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賦能帶給房地產的一場品質之戰,碧桂園,萬科,孰勝孰負?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從古時"孟母三遷"典故到現代中國式家長對學區房的熱衷,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教育始終是家庭規劃的重中之重,學區自然也成為人們選擇住房的重要標準。

對地產商而言,樓盤所能擁有的資源至關重要。藉助教育、地產間的連接屬性和業務共振效應,"地產+教育"模式的資源組合不但能滿足家庭追求近地緣的高品質教育機會,也將為地產商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當下,教育產業已成為房地產集多元化發展的新方向。未來,地產+教育將由"輕合作模式"向"綜合體"方向發展,一方面通過品牌效應整合各項資源,形成規模發展;另一方面,向著全產業鏈方向發展,與娛樂、零售、益智培養等相結合。

萬科向左,碧桂園往右

萬科和碧桂園地產界雙雄的對決,在教育領域鏖戰久矣。

萬科在1996年便踏入教育領域,與復旦大學附屬中學共同建立上海市復旦萬科實驗學校。2014年,在 "城市配套服務商"的轉型戰略下,萬科宣佈"八爪魚計劃",表示將通過教育在內的八個"爪"跨界多個領域。

教育賦能帶給房地產的一場品質之戰,碧桂園,萬科,孰勝孰負?

2018年1月,萬科在總部所在地深圳發佈"梅沙教育"(Meisha) 品牌,宣佈2020年梅沙教育將在全國落地超過100所優質學校,涵蓋學前教育、K12、戶外教育等,服務60萬家庭。

而碧桂園則主打K12教育,截至2019年2月,碧桂園在中國9個省份和全球範圍內共運營69所學校和超過16家培訓中心,學生規模已經超過了4萬。

作為目前全國最大的K12教育集團,碧桂旗下的博實樂教育2017年5月登陸紐交所,成為中國教育集團赴美上市最大的IPO。財報顯示,2019財年前三季度,博實樂營收達18.51億元。

除萬科、碧桂園外,其他房地產商也紛紛跑步入場。據"樂居財經"2018年9月發佈的"教育地產品牌榜",全國共有超過30家地產公司成立了教育品牌,中國TOP10的房地產商均位列其中。

教育賦能帶給房地產的一場品質之戰,碧桂園,萬科,孰勝孰負?

(來源:i-EDU)

地產界和教育界合作似已成為一種必然,然而兩者之間的合作融合,並非只是蓋幾棟教學樓那麼簡單。

趨勢與挑戰

地產企業涉足教育企業實際上已成主流。

自地產行業進入"白銀時代"後,地產商急需尋找利潤突破點來擴大其利潤空間,提高庫存轉化率。而教育資源作為社會的剛性需求,一直是中國家庭關注的焦點,地產資源和教育資源的跨界融合,切中了大部分家庭最真實的剛需。

教育賦能帶給房地產的一場品質之戰,碧桂園,萬科,孰勝孰負?

教育機構的進入門檻往往較高(包括場地、人脈等),而地產集團由於具有資源方面優勢,因此較容易達到該門檻。地產集團在高端住宅區內建設配套學校設施,打造高質量的教育品牌,教育品牌也同步帶動了地產業績增長。

教育賦能帶給房地產的一場品質之戰,碧桂園,萬科,孰勝孰負?

來源:普華永道中國

房企進軍教育行業,既給房企帶來了業務發展機會,亦面臨著新業務擴張時巨大的挑戰。

常見的挑戰包括:

挑戰一:教育集團需要有清晰的發展戰略和集團化管控運作能力。

教育企業往往先創辦學校,再成立教育集團。而教育集團往往面臨學校眾多,且模式固化、地域分散,集團成立時間較晚等難題。此情況下,教育集團需要有清晰的發展戰略和集團化管控運作能力,集團組織架構需要支撐學校資源整合及共享的功能,保證集團戰略的落地實現。

挑戰二:標準化運營體系的打造對集團化擴張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如大型成熟的房企,在多年的擴張中已經建立標準化體系,教育業務要健康長久發展,亦需要建立標準化的學校運營模式,加快打造標準化的運營體系,包括教學產品標準化、管理流程標準化、財務規範標準化等。

挑戰三:需要重視投後管理工作。

近年來,多數地產機構也會通過新的投資互併購方式擴大學校業務,其後學校管理層往往對於集團化品牌、教育理念、信息技術平臺及標準認知程度較低,因此,若投資併購較為活躍的,還需要注意加強投後的運營整合管理。

地產+教育的三個階段

而地產對教育行業的涉足,大概可分為三個層次。

教育賦能帶給房地產的一場品質之戰,碧桂園,萬科,孰勝孰負?

第一階段以輕資產為主,這是最初級的階段,在沒有任何資源的情況下,地產商通過購入名校附近地塊,或是與名校簽訂協議,獲得業主子女就讀的機會。

第二階段則是中資產模式,房企與教育機構都紛紛拿出優勢面,房企提供空間和服務,而學校拿出教育資源和教育體系。房企通過大批量拿地後進行整合,商業、住宅、教育等統一宣傳,從而獲得更多的溢價。

第三階段被稱作則是重資產模式,這個階段要求開發商需要具備非常強大的整盤管控能力和資金實力,開發商需要自建教育品牌,同時在項目內興辦學校,引進教師隊伍。

在未來,地產+教育正由最初的"合作模式"逐漸向"綜合體"方向發展。"教育+地產+學校"轉變為"教育+地產+教育綜合體",即以租賃給教育培訓機構&早教機構等為主要模式,形成新的圍繞教育的綜合體。

此外,目前不少地產公司通過建立私募基金投資實現教育行業快速佈局,該方式或將成為未來主流。

某業內人士稱,與資源置換的中資產模式相比,地產公司藉助股權投資對教育品牌有更多控制權,可以更好的將教育與地產相結合;與自建品牌的重資產模式相比,通過投資獲得教育行業入場券的投入成本更低,與自建品牌相比,教育模式更成熟,而且,輕裝上陣的投資也可以更好的追逐教育的風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