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第二個中國傳統村落——東峪南崖:頭腳枕兩山,溝壑峪萬里

目前為止,由住建部、文化部、財政部聯合公佈的中國傳統村落名單共有三批,濟南市境內有兩個村落入選,第一個是第一批公佈的章丘區朱家峪村,

第二個便是第三批公佈的平陰縣東峪南崖村。

濟南第二個中國傳統村落——東峪南崖:頭腳枕兩山,溝壑峪萬里

東峪南崖村又稱東扈峪村,位於平陰縣洪範池鎮,春秋時期的古扈國遺址就在這裡,據記載,宋代已有此村。村子東依大寨山省級森林公園,西靠雲翠山省級森林公園,屬於丘陵間溝壑地形。村內現保存有多條古街巷,明清建築很多,古橋、古井、古樹、古廟、古祠、碑刻、石雕等遍佈其中,主要集中在村西部的萬家街、高家街、崔家街三條街道和10餘條衚衕中,是江北為數不多的古村落。

文昌閣是東峪南崖老村的標誌性建築,位於村子的西北角,下面是原來老村圩子牆上的一座石門, 是全村唯一進出的通道。城門下一條青石板路,碎石板被磨得鋥亮,這石板路是一截一截的,據說歷史上南崖村有一條村規,誰犯了錯就要被罰修一段石板路。文昌閣和城門為連體建築,拱門修建於清康熙22年(1682年),青石拱門藉著地勢修建於一條河道之上,雨季時下面是洩洪水道,整座閣門就成了一座橋樑,枯水期閣門就是村民進出村子的通道。

濟南第二個中國傳統村落——東峪南崖:頭腳枕兩山,溝壑峪萬里

立交橋位於文昌閣東50米,上通南北,下通東西。橋身全用大型青石疊砌而成,橋北頭有橋頭堡,此橋建於清朝初期。橋的正東原有高家的大戲臺,傳說高家的高老太腿腳不便,為方便看戲修此橋。就其立交橋含義比較的話要比章丘朱家峪的那座古立交橋還是要欠缺一些。

南崖村處於浪溪河一條支流的最上游,地表下有一層吸水石,所以村內隨便找一地方就能打出水井,目前保留下來的老井有20多眼,大都能使用,其中以高家井最為古老,獨塊的井臺石上磨出了32道溝,見證了歷史的滄桑。

關帝廟建於清雍正九年(1731年),廟內有壁畫,廟前建有過街棚,現已倒塌,廟上鑲嵌有對聯兩幅,一幅為“聖神兼優凌雲浩氣鎮乾坤,文武雙全保漢忠心貫明月,”另一聯為“忠義遐流處處風調雨順,英靈鎮清處處國泰民安”(乾隆22年)。

濟南第二個中國傳統村落——東峪南崖:頭腳枕兩山,溝壑峪萬里

扈泉位於南崖村西北方向,為濟南市72名泉之一,之所以叫做扈泉,也是與古代扈國國城舊址有關。半山垂直的崖壁下,有一處幽深莫測的天然溶洞,扈泉便從洞中湧出。扈泉平時細水長流,盛水期則噴水如柱,經小石潭跌下山谷形成瀑布,聲傳數里。巖壁懸有古柏,石隙擠出青條,古人將此景稱作“扈泉湧碧”,為東阿古八景之一,如今懸崖上仍鐫刻著由於慎行、邢侗、孟一脈、朱維京合寫的“扈泉湧碧”四個硃紅摩崖大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