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讀書不需要刻意

【文學】讀書不需要刻意

最近,網上有這樣一個話題:哪些時刻會讓你覺得“幸好還有書”。有人感慨,是閱讀陪他度過了失戀後最難熬的時光;有人則說,自己曾孤身一人到陌生的城市工作,舉目無親時唯有書籍相伴。更多人列舉了許多共性的時刻:臥病在床時、睡不著時、人在旅途時……在經歷過這些略顯灰暗的時候突然發現,無論你來或者不來,書永遠在那裡,是那份觸手可及的慰藉。

隨著圖書種類日益豐富、閱讀方式漸趨多元,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讀書變得越來越“簡易”。琳琅滿目的伴讀類知識服務產品、層出不窮的休閒娛樂方式,不斷分散著人們的注意力。而沉浸式閱讀經常被忽略,一次次成為“可以再等一等”的選擇。

然而,總會有一些境遇和場景,讓你突然發現,書籍可以成為一束照進人生縫隙的光亮。因為在這些時刻,閱讀不再為增強競爭力的“有用”和“充電”服務,也告別作為高雅生活方式的功能性象徵,它只是一種撫慰人心的方式,能打開只屬於個人的、通往心靈的道路。“幸好還有書”的小確幸,溫暖著人生。

有人說,閱讀是一座可以隨身攜帶的避難所,沒有一種苦惱是讀書所不能驅散的。艱難的環境裡,書籍總能給人以特別的安慰。我們常會讀到這樣的故事:有的人遇到生活的磨難,卻在書籍中獲得了勇氣;有的人囿於瑣碎的日常,卻在書籍中拓寬了天地;有的人儘管身處貧窮,卻在書籍中收穫了精神財富。這正是書籍所迸發的能量。

當然,書籍的力量並非只在於雪中送炭,更有潤物無聲。與其將讀書視為避風港,不如讓它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日常。

可以學一學古人,“坐則讀經史,臥則讀小說,上廁則閱小辭”,用閱讀充實碎片化時間;也要拓寬視野、廣泛涉獵,閱讀不同門類的圖書,豐富知識和體驗;更懷一顆平常心,拋卻世俗功利的需求,將享受讀書當作唯一的目的,真正體會閱讀的趣味盎然。

不論“幸好還有書”,還是“時時皆有書”,閱讀總是美好的。不妨經常打開書櫃、不妨常在手邊放本書,莫讓書籍繼續等待,讀書不需要刻意。畢竟,閱讀能讓生命變得更有質感,充沛內心的力量。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