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漁”讓千年梯田“活了”-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紅河縣的田裡,肥美的稻田魚自由穿梭,展現出動靜之美的梯田稻魚共存,讓千年梯田“活了”。

中國工程院院士、農業農村部科技委副主任唐啟升指導下,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聯合雲南中海漁業有限公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為紅河縣脫貧量身定做了一套稻漁綜合種養技術與模式,創新了邊境漁業產業形式,使這片古老磅礴的土地重新富碩起來。

量身定做“造血”基因

精準扶貧最關鍵的是要幫助農民找到持續致富的門路。在扶貧過程中,唐啟升意識到“授人以漁”才能生成“造血”基因,讓貧困地區真正實現自力更生。

這一切要從2015年說起。這一年,淡水漁業研究中心與雲南中海漁業有限公司“聯手”,對紅河縣進行深入調研,確定發展稻漁綜合種養產業這條路。隨後,研究團隊在紅河縣迤薩鎮勐龍村、河口縣壩灑農場建立了水產良種繁育基地,為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初到紅河縣實地考察的唐啟升發現,哈尼梯田地塊小、坡度陡、稻田水淺。“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氣候特點增加了農業生產的難度,“平原地區已有的稻漁綜合種養的品種、模式等都難以在此地實施,一切需要‘量身定做’”。

針對這樣的實際情況,唐啟升提出當務之急要攻克梯田適養品種。他先後考察了這兩個水產良種繁育基地,察看了泥鰍、福瑞鯉2號、吉富羅非魚“中威1號”親本和苗種培育情況,並提出了優化方案。

目前,兩個基地佔地面積共457畝,前者保存臺灣泥鰍親本60000組,後者保存吉富羅非魚“中威1號”親本30000組和福瑞鯉1號親本1400組。兩個基地生產的苗種主要支撐實施哈尼梯田稻漁綜合種養模式的大規格苗種供給。

在保護哈尼梯田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哈尼梯田“稻—鰍”“稻—鯉”綜合種養模式實現了增產增收。而海拔700米以下的梯田,每年放養兩茬臺灣泥鰍,可實現“收穫百斤魚、畝產千斤糧、收入萬元錢”的良好成效。

以漁富民、以漁固疆、保護遺產

開墾歷史已有1300多年的哈尼梯田仍舊保留著古老的耕作習慣,一年只種一季水稻、放水養田長達半年,這種模式效益十分低下。

“‘冬閒田’是一塊被忽視的資源,有效利用起來可以增加一筆不小的收入。”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主任徐跑研究員表示。他帶領團隊開始著眼於“冬閒田”的開發利用。

由於紅河梯田地處高海拔,氧氣含量低、年平均水溫低,這些不利條件阻礙著科技扶貧的進程。在唐啟升的指導下,團隊集成攻關,最終成功突破了高海拔梯田“冬閒田”福瑞鯉生態養殖技術。

2019年3月,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旭、陳溫福、唐啟升等組成的院士專家團進行高海拔“冬閒田”現場測產,隨機抽測30尾,平均體長19.66釐米、體重199.78克,畝產50.21kg,按市場價40元/kg計,產值2008.4元。

測產結果一出讓當地農民喜出望外,這有效證明了高海拔梯田“冬閒田”環境條件下可以養殖福瑞鯉,併產生很好的經濟效益,為哈尼梯田的脫貧進程“錦上添花”。

2019年,投放福瑞鯉52500公斤,放苗鄉鎮達13個,共惠及農戶6598餘戶,2.92萬餘人脫貧致富,其中建檔立卡戶2000餘戶。農民收入由原來的1200元/畝,提高到2700元/畝,利潤提高一倍以上。

很快,梯田的增產增效吸引了許多青壯年返鄉,這樣的新型山區漁業模式,不僅留住了農村勞動力,還可維護邊境安全穩定,也保護了哈尼梯田這一世界文化遺產,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工作站”穩紮根

位於祖國西南邊疆的紅河縣,集邊疆、民族、山區、老區為一體,曾是國家級深度貧困縣,也是雲南省27個深度貧困縣之一,貧困發生率曾高達26.14%,脫貧攻堅任務非常艱鉅。

“精準脫貧不是一朝一夕,科技需要長期入駐來穩收增收。”唐啟升表示。

為紮根紅河縣持續開展扶貧工作,2018年,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唐啟升院士工作站先後在紅河設立,為持續開展科技扶貧,防止返貧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黃海水產研究所科研團隊形成的多營養層次綜合養殖(IMTA)技術的研究理念拓展也應用到了哈尼梯田稻魚綜合種養技術中,從生態系統水平上探討不同營養層次生物開發利用,綜合生態系統的食物供給和生態保護等多種服務功能,尋求綠色養殖產出。

有了院士工作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穩紮根,當地農民猶如吃了一顆定心丸。

“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可以集中智力支撐哈尼梯田稻漁綜合種養產業。希望利用好工作站這個平臺,保護好‘森林-村寨-梯田-河流’四素同構的良性農耕生態系統,傳承哈尼梯田這一珍貴的民族乃至世界文化遺產。”唐啟升說。

雖然脫貧攻堅戰一路艱辛,但是唐啟升始終堅守初心。令他欣喜的是,今年5月16日紅河縣成功“摘帽”,正式退出貧困縣行列。(張晴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