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夜晚才是我的世界,有張底牌叫真實面對自己

打破“忙”的魔咒,有張底牌叫真實面對自己

以下文章來源於青年範兒 ,作者中國青年報


疫情當前,很多人按下了暫停鍵,但可以想見,非常時期結束後,每個人又會迅速回歸都市繁忙的日常。“本人已忙死,有事請燒紙”。“太忙”似乎已經成為職場人的宿命。前段時間臺灣藝人高以翔猝死於節目錄制現場的事件,再次將職場人的忙碌和壓力推向公眾面前。面對996、過勞死,90後年輕人該怎麼辦?


只有夜晚才是我的世界,有張底牌叫真實面對自己


勤奮的大學輔導員:

只有夜晚才是我的世界

拖著黑眼圈的考拉一副疲憊不堪的樣子出現在我面前,“實在不想這樣下去了,你快救救我……”


考拉留學歸來後進入高校成為輔導員,卻沒想到這個崗位既需要文化素養,又要情商智商,還要耐心謹慎、事無鉅細……“我一聽到輔導員的九大技能,立馬感覺輔導員就是個‘神’!”


學校裡所有工作落實都指向輔導員,學生所有問題處理都要找輔導員,考拉立刻陷入手忙腳亂、忙碌焦慮之中。


“我也想過要離開,可是爸媽和一些朋友一直告訴我外面的工作壓力會更大,高校畢竟還有兩個假期,又穩定。”


考拉並不想混日子,“雖然我沒有什麼太大的理想,但既然做了這份工作,就得對得起學生。”所以,雖然無奈,考拉還是每天兢兢業業,在師生中有口皆碑。


“我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熬夜的生活習慣,每天晚上我都止不住地玩手機,追劇,看各種七七八八的東西。有時候覺得自己很無聊,但就是控制不了。我幾乎每天都會對自己發誓說不能再這樣了,但是一到晚上就不能控制自己。週而復始,我對自己很失望……”


考拉的無助,讓我感受到一種強烈的自我否定和壓抑。我決定用一種更輕鬆直觀的方法來幫助她思考。


“我們來玩一個遊戲吧”,我拿出了一副畫有各種人物形象的紙牌。


在我引導下,考拉很快為自己選出了三個形象來代表自己。一個是職場女性,幹練又專業;一個是浪漫少女,乖巧而溫順;還有一個是任性小孩,自由隨性不講理。


“每種行為背後都會有一些收益,你覺得在你這種熬夜行為的背後受益者是誰呢?”我指著3個人物問考拉。


“肯定是這個小孩了。”考拉毫不猶豫。


“你熬夜,她得到了什麼好處呢?”


“想幹嘛就幹嘛,自由呀……”考拉突然停住了,淚水悄悄盈出眼眶。


“我覺得她是在報復……”考拉哭了,內心長久的壓抑隨著淚水奔湧而出。


原來在考拉的世界裡,無論是專業的職場女子還是乖巧的爛漫少女,每天都在軟硬兼施地“教育”著小孩“要聽話”。


“只有夜晚才是我的世界”,考拉已經完全變成了那個小孩子的模樣,“我不喜歡她們總是強迫我,我也有想要的生活……”


只有夜晚才是我的世界,有張底牌叫真實面對自己


我帶著考拉嘗試和另外兩個角色對話,一場自我心靈的互動慢慢展開。職場女子卸下了面具,告訴小孩考拉自己的擔心和脆弱;浪漫少女放下了溫柔的要求,向小孩考拉呈現出她對父母的愛;小孩考拉則脫下任性的外衣,表達了自己的願望和失望……漸漸地,理解與支持的能量開始在3個角色之間流動。


“老師,我覺得我沒有問題了。”從3個角色中走出來的考拉顯得疲憊而興奮,“我終於明白我為什麼不能控制自己了,我也知道怎麼做了!”


從“應該”走向“接納”,考拉完成了重要的自我和諧歷程。她決定給小孩考拉更多的空間,也決定在未來的日子裡多做一些自我溝通。“我的職業選擇並沒有錯,重要的是如何調整自己的期望值和如何面對失落”。


瘋狂加班白領:

在自卑和自信邊緣掙扎的“永動機”

鄒琴是我的客戶,是我所做項目的甲方聯絡人,平時接觸比較多。


鄒琴的座右銘是“瘋狂工作瘋狂玩”。實踐中她也是如此做的,在公司,她是有名的拼命三郎,為完成項目加班加點、徹夜不眠不在話下;業餘時間,她也從未停息,導遊證、品酒師證、規劃師證、茶藝師證……考下的各類證書有無數本,雖然這些證書和她的工作完全不搭界,彼此之間也沒什麼聯繫,但是她還是樂此不疲,“對我來說就是玩,沒有什麼比學習更快樂了”。


她給我的印象就是臺永動機,鄒琴很認同我的說法,“你說得對,我就要生命不息,折騰不止”。


這“折騰”是為了什麼呢?諮詢師的習慣讓我不由得總對她有些擔心。


終於有一天,鄒秦因為服藥導致了危險事件,緊急入院。事後,我成了她的心理支持者。鄒琴很快對我敞開了心扉:


“為了完成大量的工作,我最近吃了興奮類藥物,這藥我以前也吃過,沒有這麼嚴重。我實在想不出有什麼方法讓自己更高效了。”


服藥——興奮——消耗——衰竭——抑鬱,鄒琴給自己製造了一個惡性循環,而且起伏程度越來越嚴重。


“高效為什麼對你那麼重要呢?”我看著鄒琴的眼睛。


鄒琴遲疑了一下,然後帶著一絲膽怯說:“為了更優秀吧!”


優秀,我瞬間明白了鄒琴永動的含義。


只有夜晚才是我的世界,有張底牌叫真實面對自己


鄒琴斷斷續續講了她的故事。這是一個醜小鴨的成長經歷,從家庭裡多餘的“招弟”,到著名企業的績優白領,一路充滿坎坷和艱辛。


“其實我遺囑都寫好了,我也知道自己這麼折騰下去,早晚會出問題的……”鄒琴哭了,“這是個死循環,沒有努力,優秀,就沒有認可,會變回可憐的招弟;有努力,認可,就變成現在的鄒琴,把自己累死……”


“不管是鄒琴,還是招弟,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呢?”待鄒琴平息下來,我輕輕地問。


“我就想健康又快樂地活著。”鄒琴的語氣充滿委屈。


“你覺得怎樣才可以做到呢?”我追著問。


“首先得自信吧……”鄒琴嘆了口氣,“我覺得我的路走錯了,就像你上課的時候說的,一個人的快樂需要從內部建立,而我卻不斷追求外部的認可……”


鄒琴遠比她自己想象的聰明許多。我和她分享了一個視頻《You are more than beautiful than you think》,視頻裡講了一個實驗,畫家分別根據人們的自我描述和熟人描述給他們畫像,對比兩張畫像會發現:熟人描述裡的他們,總是比他們描述的自己美很多。


鄒琴的眼淚再次悄無聲息地流了下來,我聽到淚水背後一個生命的萌動,那個躲在忙碌背後的小招弟已然悄悄走了出來,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


“無事忙”外企小白:

我打卡我存在

新年是立Flag的旺季。我把喜歡曬Flag的人粗分為三種:第一種,Flag是成長的里程碑,曬出來是一種承諾;第二種,Flag是用來打臉的工具,你懂的;第三種,立Flag是一種癮,我曬故我在。


坐在我面前的思瑾就屬於第三種人。


思瑾是傳說中的“別人家孩子”,完美而充滿正能量。看她的朋友圈就像看一個傳奇,不僅工作、學習、生活Flag多多,而且打卡、曬成果從未間斷,讓人豔羨不已。


“老師,你說立Flag和打卡會不會成癮啊?我就好像有病了。”思瑾自問自答地說起來。“最近我加了兩個新群,每天完成任務打卡有點力不從心的感覺了”。


思瑾發現自己漸漸迷上了立目標打卡的遊戲。一個目標還沒完成,就忍不住去立新的目標,不斷地加大負荷量,終於到了無法承受的地步。


“您知道嗎?我最近的打卡除了要曬具體成果的幾個,其他都是假的。”思瑾的語氣裡充滿了沮喪。


“打那麼多的卡,對你來說有什麼意義嗎?”


“當然有意義啊,會帶來成就感,也會讓人羨慕。”她很坦白。

只有夜晚才是我的世界,有張底牌叫真實面對自己


作為“別人家孩子”,思瑾是在豔羨的目光中長大的,

“我已經習慣別人高看我一眼的那種狀態了。”


思瑾工作以來一路順利,高起點進入一家高科技名企,又通過種種努力跳槽進入知名外企。但這次職業跨越,她卻沒在職場裡找到好感覺,“同事都是優中選優的人精,我沒太多經驗,外語水平又一般,根本就入不了她們的眼”。


從人人看好的精英,到處處倒數的KPI(績效考核)墊底,思瑾一下子變得無所適從,恰巧在這個時候她被一個朋友拉進了健身打卡群,她一路堅持下來,成為群裡的“卡神”。眾多點贊和鼓勵下,思瑾的立Flag和打卡生涯從此一發而不可收。工作並不特別忙,卻因為打卡把自己忙成了陀螺,“我媽說我‘無事忙’”。


“Flag和打卡會給你帶來習慣的感覺對嗎?”


“是的,不斷打卡,別人就老來點贊,誇獎我很出色,只有我自己知道這樣下去會累死的!而且,我現在許多任務根本就做不到,感覺自己就像個騙子……”思瑾的語氣顯得急切又沮喪。


“你打算怎麼辦呢?”


“想不好,如果我真的停下來,承認自己做不到,別人會不會小看我?而且他們會不會覺得我原來的成績也是假的……不敢想。”


“你希望別人怎麼看你呢?”


“當然是很完美,很厲害。”


“你願意為此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呢?”


思瑾沉默了。


“其實,我明白自己一直在逃避”,隔了好一會兒,她才說到,“這些讚美帶給我一種簡單的存在感,而我真正要面對的其實是我現在的工作。


接下來,我和思瑾重新整理了她的工作狀況,“我發現我對工作的投入還是遠遠不夠的”,思瑾不斷感慨。她很快制訂了一份兩個月的提升和行動計劃,在計劃裡,她把自己的時間留給了自己真正關心的事情。


點評

“忙”是一雙遮蔽心靈的手

人們的腳步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而越發緊湊,眾多職場的高壓故事已經屢見不鮮。但忙碌的身影之後,那些不同的心靈故事卻是容易忽略的“操盤手”。


考拉的“忙”為的是內心的自由,“小孩考拉”要為自己爭取自主的空間,不惜以損害身體的不健康方式來報復日常的壓抑;鄒琴的“忙”是為了給“招弟”加分,讓她可以自信地成為精英;思瑾的“忙”則是為了讚賞,用打卡的成功填補職業上的失落。忙與忙不同,卻各有酸楚,內心的空洞隨時可能以各種方式席捲一個人的生活。


古人造字,“忙”為心亡。我倒覺得“忙”所導致的是“心盲”,因為“忙”可以填滿心靈的空間,讓人無暇思考,更無暇去看一看真實的自己。3位“忙”者心中,都或多或少地明白自己的結點所在,尤其是思瑾,對自己內心的需求看得很明白,只是放不下往昔那被“高看一等”的感覺,所以故意不看自己的心,放任其“盲”。


每一種“忙”都如一雙手,遮住她們不想看的、不願看的、不能看的,讓她們可以在不如意的環境中仍然可以掙扎向前。但另一種代償性的努力,既讓人擔心,也讓人看到想要改變的渴望。


走出“忙”的魔咒,也許不只是改變外界環境那麼簡單,許多人從一個環境跳入另一個環境,卻永遠重複一樣的故事。真實面對自己,也許會讓你看到躲在“忙”背後的影子。所以,當你“忙”得喘不過氣的時候,你可以嘗試暫停下來,問自己幾個問題:


1.是什麼佔用我那麼多的時間?


2.這些事情對我來說有什麼收益?


3.這些收益是否能解決我真實的需要?


4.我要如何面對我真實的需要?


5.我的第一步從何開始?

只有夜晚才是我的世界,有張底牌叫真實面對自己

撰文:林欣

來源:青年範兒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