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慈普成功完成首例腹腔鏡下巨脾切除手術 水平國內領先

信網(0532—80889431)獲悉,日前,海慈醫療集團普外科成功完成首例腹腔鏡下巨脾切除,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手術水平國內領先。手術難度高,主刀醫生陳建鋒副主任醫師將其比喻為“在血管叢中舞蹈”,風險極高,患者食管胃靜脈曲張,手術視野中迂曲的血管團密佈,分離過程中稍有不慎極有可能造成術中大出血,危及生命。陳建鋒與手術團隊用時3個小時順利完成手術。術後第二天患者恢復順利,下床活動。

患者楊女士,今年50歲,肝硬化合並脾功能亢進病史5年,曾有過腹水,經治療後好轉,患者脾臟進行性增大,白細胞、血小板明顯減少,感到上腹痛、腹脹、乏力愈加明顯。醫生為她進行胃鏡及增強CT檢查提示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肝硬化、脾大,脾臟長徑約20釐米。正常成人脾臟僅拳頭大小,巨脾就像是一個“不定時炸彈”,非常危險,稍微碰撞可能就會被“引爆”,造成脾臟破裂大出血。患者多方打聽海慈醫療集團陳建鋒副主任醫師擅長於腹腔鏡脾切除手術,慕名來到海慈普外科就診。

“脾臟質地軟脆,血管豐富且周圍相鄰器官多,術中大出血風險高,相對於傳統開腹手術來說,腹腔鏡微創手術難度更大,但對患者來說創傷小,恢復快,疼痛輕,美容效果好。”陳建鋒副主任醫師分析病情,與家屬溝通後,最終決定為楊女士實施腹腔鏡下巨脾切除手術。陳建鋒與團隊在患者腹部打了4個小孔,小心翼翼分離結紮靜脈曲張後的血管團,對脾臟進行精細地剝離切除,並順利完成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

脾臟既是重要的儲血器官,又是人體的免疫器官。患者因為肝硬化造成門脈高壓,脾臟出現血迴流障礙,發生淤血性脾腫大,引起脾功能亢進,使血液中的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極易發生感染;此外患者食管胃裡的靜脈曲張極易造成消化道大出血,一旦發生就會致命。陳建鋒手術團隊一次手術解決了兩個危及患者生命的危險因素。

肝硬化造成脾功能亢進、食管胃靜脈曲張的患者臨床較為常見。專家提醒,乙肝陽性患者生活中應嚴格禁酒,定期複查,出現相關症狀及時治療,避免造成嚴重的後果。

專家簡介

陳建鋒,海慈醫療集團普外三科(肝、膽、胰、脾專業)負責人,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後,師從董家鴻院士,維也納AKH總醫院訪問學者,從事普外科及肝膽外科臨床工作二十餘年。擅長普外科、肝膽外科常見病的診療工作,尤其擅長肝癌、膽管癌、壺腹部腫瘤、膽石症、門脈高壓症的外科及綜合治療,熟練掌握腹腔鏡肝切除、膽總管結石、胃腸道腫瘤、脾切除、胰腺腫瘤切除手術技巧。

先後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普通外科學術委員會門脈高壓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委員,山東省醫學會器官移植分會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肝膽外科分會委員,青島市醫學會器官移植專科分會委員,青島市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委員等。

坐診時間:週二全天 週日全天

坐診地點:國醫堂A樓二樓普外科專家門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