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夢演藝圈》這麼久的孤身奮戰,終於迎來《上海堡壘》的相伴

《上海堡壘》僅用一天時間就從上映的4.2分,下幅下滑到3.4分(截止8月10日),接下來評分只會一路走低,大有追趕《逐夢演藝圈》的姿態。

《逐夢演藝圈》這麼久的孤身奮戰,終於迎來《上海堡壘》的相伴

豆瓣評分

電影的評分走低,固然與電影本身的質量有關,整體而言此電影不是爛在某點上,而是爛得非常均勻,是全方位的爛。前期的營銷炒作,估計吸引了首批觀影者外,後期隨著口碑暴跌,票房可預見將會持續走低。

往常電影製片方習慣用流量明星來炒作電影的熱度,而今發現流量明星即是良藥,也容易變成毒藥。好比日常就醫,如果對症下藥,此時藥才能發揮最大功效而稱良藥,當胡亂用藥,良藥也變成毒藥。

流量明星本是一箇中性概念,只是近年來因娛樂圈中的小鮮肉、小花等等強力助推,從中性詞衍變成貶義詞,甚至連小鮮肉都變成貶義詞。而想單純依靠流量明星來支撐電影的票房,甚至用上炒作、請水軍等手段,但這都也無法掩蓋而今票房、評分一路走低的勢頭。可能電影製作方與發行方還習慣的像往常一樣把一些屎尿屁,來餵給無知的觀眾,甚至不知變動依然停留在以往的營銷手段,認為觀眾都停留在無腦的階段,會因流量明星而追捧,乃至心甘情願的掏腰包。

《逐夢演藝圈》這麼久的孤身奮戰,終於迎來《上海堡壘》的相伴

上海堡壘

卻不知近年來的《流浪地球》、《我不是藥神》等之類高票房、高口碑的電影發酵,早已經快速養肥這群“無腦”的觀眾,開始變得有審美觀,有明辨是非觀,也已經學會用手中的錢來為等值或超值的電影買單。這時,製作方與發行方,還不思進取,還想用舊辦法來圈錢,只會引起大家的一頓嘲諷。

《上海堡壘》的口碑與票房再對比《哪吒之魔童降世》,讓我們意識到,國產好電影終於姍姍來遲,也說明流量明星早就無法帶動電影票房,粉絲經濟也只是曾經畸形時期的產物,並不代表國產電影真正的發展方向。

《逐夢演藝圈》這麼久的孤身奮戰,終於迎來《上海堡壘》的相伴

哪吒

當然無論是流量明星,還是演技實力派,只要製片方對電影敷衍了事,進行粗製濫造,在劇情上硬傷不斷,表情浮誇,甚至使用五毛特效,這才是真正透支大家對國產電影的信心,而流量明星只不過替他們背了最大的鍋。雖然如此,但這也無法給予洗白,畢竟流量明星無論表演什麼,只會瞪眼這沒法洗白,外加上僵硬的面孔、生硬的微表情,一副表情演完所有情緒。有時連本人都不出鏡敢使用替身、摳圖,這樣的流量明星竟然還大言不慚的領著視帝視後這樣的名譽,是把觀眾當傻子,還是目中無人,認為娛樂圈被他們玩弄於手掌之中呢?說好的敬業,說好的努力,都去哪裡了?

而馮小剛曾經顛掉黒白所鼓吹的,垃圾電影是因為垃圾觀眾的觀點。如今可以蓋棺定論,垃圾電影並不是垃圾觀眾而產生,觀眾也並不需要垃圾電影,只是劣幣驅逐良幣。這些垃圾電影製片方高估了他們圈錢的能力,也低估了觀眾的審美,他們為了圈錢可謂無惡不作,或者他們的目的不僅僅是圈錢,更重要的是為了洗錢。

《上海堡壘》的低票房,固然無法打醒所有裝睡的製片方,不過觀眾手頭的錢,相信可以喚醒部分人士。流量明星早已在當今電影圈行不通,請水軍也只是掩耳盜鈴、自娛自樂。倘若他們真實的粉絲能轉變成票房,那流量明星手中數千萬,乃至上億的粉絲,哪怕每人貢獻50元,也是幾十億的票房,而今票房與口碑雙輸,我們固然可以站在中立的角度評價流量明星變成毒藥,光靠一味的個觀眾喂屎來圈錢,現在想都不要想。你不拿出貨真價實的東西,就不要想從觀眾口袋掏錢。

不過,《上海堡壘》預定年度爛片,應該是跑不掉了,不知是該喜還是該悲。

當然筆者心中的國產爛片之王,一直是留給《逐夢演藝圈》,這王者低位,希望無人撼動,也希望後來者都能給我們畢導一個面子,就算致敬也需要保留空間。

《逐夢演藝圈》這麼久的孤身奮戰,終於迎來《上海堡壘》的相伴

逐夢演藝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