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不是區塊鏈

中國人民銀行將在蘇州、成都、深圳、雄安以及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展DC/EP測試的消息,催動股票市場整個數字貨幣板塊以及區塊鏈社區一陣歡騰,奔走相告這是中國領先世界(主要是美國)的大殺器、這是對區塊鏈技術的重要支持等等。實際上,可以告訴你,人民銀行的DC/EP不是區塊鏈,或者說不是一般意義的區塊鏈。

DC/EP是什麼?是數字貨幣(Digital Currency)/電子支付(Electric Payment)的縮寫,根據人民銀行對其的定義,是數位化的法幣、以政府信用作為價值擔保,未來將與紙質法幣雙層運行,DC/EP將通過自己的錢包進行交易管理。

再來看區塊鏈是什麼,區塊鏈是一種基於分佈式賬本的、去中心化的、信息加密交換機制,區塊鏈是一種底層技術,人們所熟知的比特幣、以太坊等加密代幣則是構建於區塊鏈技術之上。

所以,簡單來看DC/EP與區塊鏈有什麼異同。兩者都是數位化的、兩者都支持電子支付、兩者都具有加密特性、兩者都通過錢包實現交易功能。但除此之外,DC/EP是數位化法幣、是中心化的,並由政府為其價值做背書,同時與紙質法幣實行雙層運行、並具有同等幣值,既然是中心化的數位法幣、就不會存在總額定量的限制,會根據央行貨幣政策調整供給節奏,因此也就不會出現分佈式賬本。

而無論是比特幣、還是以太坊,或者其他區塊鏈加密代幣,多是建構於去中心化的分佈式賬本基礎上,其價值由社區成員的共識背書,其幣值由挖礦成本與公開市場交易價格決定,因此加密代幣的波動幅度遠大於法幣。同時,加密代幣的數量只會通過技術手段減少而不會無限增加,這一點也是與法幣完全不同。

根據人民銀行對DC/EP的說明,DC/EP在整體系統設計中採用了部分區塊鏈的技術思想甚至模塊單元,但是DC/EP並不是區塊鏈,因為DC/EP的設計初衷並不是為了建立不受通脹影響、不受中心化約束的理想化區塊鏈代幣,因此,DC/EP與比特幣、以太坊或Facebook醞釀的Libra都完全不同。

先來說說,為什麼法幣不能完全採用區塊鏈技術。前面提到,區塊鏈技術是一種基於分佈式賬本的、去中心化的、信息加密交換機制,這也就決定了建立在區塊鏈技術之上的代幣,最大的特徵是平等,代幣的產生是通過社區對算力付出的共識,同時因為加密的匿名特性,沒有人可以瞭解或追蹤加密代幣的使用軌跡。

另外,加密代幣有沒有價值、有多少價值,在去中心化結構下無人為其提供背書,其價值完全取決於社區信任的共識、以及公開交易的二級市場行情。但是看看各種加密代幣的交易數據,無論是大起大落型、抑或是無人問津型,恐怕都不是一個正常的法幣該有的模式。就算是通貨膨脹最嚴重的國家,其貨幣貶值速度也絕對趕不上比特幣的波動,而鮮有人交易的代幣,其價值又要怎樣來判定呢?

最後,法幣作為政府的強制經濟權力,可以通過貨幣政策對經濟實行調控,在市場經濟下,企業自主行為受到收入與消費週期性變化的影響,會造成經濟發展時快時慢、時冷時熱,因此,政府為了維持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需要通過貨幣政策、主要是貨幣擴張與收縮來實現有形的手對無形的手的制約。

特別是得到世界經濟學家一致認同的,一個良好的經濟發展狀態是溫和的低通脹,而不具有數量彈性的加密代幣就無法體現法幣的類似作用,也不能同步匹配社會財富的淨增加。所以,法幣無論是從技術特性需求上,抑或是內建價值判定上,都無法選擇區塊鏈、或是參考加密代幣現有案例。

那麼,人民銀行為什麼要發行DC/EP?當然是為了減少紙質法幣在流通過程中所帶來的各種弊端。第一,假幣的問題,既然是紙質法幣,縱然採用了各種神奇的防偽措施,但始終無法根絕假幣的出現,與此同時,不斷增加的防偽措施也造成了貨幣發行成本的不斷攀升,採用加密的數位化法幣,只要加密技術過硬,基本上是無法被人為偽造的。

第二,非法現金交易的問題,在很多影視劇中,都曾經出現過罪犯喜歡用現鈔進行交易的場景,為什麼要現鈔?因為現鈔、特別是不連號紙鈔無法被鎖定追蹤,進而暴露罪犯的痕跡,所以,無論是非法交易還是偷情消費,大家都喜歡用現鈔支付、不是信用卡或電子轉賬,而DC/EP是央行發行的數位化法幣,所有的交易痕跡都會被記錄,所以,為了減少非法的現金交易,DC/EP可以讓所有記錄無法遁形。

第三,電子技術犯罪的問題,現代人幾乎都有電子化的銀行賬戶,也經常出現信用卡被盜刷或是賬戶資金被盜取等問題,這都因為銀行電子化所帶來的安全性隱患,雖然銀行投資了大筆的錢,也無法堵住所有的系統軟硬件漏洞,與此同時,銀行的系統安全人員在技術上也無法與高水平的“駭客”看齊,因此,有央行從基礎層就開始對數位化法幣及錢包進行加密並記錄其交易軌跡,所以,即便賬戶資金遭遇非法盜用,也可以通過記錄回溯挽救損失。

可以說,DC/EP不僅可以減少紙質法幣的諸多缺陷,比如印製成本、防偽成本、破損成本、流通成本等,還可以防範金融電子化帶來的系統安全問題,讓各種違法犯罪行為無所遁形。

但是,往往“但是”之後才是重點,就像滿街密集的監視器可以減少犯罪的同時,也犧牲了合法公民的隱私權是一樣的道理,當DC/EP的出現杜絕了諸多不便和危害的同時,也會犧牲使用者的隱私。未來,除了極少數通過技術手段隱匿身份外,絕大多數DC/EP的使用者,一分一釐一絲一毫的消費記錄或交易記錄,都會在央行的數據中心記錄,每次花錢時的背後,都有“老大哥”的眼睛在注視著。

你會願意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