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勝方傷亡4萬,敗方傷亡60萬,懸殊為何如此之大?

1942年在蘇聯獲得了斯大林格勒戰役完勝的同時,蘇聯的另一個戰場卻發生了一場以慘敗而告終的戰役,這場戰役中蘇軍傷亡60萬人,而德軍傷亡只有四萬多,這被後世的蘇聯軍史極力隱瞞,甚至否認有這次戰役,只在蘇聯元帥朱可夫回憶錄中,有寥寥數語的記載,似乎這是一場不該提的戰役,但這對那些死去的、幾十萬的生命來說是非常得不公平。


二戰時,勝方傷亡4萬,敗方傷亡60萬,懸殊為何如此之大?


一、原來二戰時蘇聯總指揮部在策劃斯大林格勒戰役行動的同時,還策劃了一場名為火星的行動,這個火星行動的指揮官是當時任大將的朱可夫,地點發生在蘇聯的勒熱夫地區,這個地區距離莫斯科只有180公里,當時德軍的第九軍團盤踞在此,對蘇軍的首都威脅非常大,所以蘇軍決定必須要解決這個隱患。


二戰時,勝方傷亡4萬,敗方傷亡60萬,懸殊為何如此之大?


二、就在斯大林格勒戰役開始的七天後,朱可夫大將率領著科涅夫、普爾卡涅夫的西方面軍和加里寧方面軍等六個軍團共180萬人,對駐守在這裡的德軍發起了進攻。這場行動,更受到蘇聯總指揮部的重視,投入了比斯大林格勒戰役更多的兵力、坦克、火炮、裝甲車和飛機,從東西北三個方向同時攻擊,朱可夫認為這是一場毫無懸念的戰鬥,他相信自己的軍隊一定會贏。


二戰時,勝方傷亡4萬,敗方傷亡60萬,懸殊為何如此之大?


三、在激戰的第三天,北側蘇軍突入德軍防線10公里後便停滯不前,進入防線的蘇軍,一路遇到星羅密佈的德軍據點,遭受到猛烈的火力阻截,這時德軍發動了反擊,切斷了蘇軍的後路,全力殲滅突入防線的蘇軍,經過兩天的激戰,蘇軍以傷亡三萬多人,損失二百餘輛坦克的代價返回了蘇軍防線。另外兩路的蘇軍進展比較可觀,突入了德軍防線40公里,甚至直接包圍了德軍的第246步兵師。


二戰時,勝方傷亡4萬,敗方傷亡60萬,懸殊為何如此之大?


四、面對強大的蘇軍攻勢,德軍卻展示出了彈性十足的防線,雖然不斷的彎曲但卻不破,而且德軍的第246步兵師雖然身陷重圍,卻依託堅固的攻勢沉著應戰,吸引了蘇軍大量的兵力,再經歷了十天的激戰後,德軍憑藉著頑強的防守,抵禦住了蘇軍的進攻,這時的蘇軍顯露疲態,已經成了強弩之末,此時德軍的總指揮莫德爾抓住時機,突然發起全面反擊,打的蘇軍節節敗退。此時蘇軍總指揮朱可夫也不是一個認輸的人,他孤注一擲地將所有預備隊投入戰鬥,企圖挽回戰局,據蘇聯戰史記載此時的戰場上回蕩著為了祖國前進的吶喊聲。兩方的戰局搖擺不定,關鍵的高地幾度易手,但最終在德國中央集團軍支援趕到現場後,徹底結束這場戰鬥,蘇軍以慘重的代價返回蘇聯戰線。


二戰時,勝方傷亡4萬,敗方傷亡60萬,懸殊為何如此之大?


五、這場戰役最終以蘇聯陣亡和被俘60多萬人,損失坦克兩千多輛,大炮一千多門的慘痛代價而告終,德軍則只陣亡四萬多人,這成為蘇軍元帥朱可夫指揮的諸多戰役中唯一的一次慘敗,究其原因有幾點:1、朱可夫過於自信、驕兵必敗,朱可夫元帥在指揮這場戰役之前剛從莫斯科戰場中勝利歸來,再加上敵我雙方實力懸殊非常大,朱可夫有點盲目的自信了。2、選擇戰爭的時機不好,這場戰役是發生的冬季,在蘇聯的冬季,大霧天和大雪天比較多,不適合發動進攻,更適合防守,很多蘇聯士兵進入德軍防線以後迷失了方向。3、德軍的指揮官莫德爾上將,有著“防禦大師”的美譽,號稱希特勒的救火大隊長,後來被希特勒晉升為元帥。


二戰時,勝方傷亡4萬,敗方傷亡60萬,懸殊為何如此之大?


雖說以上說法可能有點蓋棺定論,但是蘇聯的這場以多對少的慘敗,確實是不應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