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建國初期鄂爾多斯納林(七區)的掃盲運動

因工作需要,筆者近期有幸查閱到上世紀五十年代準旗開展掃盲運動的翔實資料,現根據資料記載以及自己耳聞目睹將那場運動的歷史背景、運動開展以及掃盲特點編輯成文,以饗讀者。

憶建國初期鄂爾多斯納林(七區)的掃盲運動

一、歷史背景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宣告成立。標誌著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從此站立起來了。但在這個百孔千瘡的大地上要建設新中國,首先就有一個攔路虎擋在發展道路上,那就是文盲問題。全國5.5億人口,80%以上是文盲。農村文盲率更是高達95%以上,有的地方十里八村都找不出一個識文斷字的人。這給社會主義建設帶來了極大困難。為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水平,1950年黨中央召開全國工農教育會議,確定開展掃盲教育。僅五十年代的十年就掀起三次掃盲高潮,一直持續到50年代末。毛主席親自制定了“每人必須認識1500到2000個字”的掃盲標準。1952年我國開始了第一次大規模的掃盲運動。1956年全國掃除文盲協會成立。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佈《掃除文盲的決定》,第二次掃盲運動又掀起高潮。1958年,全國掃除文盲協會會長陳毅在講話中說:掃盲工作是使六萬萬人民“睜開眼睛”的工作,從掃識字盲,掃文化盲,到掃科學盲。他號召來一個文化上的“原子爆炸”,第三次掃盲高潮很快形成。

新中國成立之初,掃盲運動使得數以萬計的青壯年擺脫了文盲身份,他們的人生軌跡也隨之改變。

二、運動開展

準旗早在1948年黃河以南解放後,馬柵、長灘等解放區就開始興辦夜校、冬學。到1952年,旗內各地普遍開始辦夜校、冬學。但與解放區相比,其他地區人們的掃盲學習積極性就顯得比較冷淡。1950年準旗人民政府將原來所轄13個達慶牌改建為12個區,73個達爾古改建為83個鄉鎮。納林為第七區,轄五色浪、速機溝、南關坪、海力色太四個鄉和納林鎮。七區的掃盲最初只是在人口居住集中的村社開展,也是斷斷續續沒有形成制度;居住分散的村社基本沒有開展,原因很多:領導不重視、宣傳教育不到位、群眾認為學不會、生產忙、年齡大等等。針對這種情況,“區里根據上級指示結合本區具體情況,在黨的統一領導下,結合中心工作大會小會安排部署,加大了宣傳教育力度,使鄉、村、社幹部領會精神開展工作。如速機溝鄉的常勝店、五色浪鄉的溝門、南關坪鄉的永發社都作為開展民校識字班的重點地區。由於宣傳工作到位,收效顯著。常勝店秦家塔秦三夫婦及羊倌秦霸槐等同志認識到文化的重要,就便用沙盤寫字,將《農民課本》學完二分之一了,速機溝鄉前進社婦女秦雙全說,將來我們去那些地方呀,很快的學習文化吧,不學習連門也出不了,這樣對大家的教育意義很大。1954年,夜校、冬學改稱“識字班”和“民校”,納林(七區)有中心識字班、普通識字班、民校、識字租共計18處,參加學習者407人”。(摘自第七區掃除文盲工作總結)“不學習連門也出不了”使我回想起小時候父親和幾個鄰居去了包頭,一位由於不識字蹲進女廁所,一個女的進來讓他出去,他說:“咋接也得等屙尿完了哇!”成為幾個人的笑柄。時代發展到今天,出門恐怕光識字也是寸步難行,你得學會自助取票、電子支付等等。

三、掃盲特點

在五十年代的掃盲運動中,形成了田間地畔,人行路口,車馬大店門口,甚至櫃櫥之上都有常用字標,並有義務教員考核,區、鄉掃盲幹部巡迴各村督促、檢查、指導。南關坪鄉、速機溝鄉掃盲運動搞得有成效,成為當時掃盲的典範。1956年3月準格爾旗將《南關坪鄉典型調查報告》作為典型材料經旗長白鳳岐簽字報伊盟教育處。

1、 制度健全

為了做好掃盲工作,根據上級的部署,準格爾旗於1952年組建了掃盲工作委員會,下設掃盲辦公室。各區、鄉都設立了掃盲機構。納林(七區)也成立了掃盲機構以解決地點、課本、師資、學員等問題,並制定相應規章制度。1954年準旗舉辦了義務教師培訓班。在培訓班結業時經民主選舉出學習模範5人,其中2人來自七區,速機溝鄉常勝店的秦月梅(曾任常勝店大隊婦女主任)獲得第一名甲等獎,南關坪鄉的魏秀蘭(參加工作後調烏海市)獲丙等獎。如1954年七區掃盲工作彙報中寫道“自夏鋤以來,在教員秦月梅的一貫努力下,使該地民校始終保持著美滿的情緒,他們為了生產與學習兩不誤,又重新修訂了制度,即初一、十一、二十一文化課,初五、十五、二十五政治課,這樣較為方便,既好記又便於田間地頭複習。”

2、 形式多樣

教學組織形式多樣。例如在冬閒時節多學、農忙時節少學等等;在農忙時節推行“小黑板下地”“邊走邊唱邊學習”等組織形式;為考慮學員居住地方的密集程度及學習程度的不同,採用班級教學、分組教學、個別教學等形式;為解決師資薄弱、教員缺乏等困難,實行就地取材的“以民教民”原則,動員當地村中熱心教學的知識分子擔任教員,組織假期回家的學生充當小先生等等。

憶建國初期鄂爾多斯納林(七區)的掃盲運動


(社員們修水庫利用休息時間識字)

憶建國初期鄂爾多斯納林(七區)的掃盲運動

(當時的掃盲課本)

南關坪鄉包括納林(舊納林鎮除外)、敖靠塔、胡家渠、劉家渠(部分),總人口近二千,是當時比較大的鄉,青壯年中的文盲佔青壯年人口的84%;半文盲佔12,5%。是當時農村中存在的嚴重問題,必須加快掃盲步伐,儘快解決教師短缺問題。

憶建國初期鄂爾多斯納林(七區)的掃盲運動

(上圖為南關坪鄉典型調查報告)

1956年2月業餘教育幹部陳理政在《南關坪鄉五村掃盲規劃工作總結》中寫道:“黃文義(曾任準旗公安局政委)的教學情況:(他是三完小五年級的學生、青年團員,)家住五村壕圪卜光明社,原來這裡也組織學習過一次,在這樣分散的地區集中學習,結果你來我不來,沒有學成,但有些愛學的,自學問人,如孫四小識到3700字,韓成栓能記生產賬了。55年冬天黃文義放寒假回家,就著手開展該社的掃盲工作,他首先通過以上兩個識了字的人去教育社員,另外動員識字的人進行教學,共發展了四名老師,學員由29名發展到46名。由於居住分散難以組織,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根據各村的文化、生活、生產、政治、教師等情況以及學習條件,將五村所轄三個小自然村再分片進行學習。胡家渠村分為二片;壕圪卜村分為五片;田家塔村分為三片。這樣以片組織就容易多了。壕圪卜社員反映:我們社裡自從黃文義放假回來就給我們組織起來啦,共組織了五片,一片一個組長,任小先生,第一天教,第二天覆習,第三天檢查再教幾個新的。他教的字好記,全是我們常用的字。我們通過15天的時間段玉蘭、韓成栓和孫四小能識到100餘字。”

我出生於1951年,4、5歲時掃盲情景如今還記憶猶新。那時晚上常跟著母親到夜校學字,自己也識了好多字。課本上的故事如《一碗黃豆》等現在還記得。教學形式為閒時多學,忙時少學,終年不斷。故鄉常勝店地處當時走西口交通要道,學校大門口有學生站崗,要求過往行人認會二個字才能通過。

3、方法靈活

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掃盲教育更重視學習的實用性,在教學方法上打破常規,大膽創造。例如拼音識字教學、同音字教學、見物識字和看圖識字等識字方法,形成“處處有課本,時時可識字"的局面。此外,還將文盲熟悉的事物和生字掛鉤,先讓文盲背出一套他熟悉的事物來,如全村的人名、二十四個節氣、夏收到秋收的農活等,在與生字聯繫起來教學等等,這些教學方法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文盲學習的興趣和加快了掃盲的速度。

4、貼近生活

憶建國初期鄂爾多斯納林(七區)的掃盲運動


(利用田間地頭休息時識字)

憶建國初期鄂爾多斯納林(七區)的掃盲運動

(孩子們放羊在山坡學習)


教學內容貼近群眾生產生活。《南關坪鄉五村掃盲規劃工作總結》中寫道:“農村打撲克風氣盛行,南關坪鄉的群眾自然也不例外,一面要摸牌,一面也能互相學一個字或者問一個字,這也是學習時間;婦女們在看小孩或者做針線一天也能識會一至二個字。此外,婦女們天天做飯、縫衣服、餵豬狗,那些‘米’‘菜’‘面’‘油’‘碗’等等字都是生活實踐中時時刻刻接觸的東西,是很容易認識和記憶的字。可見,掃盲教育的教材都非常強調實用性,適合群眾的要求,這樣不僅能夠讓群眾容易記憶、理解,同時還能夠調動群眾學習的熱情,激發他們的興趣。”

1958年11月,撤銷區、鄉、鎮,改建人民公社:全旗8個人民公社31個管理區132個生產隊。納林人民公社轄沙圪堵鎮、納林鎮、德勝西鄉、速機溝鄉、五色浪鄉,成為全旗範圍最大、人口最多的公社。為更進一步加強對掃盲工作的領導,納林人民公社由團委、宣傳、婦聯、武裝、衛生、學校等13人組成業餘教育委員會,公社黨委書記任主任、公社主任任副主任。

經過轟轟烈烈十年的掃盲運動,到1960年初,全公社6個管理區83個生產隊5770戶23387人中的8745名青壯年,掃盲畢業4325人,畢業率49,5%。準格爾旗經過近10年的不懈努力,使文盲比率由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的80%以上降至1960年的40%以下,這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準旗教育史上最有標誌性的成就、最輝煌的篇章。

建國初期的掃盲運動,邁出了中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最初的步伐。他們不辭勞苦、跋山涉水、艱苦奮鬥和無私奉獻精神值得後人們學習。

☆ END ☆

作者簡介

憶建國初期鄂爾多斯納林(七區)的掃盲運動


憶建國初期鄂爾多斯納林(七區)的掃盲運動

劉富義,退休教師,現為準旗薛家灣五老宣講團成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