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獨秀:寧可餓死也不受嗟來之食。

【陳獨秀:寧可餓死也不受嗟來之食。】

陳獨秀晚年自南京出獄後,隨著內遷避亂的逃難隊伍幾經輾轉,最後寄居於重慶江津鄉下。當時他沒有職業,又離開了組織,經濟上沒有正常的收入,除了一點微不足道的很不固定的稿費外,主要靠親友的接濟。但即使墮入社會生活的最底層,陳獨秀也依然保持著他做人的原則與氣節。

對那些因仰慕而來又素無知交者,不願無緣受賜。如羅家倫、傅斯年等,他對他們說:“你們做你們的大官,發你們的大財,我不要你們的救濟。”

而對於那些國民黨的著名官僚和共產黨的叛徒贈送的,即使出於同情而非政治拉攏,他也堅決拒絕。叛徒任卓宣匯給他200大洋,他一看匯款人的姓名,立即叫郵差按地址退回;朱家驊曾贈他5000支票一張,他拒絕。朱家驊又託張國燾寄去,依然原物寄回;張再託鄭學稼寄贈,陳不僅照退不誤,並致函鄭學稼:“卻之不恭,受之有愧,以後萬為我辭。”又特地囑咐“請國燾以後不要多事。”張國燾接信和匯票後,悻悻說:“仲甫先生總是如此。”陳獨秀對他們說:“你們比我’窮’。”

陳獨秀寫了一部《小學識字教本》,原定由國民黨政府教育部出版,並兩次預支稿酬共1萬元。但是,教育部長陳立夫認為“小學”二字不妥,要他改書名,比方說改成《中國文字說明》。陳獨秀則認為,“小學”是音韻學與文字學綜合的古稱,正反映了他研究文字的特點:形、聲、義統一,而不是別的學派那樣,將三者分裂。因此他拒絕改變書名。於是,該書直到他逝世也沒有出版,他也一直不準家人動用那1萬元;

暮年的陳獨秀雖然貧病交加,但他倔強而又孤傲的性格至死不渝,寧可餓死也不受嗟來之食,他死後,所遺物質財富只有一堆土豆。

【鏈接】1991年,胡繩玉在《學術月刊》第11期發表了《中共黨史人物傳不能沒有陳獨秀》,指出:“陳獨秀的一生,如果從他1900年參加反清運動算起,到1927年大革命的失敗,他已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奮鬥了整整27個春秋,作出了比他的前輩、同輩都多得多的貢獻。就是在生命的最後15年裡,在舊中國的泥潭中,陳獨秀依然在趔趄向前,儘管步履蹣跚,有時躑躅,有時摔跤,但他畢竟沒有當叛徒,沒有做漢奸,沒有作出絲毫有損於我們這個偉大民族的偉大國格和偉大人格的事來。”

【配圖】陳獨秀舊居(石牆院)位於江津南部的五舉村鶴山坪 。原為清乾隆年間進士楊魯丞的古宅,1939年5月,陳獨秀寓居於此宅的東廂房。陳獨秀舊居,為四合院佈局,坐南朝北,土、石、木結構,佔地7畝,面積3300平方米。當年,陳獨秀和夫人潘蘭珍居住的三間東廂房由南至北,為臥室、客堂、書房。陳獨秀舊居具有典型的清代民居風格,是全國唯一保存完整的陳獨秀居住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