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名著為何多喜歡“吃”?

文/華德陽

文學名著為何多喜歡“吃”?

“飯店見是潘三爺,屁滾尿流,鴨和肉都撿上好的極肥的切來”(《儒林外史》)。看到這句話,很親切,似乎幾十年前咱們都窮的時候也是這樣,大家都愛買肥肉,因為肥肉吃著香,但是也只有有權有勢的能買到肥肉。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吃肥肉的人越來越少,挑肥揀瘦,大家開始愛吃排骨。

我們在幾十年前見面愛問“吃了嗎”,民以食為天,吃飯是頭等大事,尤其是在吃不好也吃不飽的時候。但是翻翻《紅樓夢》《水滸傳》《儒林外史》等,似乎也是吃飯喝酒佔了很大的篇幅。劉姥姥進大觀園吃得咂舌,看得眼花繚亂;梁山好漢也是動不動就到酒館裡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熟人在街上偶遇,都是拉到酒館裡邊吃邊談;銀子不寬綽的,就到茶館裡坐一坐,也得到外邊買幾個燒餅或糕點之類的吃吃。

文學名著為何多喜歡“吃”?

《紅樓夢》不厭其煩地寫了無數吃飯的場景,《水滸傳》裡除了打打殺殺就是剩下了吃吃喝喝,《儒林外史》裡的鄉宦秀才也是無吃不敘舊,無吃不能體現世態炎涼。

寶玉的奶媽李嬤嬤,也是個有身份的人,連王熙鳳也禮讓三分,但還是貪吃寶玉房裡的糕點,貪喝一兩口好茶,為這事,寶玉很生氣,認為是丫頭做的不周到,攆走一個丫頭茜雪。可見吃喝點好的東西,不僅僅是一種身份的體現和象徵,也是大家“嘴裡淡出個鳥來”所體現的生理反應,就是孔子說的“食色性也”。

文學名著為何多喜歡“吃”?

讀書人范進家裡揭不開鍋;好不容易“進學”,其丈人胡屠夫拿了一副大腸來祝賀,還說“這十幾年,不知豬油可曾吃過兩三回”;到了范進中舉後,勢利的胡屠夫也就只拿了“七八斤肉”來看“範老爺”。對那些來報喜的衙門差役也是借了點雞蛋酒米款待。似乎不吃就不足以表達感謝或祝賀之情。

文學名著為何多喜歡“吃”?

一些做媒的往往也是先騙事主一頓飯,然後才從中撮合。“次日,走到一個做媒的沈天孚家……在茶館裡吃茶……就問起這頭親事。沈天孚到:“哦!你問的是胡七喇子麼?他的故事長著呢!你買幾個燒餅來,等我吃飽了再和你說。”你看,媒婆們可是見多識廣、吃香的喝辣的,什麼場面沒見過,還嘴饞那幾個燒餅?可見當時人們生活水平之低。

《平凡的世界》描寫得吃更是令人印象深刻。做過窮學生的多有深刻體會,不再贅述。

文學名著為何多喜歡“吃”?

細品起來,幾乎所有的文學作品,無論古今中外,裡面都寫到了達官貴人的“朱門酒肉臭”,寫到了窮人們吃的是如何不堪,甚至不如地主老財家裡的牲口。那些騙吃騙喝的清客閒人,那些為了口吃食鋃鐺入獄的百姓,那些闖蕩江湖出入酒樓揮金如土的俠客,那些遊手好閒吃喝嫖賭的紈絝子弟,哪一天不都是在吃了上頓想下頓中度過?

文學名著為何多喜歡“吃”?

即使到了現代,大家手裡都不缺銀子,到飯館裡撮一頓,也是令人心曠神怡的。在豬肉價格飆升的那段時間,吃頓排骨都是一種享受。千百年來,“如何吃、吃什麼”還真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