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水之南:尋找屬於自己的城市脈根

“設若你的幻想中有個中古的老城,有睡著了的大城樓,有狹窄的古石路,有寬厚的石城牆,環城流著一道清溪,倒映著山影,岸上蹲著紅袍綠褲的小妞兒。你的幻想中藥師這麼個境界,那便是個濟南。”出自老舍《一些印象》。

濟南的老城,也就是現在通常說的“明府城”,明府城區內擁有百花洲-芙蓉街和將軍廟街兩個省級歷史文化街區,既有府學文廟、題壁堂、巡撫大堂、江西會館等傳統文化遺存,也有將軍廟天主教堂、後宰門街基督教堂、守康樓等體現中西方文化融合的歷史建築,更有代表明清-民國風貌的君命群落,區域內家家泉水、戶戶垂楊,是濟南傳統文化的根脈所在,是國內不可多得的研學目的地。

百花洲畔的故事

百花洲,又名百花汀、百花池、小南湖,曾鞏(號南豐先生)有《百花臺》詩讚之曰:

煙波與客同樽酒,風月全家上採舟;

莫問臺前花遠近,試看何似武陵遊。

可以想見,古百花洲該是多少優雅的去處。

根據民間傳說,有一條小溪被冠名為“雨荷溪”,相鄰的小道命名為雨荷巷,相鄰的建築的命名為“雨荷居”。再現了夏雨荷與乾隆的曠世奇戀。書香衚衕西起百花洲東岸,東至白雪樓院內,因臨近白雪樓藏書眾多而得名。鏡涵池位於白雪樓東水塘,清代詩人範坰亦有詠北芙蓉詩:“碑上名泉已偏(遍)探,濋泉大比盡流甘。碧霞宮外新亭好,秋水芙蓉一鏡涵。”

如今,漫步百花洲片區,遊弋於白牆青瓦之間,走在溼漉漉地青石板上,泉水人家的喜怒哀樂,歷史文化的滄桑厚重,就隨著石縫裡的泉水,汩汩冒了出來。

濟水之南:尋找屬於自己的城市脈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