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為什麼愛用公共洗衣房

很多人都看過《生活大爆炸》裡謝耳朵去外面洗衣房洗衣服,稱為Saturday Laundry Night。可是為什麼歐美甚至日本,馬來西亞等國家都設有公共洗衣房呢?為什麼這個文化在中國沒辦法實現呢?我們看到美國使用最廣泛,我對美國的洗衣文化格外感興趣,就以美國為例,來扒一扒美帝的洗衣房文化吧。

最喜歡看美國人拿著一個巨大的帆布袋到樓下的洗衣房,然後自己投幣啟動一臺洗衣機,然後把所有東西一股腦扔進去,接著等30分鐘或者更久,再把衣服全部塞進帆布袋子裡。有的洗衣房很豪華,旁邊還有電視等休閒設備,可以一邊等一邊消磨時間,電視裡也有男女在洗衣房一見鍾情的不是嗎?有些洗衣房比較簡陋,除了幾臺大型洗衣機沒有別的東西,甚至機器和地面都有些髒。

洗衣房文化的形成一定有它的歷史原因、社會發展變化,也有約定俗成等很多原因促就,就像中國內地北方地區的公共澡堂文化(雖然已經衰退),南方人都不能理解一樣,我沒有生活在外國,只能從公共渠道,朋友等渠道大致瞭解,我總結了以下幾點主要原因。

一、歷史、社會發展原因

1934年,美國德克薩斯的沃思堡市誕生第一個商業洗衣房。美國有很多百年以上的老房子,排水系統不是很強大,無法支撐洗衣機排水。窮人選擇租普通公寓,大量公寓空間有限,為了節約用水,防止電路出問題,禁止在公寓房間安裝洗衣機,只提供公共洗衣房。久而久之,選擇在公寓租房生活的人大多隻能依靠公共洗衣房。這麼做成本也會降低,畢竟買的起,用得起洗衣機的人,如果搬家也很麻煩,索性就不買。甚至無家可歸的流浪者也可以用公共洗衣房。當然有錢可以買得起房,又買得起獨棟房子的人也會配備洗衣機,這就不在討論範圍了。

那為什麼中國內地不能效仿之,讓窮人也在好幾十年前用上洗衣機呢?我認為最主要原因是自動化和機械化發展的滯後,美帝在四五十年代就已經很發達,他們更習慣能用機器完成的就不手動去做了。他們對機器的接受程度比我們高。而中國家用電器的普及相對晚很多,我們父母那一輩結婚時候,縫紉機,自行車和自行車是三大件呢!在那個年代根本用不起。然後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用的上洗衣機了,在其他買不起人的眼裡這個物件又成了腐敗證據,有些人會很酸地說:“真是奢侈,衣服當然要手洗才幹淨,那個機器嘩啦啦轉一通,能洗乾淨嗎?這個機器沒用。”這個固化思維適用於很多電器,哪怕到2019年,有些人也覺得洗碗機是擺設,一個道理。所以公共洗衣房文化無法在中國實現,完全可以理解。我沒有粉刺任何人,我也是這麼走過來的,只是對比不同歷史、社會發展的人對待機器的不同態度而已。

二、有禁止晾衣規定,攢一攢洗得更痛快(懶)

最早在美國很多地方公寓或社區不讓在陽臺晾曬衣服,不能懸掛在外面,叫做“曬衣繩禁令”。所以美國人選擇在公共洗衣房洗好衣服以後,直接烘乾,然後拿回家就可以穿。即使是自己家裡買,也會洗衣機和烘乾機一起買。

我們都知道,機器的發展和人的懶有很大關係,為了解放雙手,才發明機器。美國人也不是每天都洗衣服,一般情況下,都會選擇攢一週髒衣服一起洗。於是,就產生了一個“隆重”的家庭日—Laundry Day。直到今天,無論是在自己家還是去公共洗衣房,彷彿洗衣日是一個充滿儀式感的日子,尤其是家庭成員多,要洗的東西很多的時候。既然不會頻繁使用,而且沒辦法晾曬衣服,選擇去價格便宜的洗衣房洗,何樂而不為。

三、共享經濟帶來更低的價格

官方數據顯示在2016年,在美國大約35萬公共洗衣房,總收入達到8億美元一年

“以我現在住的公寓而言,洗一次衣服衣服的投幣費用摺合是人民幣10塊。買一臺洗衣機的話,至少要3000左右。以我大約每週洗一次的頻率計算,就算不考慮日本貴的要死的水費,也得洗6年左右才能洗出一臺機器錢來。”(該段文字摘自網絡)

從這位網友的文字來看,公共的一定是比較划算的,比如我們現在搞得如火如荼的共享單車。公共洗衣房就是外國最早的共享經濟之一。既然便宜,那就攢多一點一起洗,有人把鞋也扔進洗衣機裡,把地毯、地墊很多大件物品扔進去洗,這點國人很少可以接受吧。所以好多人討論衛生問題,尤其是現在網上到處宣傳洗衣機半年不清潔有多髒,更覺得公共洗衣機很髒。這確實是文化差異問題,有很多美國人不會進行衣服分類,一股腦扔進去洗,這就是他們隨性的生活方式之一。我們會看到很多人穿著球鞋就進屋,上床,我們也無法理解,這麼類比下去,我們都知道韓國和日本人更是無法容忍穿著鞋踏進家門,所以大家互相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對衛生的理解不同,就不會糾結公共洗衣機的衛生問題,而且經營的好的洗衣房,一定會定期清理,衣服可以用消毒液,高溫烘乾也可以殺菌,衛生的擔憂不用放大來看。

四、公共洗衣房的裝備更厲害

普遍公共洗衣房配備的洗衣機功率更大,更先進一些,而且洗衣和烘乾的聲音很大,在家進行也會有很大噪音,不如去用公共的。高級的烘乾機也可以做到免熨燙,拿出來就可以穿,美國人最喜歡方便的東西,比如漢堡。如果要洗很多大件物品,如地毯和床單被罩,家裡不太方便,自然而然會去公共洗衣房。

如上面所說,有的洗衣房也配備電視、咖啡機、遊戲機,有的地方還有家娃娃機等公共服務設施,這樣大家輕輕鬆鬆地洗衣服,會成為一種特定儀式。

五、公共洗衣房早已形成一個文化

它的存在這麼久遠,習慣成自然,大家早已經習慣性去那裡。

家庭主婦可以在公共洗衣房遇見鄰居,等待的時間可以閒聊,單身男女還有豔遇的機會。所以我很喜歡電影或電視劇裡出現公共洗衣房的場景,一臺臺龐大的機器安穩的坐在那裡,每個人過來它都熱烈歡迎,它和自動販賣機不同,和其他公共設備也不同,它在啟動後像是有生命的個體,累得“呼哧呼哧”響,像抱怨洗衣服的人衣服太髒,或者塞得太慢。洗衣服的人要在洗衣房裡待好長時間,像是照看別人家的孩子,像是和洗衣機搭訕,交個朋友。

(PS: 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觀點,和事實不符,歡迎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