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信貸研究所”(Consumer Credit Research Institute)就美國人的負債情況發佈報告,顯示美國人平均每人負債5.38萬美元。
原因很簡單,只要借債維持在一定的槓桿率,借得越多就越富有。
統計數據顯示,A股市場裡負債率較高的上市公司並不少見,甚至有18只個股負債率超過100%。而值得注意的是,投資拉動經濟增長效果不斷下滑的背景下,隨著去槓桿的不斷深入,不同行業的盈利能力出現不同程度上的分化,對於A股市場的影響,也在潛移默化的演變之中。
美股雖沒有高槓杆的擔憂,但是情況仍舊不理想。以航空巨頭波音為例,去年波音公司(BA)發行了9億美元債券,其結果是在去年底結束時波音出現了六年來的首次淨負債。
類似的例子很多。越是大公司,需要週轉的現金流自然越高,利用股市和債市融資,助推企業發展,成了大多數企業的選擇。雖然坐等現金進賬更為妥當,但發展企業的要求和擴大業務規模的期望,讓企業決策者不得不選擇持續歡迎高負債的路線。
具體到個人,道理也是一樣。個人舉債幾乎成為一項擴展資源和投資賺錢的必選項。規規矩矩的工作者,只能接受辛苦錢被銀行借貸給其他人做生意的事實。
炒房的那幾年,有朋友常說的一句話是,買房利率很低,往後利息都可以忽略,因為人民幣要貶值。如今來看,炒房固然有不對的地方,但思考利息和收益之間的關係,是一個正確的理財觀念。
道理很簡單,從其它地方只要你有辦法借貸到100萬,如果使用一年利息是10萬,而你有辦法通過100萬賺20萬,那你一年依靠負債100萬,就能賺10萬。如果這個生意是可以複製的,那麼負債1000萬,年底你就可以成為百萬富翁了。
必須意識到,越有能力的人,越是要想著如何能通過借錢,用別人的錢來實現自己的財富夢想。
比如說信用卡,長期來看只要在每個月免息期內還款就可以從銀行免息貸到一筆錢,如果我們的能力足夠強,銀行甚至可以給我們幾萬以上的額度。比如我的白金卡,透支額度是6萬元,等於沒有任何成本,我每個月就有了6萬元資金可供週轉。如果我再活幾十年,那這筆錢就相當於銀行白白把這6萬元送給我使用幾十年,還不用我負擔任何費用。
不過現實中的情況是,大多數國人還是害怕舉債。
當潛在收益和安穩度日放在一起時,大家都會傾向於去放大收益背後的風險,實際上卻忘記了另一件關鍵的事情——安穩度日也是有風險的,那就是生活這張船票貶值的風險。
和不進則退的勸學宣言一樣,生活要不退步,舉債就是最好的潤滑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