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南馬路的由來與變遷,您瞭解多少|吉林老街

老吉林人最早對道路的稱謂是“衚衕”或“街”。吉林建城伊始就出現了尚義街、北大街、西大街等以“街”定名的道路,這些“街”上開設有店鋪商號,道路兩邊鋪就吉林城特有的木製“陽溝”,甚至路面上也覆蓋了木板,路況與那些只有民居住宅的“衚衕”土路大不相同。

隨著時代的發展,清末民初時,英國蘇格蘭人約翰·馬卡丹設計的築路方法(用碎石鋪路,路中偏高,便於排水,路面平坦寬闊)傳到了吉林,最先於東關商埠鋪設了新式道路。吉林人於是因襲了這種道路在南方的俗稱“馬路”,省略了馬路的“馬”字,保留“路”字來給街道命名,用以區別城內外原有的老式道路。

吉林市南馬路的由來與變遷,您瞭解多少|吉林老街

上世紀四十年代南馬路舊影

從1928年萬分之一比例的《吉林街市圖》,我們就能看到大馬路、新馬路、新小馬路等以“路”定名的街道。

在1949年以前東關的新式馬路中,曾有一條名為“南馬路”的道路。1935年新路鋪設完畢之前,這一地域已經形成了衚衕交織的近郊城區。電燈廠、於家窯、常慶街等小區域指向地名也顯示,當時這一帶並非荒莽悽清的所在。

史載:光緒三十三(1907)年,吉林將軍達桂委派官商悅明阿募集股份,採購西門子小功率火力發電機,在東萊門外、於家窯南側設立官督商辦的吉林寶華電燈股份有限公司,發電供應城內和商埠街道及居民照明。這一舉措使得東萊門外直至吉林機器局成了吉林城、甚至吉林通省近代工業的搖籃地帶。

後來工廠歸永衡官銀號接辦,改稱永衡電燈廠。雖然這是一所小型發電廠,可吉林百姓卻一直俗稱其為“電燈廠”,以至於今天我們讀起來,好像這家工廠是生產燈泡的一樣。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吉林被日寇佔領。為實施其長期霸佔吉林的罪惡企圖,日寇在吉林城進行了有步驟的殖民建設。

1935年,偽滿吉林政府按所謂規劃由日本駐吉林領事館(館址在後來的吉林醫學院)向東萊門新拓道路。當時日本領事館南側還是一個巨大的窯坑——於家窯。

從光緒年間開始到1930年,於氏家族一直在這裡取土燒窯。1935年拓路工程開始,於家窯中間被填平鋪路,這個窯坑被分割為東西兩坑。西側規劃為小公園預定地(後日偽當局曾在此建設一條長達60米的防空洞),東側被填平修建了南大路郵局。

新路很快便建成投入使用。這條新拓的道路從日本領事館取直向南,直達東萊門外的江岸渡口。主路為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路與路邊建築之間鋪設了碎石路,使得路面在當時分外時尚美觀。因位於商埠大馬路南端,故定名為“南大馬路”,俗稱“南馬路”。

吉林市南馬路的由來與變遷,您瞭解多少|吉林老街

南馬路不僅道路本身用材新穎、質量精良,兩邊建築也均為新式洋樓洋房。

當時的永衡電燈廠已被偽滿洲中央銀行支行控制,更名為偽“滿洲電業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支店”,它的北側是“日滿商事”(偽“滿鐵”的子公司,是日偽管制重要產品買賣和進出口的特殊會社),南側是“滿鮮坑木支店”,對過為公會堂、松江新聞社、松江旅社,也都是二層樓房。

如今重慶街上唯一尚存的1949年以前歷史建築物是公會堂。這個建築佔地260平方米,為臨街長方形南北延伸磚石結構的“古典風格”二層建築,建築面積達440平方米。長方形、圓形窗戶點綴在臨街樓面,樓頂覆有紅灰色石棉瓦。臨街樓體和西側建築形成一個天井式小院,自然擁有了一種鬧中取靜的清幽。

公會堂在偽滿時期隸屬於臭名昭著的吉林市公署協和會,是協和會“顯揚建國精神……徹底宣德達情,完成國民動員”灌輸反動思想的重要場所。

徐德源先生在《吉林舊事見聞》中,記載了偽“滿映”在吉林市取景拍攝的第一部進行奴化教育的故事片《壯志獨天》,此片一經上映,“吉林市一些學校都組織學生到公會堂觀看”。

放映電影之外,偽滿時期公會堂還經常舉辦免費公演,“除了新劇(話劇)便是歌曲演唱”(尤蘊石著《吉林舊事》)。總之,在日偽統治的魔性時代,公會堂裡裡外外營造的都是歌舞昇平、民族和諧的氣氛,藉以隱爪藏牙,配合當局在南馬路上堆砌所謂“建設新滿洲”的海市蜃樓。

當時,按日偽當局的如意算盤,南馬路南口恰好位於即將開工的吉林大橋北端,是火車站、飛機場(今通江路四中東側)繞過老城區直接通往“新定義的江南新區”的必經近路。

通過南馬路,將大馬路上的傳統商業區、五緯路的金融拓殖區、三緯路的娛樂區、南康路的住宅區緊密勾連,用前述郵電、電業、新聞、商務等部門,有步驟地構建一個類似今天中央商務區的重要城市功能分區,進而踐行《吉林大都邑計劃》中“將吉林市建成為觀光旅遊和工業發達城市”的規劃構想。

這就難怪當時發行的明信片中用英文"Business Centre of Kirin"(吉林商務中心)來定義和宣傳這條南馬路。

1945年8月15日吉林城光復,日本殖民迷夢徹底破產,南馬路隨即開始了一段充滿動盪的新曆程。這期間,南馬路和周邊建築見證了共產黨人與國民黨接收大員、城市流氓的鬥智鬥勇,目睹了國民黨政府對吉林城挖地三尺肆意搜刮,感受了吉林城百姓節衣縮食掙扎在生死線上的無奈……

在經歷了看似短暫卻艱辛非常的日子後,最終,1948年3月9日迎來了吉林市回到人民手中獲得徹底解放的時刻。

萬事不在初相逢,洗盡鉛華亦從容。1949年後,街道還是那條街道,街上景物的內涵卻已然發生了鉅變:

偽滿電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向市民工作生活提供能源保障的吉林市電業局,偽滿協和會的公會堂成為供市民休閒的工人俱樂部和市話劇團的駐所,松江新聞社成為吉林市市民瞭解新聞時事的報社所在地,日滿商事會社成為向市民提供精神食糧的新華書店,吉林市評劇團、吉林省地方病防治二所等部門也相繼遷入這條南馬路邊的舊時代建築裡,成為服務江城人民的重要力量。

在當年小公園預定地改建的集會場地上,國民黨反動政府豎立的佔據吉林紀念碑被拆除,修建了供市民開展體育活動的露天球場。

1954年球場安裝了燈光照明,並在之後的歲月裡逐步改建為可容納4000名觀眾的燈光球場——在燈光球場“夏天打籃球,冬天打冰球”成為幾代吉林人難忘的回憶。

1983年10月11日,當時已85歲高齡的柳秉鈞先生向吉林市博物館捐贈了珍藏多年的一萬三千枚郵票和六百多種紙幣。全市範圍對柳先生的義舉積極地進行了宣傳,受此影響,集郵熱逐漸在吉林市蔓延開來。而當時吉林市南馬路郵局門前空地,自發形成了露天郵品市集,每到週末,人頭攢動,交易頻繁。

吉林市南馬路的由來與變遷,您瞭解多少|吉林老街

那時候南馬路還大致保持著它初現吉林時的模樣:工人俱樂部旁邊還沒有漢斯啤酒城,燈光球場還沒有變成市一高中(現在的九中)的操場,一幢幢臨街二層洋樓還沒有被拆改,而那一大群勇於在改革開放初期弄潮試水的集郵人,已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風景。(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