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響樂團最早的唱片找到了,1929年錄製

澎湃新聞記者 廖陽 實習生 劉麗寧

Play

00:00

02:21

Volume

《魔法師之戀》片段

1929年,德國高亭唱片公司為上海工部局樂隊(上海交響樂團前身)錄製了一張唱片,不僅收錄了樂隊演出的西班牙作曲家法利亞的交響組曲《魔法師之戀》,還為樂隊中的幾位優秀演奏家錄製了獨奏、合奏作品。唱片錄製非常成功,並全球發行。

根據工部局樂隊的年報,這是樂隊錄製的首張唱片,但一直以來,上海交響樂團只在年報裡見過“傳說”,從來沒有實物印證。

12月18日晚,上海市民許慎來到上海交響樂團,代表父親許步曾,把唱片中的《魔法師之戀》部分捐贈給樂團,填補了樂團的一個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魔法師之戀》一共刻有三張,許步曾收藏了其中兩張,第三張不知所蹤。

“這份捐贈不但對上交的歷史是一種補充,同時也為中國交響樂唱片研究提供了珍貴史料。”上海交響樂團團長周平表示,《魔法師之戀》會被珍藏進上海交響音樂博物館,成為鎮館之寶。

上海交響樂團最早的唱片找到了,1929年錄製

許慎(左)與上海交響樂團團長周平

許步曾是翻譯家、音樂學家、猶太文化學者。1949年開始,他在人民電臺工作7年,對唱片的鑑別和管理相當有經驗。

許步曾藏有上千張黑膠唱片,《魔法師之戀》收藏於1940年代後期。八十多歲時,許步曾身體狀況不佳,一直有一個想法,由上交來收藏唱片。

去年年初,許步曾去世,許慎希望完成父親的遺願。怎麼聯繫上交?他想到了和上交關係親密的上海四重奏,通過李宏剛、李偉綱越洋牽線,找到上交團長周平。

法利亞的《魔法師之戀》完成於1914年,是為芭蕾舞劇而寫的。1929年8月,梅百器指揮工部局樂隊演出了這套交響組曲。

在演出裡擔任小提琴獨奏的是富華,他曾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米蘭音樂學院,是一位意大利籍猶太演奏家。

“1919年,梅百器接任工部局樂隊後,希望從歐洲引入一些好的樂師,來增強樂隊的實力。1921年,他在米蘭找到富華,邀請他加入樂隊,富華來了以後一直是樂隊的小提琴首席。”

許慎說,從演出曲目可以看出,當時的工部局樂隊實力很強,梅百器和法利亞是同時代的人,工部局樂隊演《魔法師之戀》時,它才問世十幾年時間,“剛成立的樂隊一定是演經典的古典作品,比如巴赫、貝多芬、莫扎特,但他們已經開始演一些當代作品,當代作品沒人幫你解讀,你得自己去琢磨。”

上海交響樂團最早的唱片找到了,1929年錄製

1929年,德國高亭唱片公司為上海工部局樂隊(上海交響樂團前身)錄製了一張唱片。

整張唱片由當時著名的德國高亭唱片公司錄製。為了確認唱片錄製的各種細節,許慎輾轉聯繫上了遠在柏林的克里斯·茨瓦格——一位專門研究高亭唱片的專家。

郵件發到德國,兩個小時以後,許慎就收到了回信。“我簡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克里斯的驚喜溢於言表,他沒想到,中國居然在那麼早之前就錄製了西方古典音樂唱片,“我幾乎可以肯定,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完整錄製《魔法師之戀》。”

“克里斯告訴我,唱片採用了電子拾音方式錄製。唱片公司派人來上海,包括德國錄音師古斯塔夫•貝爾斯,在上海錄完以後,再被送到德國做唱片。當時的錄音技術還掌握在外國人手中。”

克里斯還對許慎說,《魔法師之戀》應該有三張,許步曾收藏了其中兩張,第三張不知所蹤,“父親1940年代買的是殘缺品,只有兩張,但他當時就知道,這兩張非常珍貴,專門放,跟其他唱片都分開。”

上海交響樂團最早的唱片找到了,1929年錄製

許慎(中)

上海交響樂團藝術檔案室負責人胡逆敏補充,工部局樂隊1929年的年報有過相關記述,“當時,工部局樂隊正在舉辦‘梅百器任職十年’系列慶典音樂會。錄音師來上海後,錄了不少內容,而且是在現場錄,而不是在錄音棚。《魔法師之戀》反響最好。”

“反響好”可以從上海音樂學院教授湯亞丁的文章裡找到佐證:“1929年是工部局樂隊進入新媒介——唱片和廣播業——的起點。這支樂隊的高水準得到了世界著名產品公司——德國柏林高亭·帕羅風公司的青睞,為其1929年8月的演出錄音,曲目中尤以西班牙作曲家法利亞的《魔法師之戀》組曲最為成功。這些唱片在全世界發行,上海工部局樂隊也因此列於世界著名交響樂隊之列。”

《魔法師之戀》的迴歸,填補了上交的一個空白,“以前,我們只是從歷史資料知道,我們有這樣一張唱片,沒有實物印證。”胡逆敏說。

責任編輯:陳詩懷

校對:張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