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萬條用戶數據被賣?多家金融機構:或系偽造

2020-04-17 07:20

原標題:相關數據不屬實! 或由不法分子偽造

近日,網傳消息稱,多家金融機構上百萬條數據疑似正在境外黑客論壇被販賣,涉及中國平安、浦發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等多家國內金融機構。不過,15日,多家金融機構公開回應,經過對比查驗,相關數據並不屬實,不排除系不法分子為牟取不當利益偽造。據悉,已有監管部門介入排查。

販賣者聲稱 擁有超70萬條銀行用戶數據

公開信息提到,網傳洩露的信息來源為境外黑客論壇RAID FORUMS。論壇上,有用戶出售疑似來自中國數家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客戶數據,涉及中國平安、浦發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等。

數據販賣者聲稱,擁有46萬條興業銀行信用卡用戶個人數據,10萬條浦發銀行用戶數據,10萬條中國平安保險數據, 6.3萬條上海招商銀行金卡清單數據和上海銀行用戶數據等。據稱,10萬條中國平安保險數據含產品名稱、金額、擔保期限、名稱、身份證、性別、手機號、電子郵件、省、市、月收入、婚姻狀況、保單、保險責任、保險目的和付款期限。

此外,販賣者聲稱還有1200萬家中國企業名錄,這些信息含單位工商註冊名稱、電話、傳真、手機、聯繫人、地址、郵編、經濟類型、郵件、註冊資本、經營方式、主要行業、主要產品、員工人數、年銷售額和網址。

多家銀行回應 數據與實際客戶信息要素不符

針對網傳客戶數據被兜售,15日,多家金融機構發佈聲明。記者從浦發銀行了解到,經浦發銀行排查比對,相關數據無該行賬戶信息,且與該行客戶信息要素不符。不排除不法分子將不明來源數據冠以金融機構名義兜售,以牟取非法利益。

“可認定該販賣信息非我行洩露數據,不排除系不法分子為牟取不當利益偽造、拼湊、出售所謂銀行的客戶信息。”上海銀行也表示,該行對所謂“上海銀行客戶信息”進行了詳細比對,發現其所謂客戶信息中並無該行銀行賬戶信息,且與該行真實客戶信息關鍵要素並不匹配。

興業銀行回應稱,網絡上的信息不屬實,經過深入核查比對,確認其中所謂的“興業銀行信用卡客戶信息”與該行真實的客戶信息要素並不吻合。

中國平安回應稱,經排查,相關客戶信息並非公司客戶,系不法分子偽造。

央行提醒

時刻警惕個人信息安全

15日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當天,人民銀行方面特別製作“金融網絡安全關乎你我”的專題,提醒公眾時刻警惕個人信息安全。

人民銀行方面提醒,常見信息洩露途徑包括多個方面。如在遠程共享訪問中權限過度開放導致被不法分子利用;疫情、診療、遠程教學中,數據隱私和數據洩露問題凸顯;部分APP違規問題集中在缺乏隱私協議、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範圍描述不清、超範圍採集個人信息等。

對此,如何才能做好個人金融安全防護呢?人民銀行方面特別提醒口令(密碼)應該儘量設置為數字、英文大小寫字母的組合,不要用生日、姓名等容易被猜到的內容做口令,同時不要相信任何套取賬號、USB Key(網銀)口令和短信驗證碼的行為,也不要輕易向他人透露證件號碼、賬號和口令等。

記者從多家金融機構瞭解到,當前各機構都較為重視客戶數據安全。上海銀行方面表示,已經部署多層次網絡安全縱深防禦措施,能夠及時發現、遏制網絡攻擊行為;制定了包括網絡、數據、終端、互聯網出口層面嚴格的管控措施。對於涉及客戶信息的生產網絡,實施封閉式管理;對開發、測試環境數據實施脫敏處理;對涉及敏感信息的業務系統,實施下載自動加密的技術;禁止USB口等外設的數據輸出;通過技防和人防手段加強員工行為監測、管理。通過上述行為,基本可以有效保障金融客戶的信息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