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復商復市進程正在有序推進 3月以來經濟指標逐步好轉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20日訊(記者王婉瑩) 今年一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下降6.8%,為1992年有季度統計以來的首次負增長。當前各項經濟活動還沒有完全恢復正常,不少企業生產經營遇到空前挑戰。對此,國家發改委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嚴鵬程在今日發佈上表示,這次疫情沒有也不會改變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疫情帶來的衝擊和影響是階段性的。“目前各地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正在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進程,從3月份以來的情況看,各項經濟指標正在逐步好轉。”

嚴鵬程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嚴重抑制正常經濟活動,世界多國經濟已出現停擺半停擺狀態,國際經貿往來幾近停頓。疫情期間的經濟運行,與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下的經濟運行不具可比性。所以,今年一季度經濟下行並非中國經濟發展基本面的正常反映,而是突發嚴重事件帶來的結果。

總體上看,中國經濟經受住了疫情帶來的空前考驗。當前經濟運行正常秩序正在有序恢復。目前各地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正在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進程。

“從3月份以來的情況看,各項經濟指標正在逐步好轉。”嚴鵬程介紹,從生產方面看,用電量、貨運量等實物量指標明顯恢復,3月份工業降幅比前2個月大幅收窄12.4個百分點,服務業生產指數降幅收窄3.9個百分點,4月上旬用電量已同比增長1.5%。從需求方面看,內需正在不斷恢復,一季度投資、消費降幅分別比前2個月收窄8.4個、1.5個百分點。在預期方面,3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分別回升16.3個、22.7個百分點,雙雙重回榮枯線以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指出,中國經濟出現的復甦趨勢令人鼓舞。

此外,強大國內市場正在有力發揮託底支撐作用,市場縱深和迴旋空間巨大。嚴鵬程表示,在這次疫情應對中,不少企業順應防控需要,迅速開展技改擴能和轉產擴產,一些滿足群眾基本需要的工農業產品生產和銷售保持了正增長,醫療救治和衛生防疫等行業快速發展,線上課堂、網上辦公、遠程醫療等新業態成長迅猛,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大幅增長13.2%。一批重大外商投資項目建設正在加快推進,一些國際知名企業也在就區域總部落戶中國等加快洽談進程。這些逆勢成長的新增長點增長極,都展示出中國經濟的巨大發展潛力。

與此同時,“宏觀對沖政策仍有很大空間並將持續發力。”嚴鵬程說,前一階段在幫扶企業、穩定就業、擴大內需等方面,各地各部門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目前這些政策正在逐步落地。“受國際疫情‘二次衝擊’等影響,國內供需循環還沒有完全暢通,一些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仍面臨較大困難,一些個體工商戶停業歇業問題還比較突出。對各類市場主體遇到的困難和挑戰,下一步,我們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有關部門,在財政金融、投資消費、就業民生等方面,抓緊推出一批更有力度、更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著力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提高生存發展能力,切實穩定經濟運行。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克服眼前的困難,推動經濟發展儘快恢復到正常軌道,完成好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