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於秦的四川樂山鹽井,蜀中地區都是吃的它的鹽

民國時期中國本土知識分子

對祖國的科學探索

這些考察影像雖不是藝術創作,但它們有著比藝術作品更為豐富的價值維度。

我們期待這些交織了歷史、學術甚至政治的考察影像,在更為深入的研究中顯現其真正的價值。

始於秦的四川樂山鹽井,蜀中地區都是吃的它的鹽

▲四川樂山鹽井

--1939年 四川水利考察相冊《知微影集》


四 川 樂 山 鹽 井

井研縣境內早在漢代已掘井取滷製鹽。到了宋,明,清時期,鹽井開發已成為井研主要經濟支柱。

樂山的鹽業歷史源遠流長,據《華陽國志》、《樂山縣誌》等文獻記述:鑿井製鹽始於秦,歷唐宋逐步開發。在發展中形成了犍為鹽場、樂山鹽場、井仁鹽場。鹽場鹽業發達,南宋時井研縣因鹽業發展,經濟繁榮,躋身於蜀中發達地區。清乾嘉年間,因犍為鹽場、樂山鹽場鹽產盛於富榮(今自貢),有“金犍為,銀富順”之說。直到新中國成立前夕,整個鹽場共有滷井5805眼,灶戶935家,直接、間接依靠鹽業為生者6萬餘人。


《知微影集》:民國期間四川省水利局職員以四川境內的水文站為線索,對四川各地進行考察並製成《知微影集》三冊。這三冊影像是反映民國時期中國西南地區風貌及水文發展的重要影像資料。

此全三冊中記錄了四川境內長江、岷江、金沙江流域的成都、奉節、萬縣、渠縣、廣安、重慶、南充、遂寧、廣漢、彭縣、新都、華陽、眉山、犍為、松潘等地名勝、習俗及水文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