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三公九卿中的‘九卿’是指哪九卿?名義跟來歷又是什麼?

漢朝三公九卿中的‘九卿’是指哪九卿?名義跟來歷又是什麼?

因為歷朝歷代不同,對於九卿的稱呼亦有區別,但基本上是一個意思,如光祿勳又稱郎中令,大鴻臚又稱典客等等。

漢朝的九卿分別是指: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

九卿本來是幹什麼的?

太常---管宗廟祭祀,乃九卿之首

光祿勳——皇帝的門房頭兒

衛尉——皇帝的衛兵頭兒

太僕——皇帝的車伕

廷尉——掌管刑法

大鴻臚——皇帝的傳話筒

宗正——管理皇帝的家族,即同姓本族和異性親戚

大司農(治粟內史)——管政府的錢袋子

少府——管皇室的錢袋子

名義跟來歷

太常:亦指奉常,這裡的常原本指‘嘗’,是專門管祭祀祖先鬼神的,按季節不同奉獻食物,要讓祖先鬼神時時嘗新,故稱奉嘗。

光祿勳:原義,光是‘大’的意思,勳同閽(看門的),古音相通,祿與麓音同相借,光祿即大麓,所以光祿勳就是門房頭兒。為什麼門房稱大麓?因古時候貴族多靠山而居,而房門則設山麓位置,專門通風報信或者迎接賓客的人就在這裡。《尚書--舜典》記載,“賓於四門,四門穆穆”大意就是讓舜在明堂門口歡迎覲見的四方部落首領,說明舜帝管理堯帝的大麓,也就是當過堯帝的門房頭兒。

衛尉:掌管門衛屯兵,乃皇帝的衛兵司令;

太僕:僕指駕車,《論語》:“子適衛,冉有僕”,意為孔子到衛國去,冉有為他駕車。所以皇帝出門,太僕就幫忙趕車,也就是專職司機;

廷尉:掌管刑法;

大鴻臚:臚指‘傳呼’的意思,古禮主賓交接,鴻指‘大’的意思,即皇帝身邊的傳話筒,那時主賓宴客,由主人傳話給身邊的相(副官),再由主人的相傳給客人的相,再由客人的相傳給客人(好麻煩);

大司農:掌管政府經濟,收入來源主要為全國田賦,開支國家公費,政府辦公,比如給官員發工資,購買政府辦公用品等等;

少府,掌管皇室經濟,收入來源為工商業的稅收,譬如山礦海鹽的開採,因為那時候工商業還不是很發達,只佔少數,後來隨著工商業的發展,此項有所改變。

此後由家化國,只剩皇帝一家,以前是掌管皇帝一家的事,後來就要掌管全國之事,九卿的權力自然隨之增大;

太常不僅管宗廟祭祀,還要兼管全國教育;

門房頭兒光祿勳則要掌管宮廷內的所有侍衛,雖然太常乃九卿之首,但光祿勳手中的權力才是最大的,也最容易培養關係網,秦漢時期要想做官,先到皇宮裡當侍衛,侍奉皇帝,差不多就是在皇帝面前亮個相,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年輕人,被稱作郎官,而這些郎官都歸光祿勳管。

太僕就不僅僅是駕車了,而是管理宮廷車馬之類,以及國家馬政。

廷尉因掌管刑法,後來就變成司法部門的頭兒。

大鴻臚因為本來就是傳話的,後來就變成了外交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