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葡萄酒危局:四家虧損三家ST還發不出工資,從業者慶幸轉行

文|AI財經社 陳芳

編輯|孫靜

“我很慶幸自己兩年前轉行了。”看到葡萄酒上市企業陸續交出的三季度成績單,胡成貴如是感慨。他離開葡萄酒行業後,如今的主業是幹工程,收入不僅比以前高,日子也過得更充實。

胡成貴稱,他身邊像他一樣轉行的人不在少數,因為葡萄酒行業實在是太苦太難了,再做下去沒有任何意義。

確實,剛剛遞交的三季度業績答卷,葡萄酒企業是所有酒類上市公司中表現最差的,五家上市公司的數據沒有一家靚麗,高達兩位數的下滑態勢成為新常態,其中還有四家是虧損的,生存舉步維艱。

國產葡萄酒危局:四家虧損三家ST還發不出工資,從業者慶幸轉行

據瞭解,中國葡萄酒行業看上去光鮮亮麗,內裡卻暗淡無光,全行業一年賺的錢還沒有茅臺幾天賺得多。業內人士說:“看到這點我既心酸又無奈,箇中滋味,難以言表,這就是葡萄酒行業的現狀。”

四家虧損三家ST

張裕集團董事長周洪江今年的反思比往年要多得多。這位2018年1月走馬上任的當家人,今年在多個公開場合對張裕發展的不如意進行了反思。

葡萄酒行業至今沒有出現百億級企業,而白酒行業有接近10家,啤酒業也有三四家。周洪江反思稱:“我們頭部企業有責任,我們做得不好,影響了整個行業的發展。”而中國白酒就是在茅臺的帶領下越做越大的。

周洪江如今每天都在思考如何把張裕品牌做大做強。作為頭部企業,張裕有使命給行業創造一個過百億的企業,然而這個目標就像一座山一樣橫亙在眼前,因為張裕在最高峰時的業績只有60億元。

眼下是張裕的關鍵時期,今年56歲的周洪江很焦急,他跑去向同行學習取經,在行業協會的閉門會議上做深刻檢討,還看了好幾遍《品牌22律》,並推薦給張裕的高管們學習。他得出的結論是,做大單品,才能帶來希望。而有128年發展史的張裕,旗下產品眾多,有1000多個單品,“這顯然不行,我們要聚焦。”

從不久前公佈的三季報來看,張裕的發展確實不盡如人意:前三季度營收21.93億元,同比大幅下滑38.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04億元,同比減少45.5%。

而這份成績單卻是5家葡萄酒上市公司中表現最好的,其他四家不僅收入大幅下滑,還都陷入了虧損的境地。還有三家因經營不好,很早之前就被戴上“ST”的帽子。其中,ST通葡第一大股東的股份處於質押狀態,ST威龍和ST中葡第一大股東的股份已經被凍結。

前三季度,ST通葡營收4.17億元,同比下滑52.8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負0.19億元,同比減少692.66%;ST威龍營收2.64億元,同比下降47.6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更是由盈轉虧,由去年同期的盈利0.22億元變成鉅虧1.64億元;剩下兩家莫高股份和ST中葡的營收分別為0.74億元和0.65億元,同比大幅下滑38.68%和60.52%,分別虧損0.07億元和0.37億元,利潤同比驟降146.57%和2747.8%。

國產葡萄酒危局:四家虧損三家ST還發不出工資,從業者慶幸轉行

算下來,5家葡萄酒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的營收剛過30億元,不及茅臺的零頭,還沒有今世緣同期的營收多。淨利潤方面,隨便一家白酒企業都能碾壓整個葡萄酒行業:前三季度白酒淨利潤在10億以上的有7家,其中茅臺、五糧液更是高達百億級,而葡萄酒行業全年利潤不到兩億,而茅臺一家日賺1.24億元。

今年前9個月,葡萄酒產量在釀酒企業中排名墊底,只有20.79萬千升,同比下滑23.57%,下滑幅度遠超白酒、啤酒。其中,9月葡萄酒產量同比依然下滑14.55%,是所有釀酒行業裡唯一出現雙位數下降的。

國產葡萄酒的高光時刻是2011年,那一年經過多年兩位數增長後,行業達到了最高峰,張裕營收就首次突破60億元,沒想到自此以後就劃出向下的拋物線,國產葡萄酒營收和利潤連年走低。而進口葡萄酒自2018年開始也走上下坡路,連續兩年出現個位數下滑,今年前9個月進口量34719萬升,同比驟減30.8%。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葡萄酒企業的危機是全行業性的,今年出現的疫情更是放大了原本就存在的問題。

企業數量驟減,有酒廠已經發不出工資

當其他行業都在討論如何切蛋糕時,葡萄酒行業卻在思考如何把蛋糕做大。因為與白酒等行業相比,葡萄酒行業的體量實在是太小了。

公開數據顯示,白酒市場體量2019年有5600億元,啤酒有1600億元,連黃酒都有173億元,而國產葡萄酒還不到150億元,加上進口酒也只有300億元。張裕總經理孫健曾舉例說,白酒是在大海里搏擊,而葡萄酒卻是在泳池裡游泳。

原本市場體量就不大,今年更是難上加難。有業內人士感慨:“現在很多葡萄酒企業的現金流已經有點緊張,能活著才是第一位的。”

國產葡萄酒危局:四家虧損三家ST還發不出工資,從業者慶幸轉行

確實,莫高股份在財報中稱,由於收入大幅下滑、銷售回款下降,公司前9個月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比去年同期下降79.87%。ST威龍和張裕分別驟減94.03%和61.56%。ST中葡更是由於回款減少,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是負數,為-1050.7萬元。

這還是上市公司層面,其他中小葡萄酒企業的生存處境更為艱難。

“我們懷來這邊的葡萄酒廠已經發不出工資了。”業內人士告訴AI財經社,今年葡萄酒市場尤其艱難,很多公司、酒廠都運營不下去了,降薪、裁員、發不出工資的比比皆是。

多位葡萄酒企業的員工及高管透露,今年收入與往年相比低了不少,6月以前不少公司只發一半的薪水。在此背景下,包括胡成貴在內的葡萄酒從業者紛紛決定離開,“往年身邊也有人轉行,但是沒有今年這麼明顯。”

“看到幾家葡萄酒上市公司的業績,我一點都不覺得意外,因為今年葡萄酒生意普遍不好做,很多大酒廠半年都賣不出去酒,能保持住營收的,今年都算佼佼者了。”一位不願具名的從業者透露。

一些生存不下去的酒廠不得不選擇關門。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酒類進出口商分會秘書長王旭偉認為,在行業下滑的背景下,一些不專業、模式不合理的葡萄酒企業因經營遇到困難,離開這個行業在所難免,並且今年大到了一定的數量。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葡萄酒規模以上企業(注:年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數量今年上半年只有128家,而2019年還有155家,半年少了27家。這還是體量的大一些的,在中小微企業層面更是驚人。

企業註冊數量層面,今年上半年註冊葡萄酒相關的企業有1396家,同比減少7.9%。1到8月為1784家,同比更是減少14%,少了290家。其中,有一半以上的企業為中小微企業,註冊資本不足100萬元。

葡萄酒行業為何變得如此艱難?中國食品協會分管葡萄酒行業的工作人員稱,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經濟因素,也有疫情影響,最大的問題還是和國民的消費習慣有關——中國並非傳統意義上的葡萄酒消費國,大部分人習慣喝白酒、啤酒,要改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葡萄酒行業變得越來越艱難,也有自身的原因。中國電子商會智慧三農專委會秘書長王新安告訴AI財經社,一直以來,國產葡萄酒的性價比就處於劣勢,消費者對國產葡萄酒的怨言很大,價格高、質量還不好。再加上葡萄酒企業收入偏低,沒有錢去做宣傳教育的工作,使得喝葡萄酒的人群一直沒有擴大很多,大部分喝葡萄酒的還是固定人群。

業內人士認為,葡萄酒行業短時間內想要徹底扭轉頹勢很難,葡萄酒行業的病因是在骨子裡的,不痛下決心難以改變。酒是釀造出來的,這是第一步,在此之前是要去種葡萄。而很多消費者對國產葡萄酒的印象是用甜蜜素、色素調出來的,這種不信任都是過去欠下的債。

(文中胡成貴為化名)

本文由《財經天下》週刊旗下賬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