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孤獨者》:別以為“眾人皆醉我獨醒”,實際上是作繭自縛

人總是孤獨的,而身處新舊社會交替之際的知識分子則更加孤獨。收錄在魯迅《彷徨》小說集裡的《孤獨者》便寫了這樣一位知識分子魏連殳(shū ):他內心的理想與追求在俗世之中不可求、不可得,也被旁人誤解、曲解,在接連失去親友的慰藉之後,他以一種自我放棄的方式來試圖報復整個社會,卻徒勞痛苦收場。

那麼,魏連殳的孤獨究竟是怎樣的?他的這個孤獨是“眾人皆醉我獨醒”還是“作繭自縛”?

魯迅《孤獨者》:別以為“眾人皆醉我獨醒”,實際上是作繭自縛

魯迅在《孤獨者》的一開篇寫“我”因送殮和魏連殳相識,同時也已寫明他的結局:“以送殮終。”這樣的開頭不僅表達了“我”對魏連殳的追憶和哀嘆,也以預告結局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同時還透露出一種巧合的宿命感。

在旁人眼中,魏連殳是有些古怪的,因為村裡只有他外出讀過書,有一些新潮的觀點和看法,他也會做出一些不符合村民們傳統認知的事情,這是村民對他的不理解和狹隘猜測,而他自己也會打破自己堅持的事情,自身既渴求新知新時代又無力斬斷傳統道德,所以充滿著矛盾性。

魯迅《孤獨者》:別以為“眾人皆醉我獨醒”,實際上是作繭自縛

比如說在魏連殳的祖母去世之時,所有親眷家屬和村民百姓都來了,他們一邊按照傳統的喪葬儀式籌備著,一邊預備著怎麼說服歸來的魏連殳,防止他要以什麼新花樣來操辦喪事,大家嚴陣以待,彷彿如臨大敵。然而等魏連殳回來了,他卻簡單地就答應了,其他人反倒覺得更加奇怪。

又如魏連殳起初很關愛孩子,認為孩子是天真善良的,都是環境和大人教壞的,但隨後卻又逐漸失望,孩子們越發地像那些大人一樣勢利了。就在此時,魏連殳的堂兄想把自己的孩子過繼給他,魏連殳卻知道這究竟是為了什麼,為的是他那還在山中的一間破屋子。

魯迅只用短短几句就刻畫出了這些愚昧自私者的嘴臉:

“我父親死去之後,因為奪我屋子,要我在筆據上畫花押,我大哭著的時候,他們也是這樣熱心地圍著使勁來勸我……”

魯迅《孤獨者》:別以為“眾人皆醉我獨醒”,實際上是作繭自縛

在孑然一身之後,又因寫了一些議論文章,魏連殳被學校辭退了,鄰居朋友都往來得少了,眼見著魏連殳更加孤獨了,他卻說早已預料到了人們的疏遠,也預料到了自己的結局。

“我”卻一下子就拆穿了他,是他總把人、把世道想得太壞,所以把自己侷限在“親手造的獨頭繭”中,備受孤獨的煎熬,懷疑一切,哀嘆一切。

但為了活著,魏連殳還是自降身份,放下尊嚴,託人尋求工作,只為了再活幾天,因為有人希望他活著。可是,那盼望著魏連殳活著的人之後也不在了,魏連殳在這偌大的人世間已經只剩下孤獨,隨後他選擇了報復——魏連殳做了杜師長的顧問。

魯迅《孤獨者》:別以為“眾人皆醉我獨醒”,實際上是作繭自縛

魏連殳背叛了先前的自己,放棄了先前的一切信仰,扔下了自己的自尊和堅持,轉而做了自己之前所不屑之事,也變成了自己之前所嫌棄、批判之人,他知道現在的自己才是真的失敗了。

隨著魏連殳境況的好轉,以前那些勢力的孩子、大人、朋友、鄰居又都回來了,圍繞在他的身邊,魯迅寫出了他們的前後變化,而這些細節叫人噁心又痛心。

第一,先前“我”來看魏連殳,房東瞧不起他,連帶對“我”也沒有好臉色,只是不耐煩地告訴我他出去了。等到魏連殳“棄暗投明”之後,“我”再去拜見,則稱呼“我”為“您”了,稱呼魏連殳為“魏大人”。

第二,先前是魏連殳疼愛房東的孩子,主動給他們買口琴,一人一個,窮困潦倒時卻被小孩子們給仇視了,以至於有些怕見到他們。直到魏連殳當了顧問,孩子們又湊到他面前去了,甘願學狗叫或是磕頭以換取魏連殳給他們買東西。

第三,因為魏連殳的地位變化,房東一家是最勢利的。以前魏連殳有禮貌,稱呼房東為老太太,但她確認為這是迂腐的表現,後來叫她“老傢伙”,她卻覺得有趣了。而那些曾經疏遠他的人又趕不及地登門拜訪了,大家都十分諂媚。

魯迅《孤獨者》:別以為“眾人皆醉我獨醒”,實際上是作繭自縛

然而,魏連殳自己也知道,他的犧牲所帶來的這種勝利實際上不堪一擊,也不值一提,所以死後,他的嘴角也是冰冷的微笑。而他被穿上了不錯的軍衣軍褲,卻也始終不合身,魯迅用這一細節表明了魏連殳的內心志向和真正想法。

魏連殳作為知識分子,在當下新舊交替的社會環境之中,個人無力反抗,不能施展拳腳、實現理想抱負,在這種困境之下,他越發感覺到自己的孤獨,與他人之間無可維繫的聯繫,也使他一步步走向滅亡,這種滅亡是肉體和精神上雙重的。甚至,精神上的自我放棄、扭曲報復對他的打擊是更加沉重猛烈的。所以魯迅在《孤獨者》中借魏連殳的一封來信,表明心跡,字裡行間,都是魏連殳的不甘和痛苦。

魯迅《孤獨者》:別以為“眾人皆醉我獨醒”,實際上是作繭自縛

相較於魏連殳,“我”則更為看得開些,也更看得遠一些,原本就是因為雙方有共鳴所以才會走到一起認識、交談,但隨著時間的變化,經歷了不同的事情,兩個人漸行漸遠,就像當初“我”曾經勸過魏連殳,不要作繭自縛一樣,因為“我”更加理性,看到現實也更加客觀,面對壓力和掙扎,懂得如何自處。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本身就是孤獨的,但是如何看待這個世界、如何與人相處,還是取決於我們,縱使現實不如人意,也還是要及時調整自己,陷入內心的陰霾之中,那才是徹底認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