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凋零的農田,處處都是蝦池和樹林

凋零的農田,處處都是蝦池和樹林

作者:鄭一鳴

細心的人們不知道有沒有發現,2020年的這個春季,石首人的網絡在經歷過疫情災難的洗禮之後,除了頻繁出現的豔陽,筆架灣畔的紫雲英,卻少了往年大曬特曬的油菜花海、春耕美景,曾幾何時,除了那難得一見的麋鹿和江豚,一望無際的油菜花相伴著盛開的桃花,成為石首人生活之中的亮點,也成為吸納全國各地、本土鄉親旅遊的品牌,如今的石首農村,桃花、油菜花已在疫情災難的籠罩之下凋零,就連農田也少了許多耕種的身影,日漸增多的只是那一片片蝦池和樹林。

隨著人們經濟條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印象中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村生活逐漸變得少見,取而代之的是,大片大片的良田被栽上了樹木,大片大片的稻田被挖成了蝦池,昔年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勞村民們,大多已經洗腳上田,開啟了休閒養生的歲月,開啟了打牌釣魚的娛樂生活,鄉野村落,日漸凋零的農田隨處可見。

原創:凋零的農田,處處都是蝦池和樹林

良田變成了樹林

作為農村人賴以生存的稻田,和歷年來一望無際的油菜地,似乎已經變得稀疏凋零,許許多多的村民,已經不屑於耐心地育苗栽種,勞累地收割,低廉地變賣,最多也就是小塊的栽種,僅供一家人榨油食用,從而令如今的農田之中,不僅難得一見成片壯觀絕美的油菜花景,就連偶然遇到的滿田青禾,也只不過是形似稻穀的雜草叢生。

面對如今的疫情災難場景,面對許多關停的廠礦企業,面對無數失業的鄉鄰,面對國際國內對食品短缺的預警,在線君內心還真的有些鬱悶,昔日的魚米之鄉,昔日的水稻油菜,逐漸變成了成片的林木,逐漸變成了一望無際的蝦池,絕美的鄉村風景,春播秋收、四季交替的農田美景,逐漸失卻了往日的繁榮。

原創:凋零的農田,處處都是蝦池和樹林

雜草叢生的稻田

難以想象,若干年之後,我們這些生活在洞庭湖畔魚米之鄉的子民們,會不會也成為糧油都依賴於進口的區域,人們的眼中,會不會只有虛擬的泡沫經濟,而失卻了自給自足的農副產品;若干年後,我們的子孫後代,會不會全然忘記了耕種作業的勞動過程,而變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軀體,變成只認識金錢的奴隸。

但願這一切只是杞人憂天,不會成為影響人們生活的實景,災難之後的生活,卻值得我們每一個人警醒,坊間常說,家裡有糧,心理不慌!這句話雖然對於現在的人們生活來說,短時間影響不大,但是從長遠來看,卻對我們的生活產生著極大的影響,可以想象,連魚米之鄉的洞庭湖畔,人們生活所需的糧食也依賴於進口,這樣的場景,如果在更嚴重的災難面前,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不得而知。

原創:凋零的農田,處處都是蝦池和樹林

稻田變蝦池

現實之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傳統的歷史文化,重拾傳統的道德風尚,卻極少有人憂思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的改變,雖然從中央到地方,都在倡導和鼓勵甚至立法保護農田建設,激勵農業生產,但是在現實生活面前,許許多多的村民,在經濟導向的社會秩序面前,依然信奉著賺錢的信條,放棄大面積的農田糧油種植,傾向於懶人經濟第一的取向。

原創:凋零的農田,處處都是蝦池和樹林

處處都是蝦池

歲月的年輪永不停滯,日漸凋零的農田稻穀和油菜花海,何時能夠如傳統文化一般,重新貫穿人們的生活,帶給我們純正自然的農家美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