨鍊。王陽明提倡的這套修行方法,需要的知識儲備不多,明白《大學》之後,就可以開始修身了。而在事上磨練的過程中,一方面是修行的提高,另外一方面事情還都處理妥當了,直接就看見修身的效果了。所以,我覺得王陽明這套修行方法在當下更適合一些。

靜坐讀書還是事上磨鍊,你覺得朱熹和王陽明誰說的對

但是,我現在越來越覺得,朱熹的說法也具有不可替代性。他說的一事一事的去格,最後能豁然開朗,以前我是不怎麼相信的,覺得這個好像沒有邏輯關係。我今天格的是親子關係,明天格的是夫妻關係,然後就能豁然開朗,就能把企業管理想明白了?這沒有必然性吧?

靜坐讀書還是事上磨鍊,你覺得朱熹和王陽明誰說的對

但最近越來越覺得朱熹說的是對的。為什麼呢?因為人性是相通的。格一件事,最後是即物窮理,參悟到這件事蘊含的天理上去,這才是朱熹說的格物致知。如果談親子教育,就親子教育本身談的那些東西,不是朱熹說的格物致知,為什麼?因為沒有做到窮盡。要窮盡,要對這件事進行終極式的研究,把這件事裡包含的天理找到,而親子關係裡面的終極真理,還是和人性有關的人際關係。按朱熹說的格物致知,把這件事窮盡,到最後認識人性,這就是理。格夫妻關係,這種關係的背後也是理,最後參悟到根本上,還是認識人性。如果真是通過將它推到極致,認識到人的本性,當然就豁然開朗了,意味著對所有的人和事的根本都理解了。而企業管理呢?根本還是人和人的關係!還是得從人性入手。如果能將人性搞清楚,不就豁然開朗了嘛!

靜坐讀書還是事上磨鍊,你覺得朱熹和王陽明誰說的對

格物,從量的積累,最後能有一個質的突破,有豁然開朗的一天。所以說,朱熹、王陽明這兩位大儒的修身方式,我都認為是對的。程朱理學和陽明心學在哲學體系上差異雖然比較大,但在具體修身方式上,兩派的大儒都非常強調靜坐。靜坐的功效不止一種,對於剛剛開始按照儒家方式修身的人來說,靜坐最重要的意義在於格物,按王陽明對格物的理解,就是在靜坐中反思與自身密切相關的事物。所以,接下來我們要談一談儒家靜坐的具體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