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待花開……

靜等花開

今年的疫情,孩子在家學習,逼得家長都快瘋了,家長恨不得學校立刻開學,趕緊把孩子送到學校去。也有不少家長諮詢我,對待不聽話的孩子、老玩手機的孩子怎麼辦。我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給那些為孩子而煩惱的家長,讓他們自己選擇怎麼做。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學習當然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但孩子正是長身體長知識的黃金時期,是整個人生的積累階段,即便不能人人上本科重點,也要學習最基礎的文化知識、學習智慧情商、學習人情世故、學習相處交往,這是一個人生活生存的根本。

學習還是很重要的,考一個好大學更是人生的捷徑。現實中,孩子跟孩子的差別是很大的,一首詩有的孩子讀三五遍就會背了,有的需要讀十多遍,有的讀了二十遍也不會。這裡邊有老師教的因素,也有孩子智力的因素,還有行為習慣、遺傳基因、後天家教等因素。

比學習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身心健康。雲南大學馬加爵殺人案,北京大學吳謝宇弒母案,復旦大學林森浩投毒案……無數血淋淋的事實告訴我們,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才是社會的正能量。教孩子學會獨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會與人為善,學會感恩……這些人性中優秀的品質遠比學習強千倍萬倍。

目前人們比較重視培養孩子的智商和情商,我覺得家長也應該重視培養孩子的“趣商”。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讓孩子成長為一個有趣味有幽默感的人,這對孩子將來生活方面的影響是積極的。當然,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更是不可或缺,因為人的學識、智慧、氣質都是從書裡面來的。

作為家長,更要有“有一分付出就有一分收穫”的理念,對孩子多一份付出,就會多一分的驚喜!家長要做到言傳身教,不僅僅是語言的引導,更重要的是身教,是一種身體力行,是一種榜樣的示範。家長多陪伴孩子,多與孩子交流,放下手機拿起書,裝模作樣也要與孩子一起讀書。更不能一邊逼著孩子去讀書學習,自己卻打牌看電視,家長的行為習慣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所以,看到孩子的毛病,先不要急於訓斥孩子,先做自我反省,再引導教育,與孩子一起成長。

三分教,七分等。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花期,有的花一月就開了,有的卻要等到三月開;有的五月開,有的等到八九月份,更有的直到隆冬臘月才開。像花兒一樣,有的孩子開花早,有的孩子開花晚,有的就是晚開的臘梅,家長一定要心平氣和的耐心的靜等花開,每一個孩子都會有不一樣的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