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易中天:武漢是一座怎樣的城市?如果要遷都,我建議武漢

今年是2020年,原本是該和過去的幾年別無二樣的,然而,就在一月底,一場突如其來新冠疫情席捲了整個中國,甚至使得部分家庭家破人亡,絕大部分人的生活也受到了不小的衝擊。

猶記得今年春節,並不似往日那般繁華,甚至於出門都成了奢望,以至於很多人年都過完了都沒聞過年味,更有甚者,在家裡足不出戶,足足幾個月沒有見過光芒四射的太陽。

而這一切都是由於病毒所帶來的,也即是新冠病毒,2019-nCoV。對於這種令人聞之色變的可怕病毒,我們並不知曉其確切來源,僅僅知道第一個有記載的病例源自於武漢。

學者易中天:武漢是一座怎樣的城市?如果要遷都,我建議武漢

於是,很多人都對武漢這座城市產生了抗拒心理,即使是疫情已經過去大半年的現在,也少有人會選擇武漢作為自己出行的目的地,當中的懼怕心理也自然是可見一斑。

新冠不等於武漢

對新冠病毒談之色變的不僅僅是我們,早在今年3月,疫情就出現了要往全世界範圍擴散的跡象,經過大半年時間的發酵,如今已經儼然演變成了全人類所必須面對的一項巨大災難。

縱然如今國內病毒已經幾乎銷聲匿跡,然而我們還是由於攝於國際抗疫形式,不得不嚴格把守每一道邊關,防止曾經一度被擊退的病毒再度捲土重來。

學者易中天:武漢是一座怎樣的城市?如果要遷都,我建議武漢

在這樣的背景下,曾經作為病毒發源地的城市——武漢,自然是受到了國際上的廣泛關注。

遺憾的是,由於西方世界的人民普遍存在貶低中國的心理,所以他們對自國出現的各種抗疫問題視而不見,反而將一切的問題甩鍋給了武漢這座城市,使得本就飽受病毒摧殘的武漢再度變得百孔千瘡。

更有甚者,一些帶節奏的政府、媒體帶頭將新冠病毒稱為“武漢病毒”。

學者易中天:武漢是一座怎樣的城市?如果要遷都,我建議武漢

只要是一個有良知的人,就能夠清醒地意識到,天災是和政府、人民都毫無關係的,這些栽贓陷害毫無疑問是極盡指鹿為馬之能事,其始作俑者也勢必受到千夫所指。

幸運的是,大部分群眾的眼睛還是雪亮的,和我們站在了同樣的陣營,不過在慶幸之餘,不少人又會產生一種好奇心:武漢這座城市,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呢?

學者易中天:武漢是一座怎樣的城市?如果要遷都,我建議武漢

如今的武漢,一共是由武昌、漢口以及漢陽三個部分組成的,是當今中國中部最大的城市,同時也是國家中心城市。

這座城市位於長江中游,聯絡了來自於東西南北的各個交通要道,是當之無愧的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可以說對於中國是相當重要的。至於武漢的人文環境,著名評論家易中天就曾經說過這麼一番話:“如果要遷都,我建議武漢。”

學者易中天:武漢是一座怎樣的城市?如果要遷都,我建議武漢

充滿魅力的武漢

由於地處中部,所以武漢的人文環境有一種大雜燴的感覺,在這裡,天南地北的人走到了一起,也就帶來了許許多多不一樣的生活習慣以及內容,你可以在這裡吃到武漢熱乾麵,也能吃到東北餃子,亦或是南方的小籠包子。

儘管武漢有著一種大雜燴般的狀態,但這座城市同時亦能擁有屬於自己的特色,也即是城市中充斥著水文化

學者易中天:武漢是一座怎樣的城市?如果要遷都,我建議武漢

在武漢,由於地處兩江交匯,同時擁有共80個湖泊,所以在這座城市也自然誕生了有著豐富內涵的水文化,也可以說,水文化是武漢的文化源頭,是武漢城市文化的母親

倘若去到武漢,當地人推薦你去看的肯定有水,隨處可見的江景湖景會讓你賞心悅目,更別說是壯觀的武漢長江大橋了,正因為有了水,才使得武漢變得更加靈動,這一定能夠讓你不虛此行。

學者易中天:武漢是一座怎樣的城市?如果要遷都,我建議武漢

作為中部樞紐的武漢,交通也是十分便利的,從武漢去往其他城市都能夠享受到最快的速度,很多外國人來到中國,武漢都是必經之路,僅就2018年,武漢的客運人次就達到了1.2億人/次。

同樣的,武漢城市內部的交通也建設得四通八達,很多原本看不起中國的外國人都在自己中國第一站的武漢感受到了中國的實力,從此對中國刮目相看。

同時,武漢的旅遊業也十分發達,我們都知道“昔人已乘黃鶴去”這個故事,相傳,三國時期的蜀漢名臣費禕在成仙之後,就騎著黃鶴返回在武漢的一座樓上進行休息,也即是“黃鶴樓”。

學者易中天:武漢是一座怎樣的城市?如果要遷都,我建議武漢

像這樣的名勝古蹟,武漢還有很多很多,無一不是寄託著中國古代人民的想象,倘若前去武漢,這些風景名勝自然會令人心曠神怡,所以對於旅遊者來說,武漢也是一個好去處。

變化中的武漢

其實,作為一個匯通南北的大城市,武漢做到如今這樣已經是十分不錯了。畢竟,倘若你仔細去觀察現在所有的城市,基本上都有一種同質化的傾向,不管是肯德基還是沃爾瑪,幾乎都是開遍全國各大城市。

在這樣的全球經濟體系下,全球連鎖越來越多,不少曾經的特色城市都漸漸失去了自己的特點,令人不得不驚呼地球村化已經越來越快了。

學者易中天:武漢是一座怎樣的城市?如果要遷都,我建議武漢

或許多虧了武漢所擁有的獨特水文化它並沒有像無數個城市一樣,迷失在現代化建設裡,變得和其他城市別無二致。

倘若有心去一次武漢的話,所有人都能夠發自內心地瞭解到,這座城市不是別的城市,只能以“武漢”一個名字進行詮釋。

為了保證武漢自己獨特的風貌,政府也是煞費苦心,頻繁操弄地標性建築,有一種說法就是“武漢,每天都不一樣”。

學者易中天:武漢是一座怎樣的城市?如果要遷都,我建議武漢

作為一個城市,武漢無疑是卓越的,倘若能來一次,那些國外的偏見恐怕也都會徹底消失。

武漢人是好客的,他們對自己的城市十分自豪,但卻不會排外,和一些夜郎自大的城市無疑是天壤之別,他們對好人好事有著極強的包容心,正所謂英雄不問出處,正因為接納了無數來自於天南地北的英雄好漢,今後的武漢也必將被建設的越來越好。

武漢還是一座年輕的城市,這裡有很多高校,因此吸引了無數外來的年輕人,留學生自然也很多。這樣一個年輕而又美麗的城市,獲得榮耀也是必然的。

學者易中天:武漢是一座怎樣的城市?如果要遷都,我建議武漢

在今年以前,這座城市也一直是全世界旅遊者、求學者眼中的香餑餑,他們將這裡作為了瞭解中國的第一站,併發自內心地感受到了震驚,而武漢也因此更加繁榮鮮活,更加璀璨而又奪目。

小結:

雖然大家可能對武漢早有耳聞,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只有在真真切切地感受過武漢的人文風水,才能得到一段屬於自己的看法。

而在瞭解到武漢的方方面面後,不少人都是十分震驚,尤其是那些外國人,畢竟這座城市又美麗又先進,還充滿著自己獨有的特色,這也難怪易中天會說建議遷都到武漢了,好山好水養一方人,這也是易中天對中國未來的期待。

當然,易中天的意見肯定也不會成為現實,他曾經在武漢讀書,對武漢的美好深有體會,所以才會通過這種方式表達自己對武漢的讚美。

但易中天的這種讚美完完全全能夠成為我們的參考,倘若哪天要出門旅遊的話,武漢這座城市一定要成為計劃的一部分,畢竟只要去過這座城市的人對它都是讚不絕口,也必將再讓你享受一個滿載而歸的假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